天氣越來越冷,燉菜在餐桌上出現的越來越頻繁。因為燉菜熱騰騰的,吃著很舒服,所以燉菜是秋冬季節很受歡迎的一道菜;尤其是燉肉,燉肉軟爛,熱騰騰的,在秋冬季吃著很舒適,再加上燉肉的營養豐盛,吃了很滋補,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在秋冬季節燉肉吃。
燉肉的做法很簡單,只用把食材處理好,放在鍋中煮燉即可。然而,同樣都是用這種方法燉肉,有的人做出來的味道鮮美,有的人則是腥味重,肉質硬,難以下咽。其實後者就是處理肉的時候沒有處理好,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而造成這種結果的最大因素就是:焯水。焯水是很重要的一步,是味道好壞的關鍵;而且焯水是有很多的講究的:不同食材焯水的方法是不同的,蔬菜類食材焯水要熱水下鍋;肉類焯水一定要冷水下鍋。肉類焯水的時間在5-10分鐘左右;蔬菜類焯水通常為幾十秒,不超過3分鐘。
給肉類焯水的時候,也就是煮肉的時候,在水開之後會出現很多白色的浮沫,有的人會把這些浮沫去掉,有的人則會保留;那麼煮肉時,白色浮沫是否要撇掉?很多人做錯,難怪味道差,營養流失。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些浮沫的處理方法,按照這些方法去做,燉肉一定鮮香無腥味,特別好吃。
我們常見的浮沫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焯水時煮出來的浮沫,還有一種是燉肉的時候,煮出來的浮沫。這兩者的處理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1、焯水的浮沫
把肉冷水下鍋,隨著溫度的升高,肉裡面的血水和雜質都被煮出來,變成浮沫;焯水時煮出來的浮沫很髒,腥味很重,如果不去掉,會影響肉的口感,湯的味道。所以焯水時的浮沫一定要去掉。
2、燉肉的浮沫
焯水的時候已經把血水和雜質都煮出來了,所以肉裡面已經是乾淨的了,就可以直接加水燉了。等到水燒開之後,鍋中還是會出現一些浮沫,其實這些浮沫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髒東西,它們反而是很有營養的東西。這些浮沫是肉裡面的蛋白質、脂肪等到營養物質乳化後保留下的精華。所以煮肉時出現的浮沫不用去掉。
以上就是燉肉時浮沫的處理方法,下面我來簡單的和大家說說:不同肉類的煮燉方法。方法簡單,味道好,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1、豬肉
豬肉切塊洗淨,冷水下鍋焯水,煮出浮沫後把豬肉撈起來洗淨,再放入燉鍋中,加適量的水煮燉,大火燒開以後轉小火燉一個半小時即可;煮燉時,可以加一點山楂,這樣可以緩解豬肉的油膩,讓味道 變得更香。
2、雞肉
把雞肉切塊洗淨,然後用蔥段、薑片和料酒醃製半小時左右,醃製好了焯水。焯完水洗淨下鍋,加入蔥姜,慢燉1個半小時左右。
3、羊肉
牛肉切塊洗淨,冷水下鍋,浮沫煮出來了把浮沫撇掉,然後加入蔥姜直接燉即可。水煮開後,燉1個小時即可。等羊肉燉好出鍋前5分鐘,加鹽、胡椒粉進行調味。
4、牛肉
牛肉切成塊,用冷水浸泡1個小時,泡出裡面的血水,中途水渾濁了,記得換水。泡好以後冷水下鍋焯水,煮出的浮沫撇乾淨,然後加入一點紅茶一起燉。燉1個半小時即可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就點一下這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