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國影劇「凡學」泛濫,有錢階級的富貴日常成為主流。圖為「半是蜜糖半是傷」劇照。
全網瘋「凡爾賽文學」,靠浮誇炫富得來的圍觀點讚,是自信還是自卑?
最近,中國網絡上瘋狂颳起「凡爾賽文學」旋風,還登上了微博熱搜,網民將其統稱為「凡學」。「凡學」是網民們自創的一種文體,由一位情感作家在微博上發揚光大,繼而引爆了全民的狂歡。
「凡學」最大的特點是用看似平和的文本,不經意又拐彎抺角地炫富、曬恩愛,流露出自己的優越感,「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最明顯的例子是「老公竟然送了我一輛粉紅的藍寶堅尼,這顏色選得也太直男了吧,唉,怎麼跟他說我不喜歡這個顏色呢?」
凡爾賽文學最早是出自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以凡爾賽宮為地點創作的漫畫「凡爾賽玫瑰」,這部元老級少女漫畫講述18世紀末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以浮誇的畫風在當時的日本大獲成功,被接連改編成動畫、真人電影和舞臺劇,她在書中塑造的法國王后、路易十六的妻子以及她標準貴族的奢靡生活方式跟著家喻戶曉。
「凡學」的創始人、微博幽默博主「小奶球」表示,從這本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中,她找到了靈感,「就想用這個詞來嘲諷那些人,他們無疑就是想用一種『樸實無華』的語氣來表達高人一等的感覺。」
「蒙淇淇77」 掀風潮
而它近日的火爆,來自於一位微博認證為作家的中國網民「蒙淇淇77」,她自稱住在大別墅、開著特斯拉,最常打卡的地方是北京東三環一處高端購物中心。平常會在微博分享自己的日常,尤其是與丈夫卜先生的「虐狗日常」。
蒙淇淇77描述,自己北京中產,先生前幾年是真霸總(霸道總裁),自己創業,言情小說男主角人設。後來蒙淇淇77的丈夫脫手賣了公司,去大廠當員工領高薪。與一般人在網絡聽聞的霸總花心事跡不同,她的丈夫卜先生忠貞不二,把太太寵上天。
蒙淇淇77在微博上發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凡學」最佳代表。比如:「去年有陣子難過得要死,特別想哭,給他(丈夫)打電話,他說哭吧,我說一個人在家哭太慘了,要去維多利亞港哭。他說好,於是訂了最早的機票。當晚我們就到了香港。維港夜景閃耀又溫暖,他從後面抱著我,我從沒哭得那麼痛快過。那時就發誓,要賺很多很多錢,在他難過時也陪他去巴黎哭、去紐約哭、去倫敦哭。」
經典三要素 不能少
「小奶球」的視頻總結,「凡學」有經典三要素:文本先抑後揚,明貶實褒;自問自答,喜歡在評論區裡「統一回復」;能夠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藉助他人之口來稱讚自己。例如,「我的土貨老公扔了我女兒買的Gucci童鞋!」、「當家裡沒有酒精的時候,默默地掏出SK-II擦拭消毒,畢竟在我眼裡,這玩意就是個酒精。」
除了文本上的大量定語狀語,表情和定位也是「凡學」的加分項,哭笑不得的表情最適合表達那種「淡淡的無奈」,而品牌旗艦店、跑車4S店、高檔餐廳、頭等艙休息區可以顯得更有品味。
但「凡學」和直接炫耀又有著很大的不同,優秀的凡爾賽文學應該有起伏頓挫、先抑後揚,精髓在于謙虛的「平凡」,以及背後隱藏的「雖然但是」邏輯。「凡學」看似漫不經心,操作起來則需要百般刻意,仔細研讀、時常溫習方能悟透其中真意。
中國影劇圈 也泛濫
除了網絡外,近年中國影劇也是「凡學」泛濫。影劇的「凡學」主要體現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很少見,有錢階級的富貴日常成為主流,「炫富」深入骨髓,所以男女主角談個戀愛,常常都要飛到國外去。
無論是都市生活劇、職場劇,還是言情偶像劇,男主角基本都是「高富帥」,且男主角的職業不斷與時俱進,「半是蜜糖半是傷」劇中的男主角袁帥任職於投行、「青春創世紀」的男主角段燃是直播企業總裁,他們一出場,不是行業菁英,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有房、有車、有事業,然後一心一意守護在女主角身邊,當「二十四孝男友」,與蒙淇淇77的完美愛人相比,毫不遜色。
又比如被奉為「凡爾賽學經典教材」的「小時代」,隨意翻開一頁就能看到不時蹦出一個英文單詞的對話、97元一杯的豆漿、和「生下來就沒坐過火車那玩意兒」這樣非貴族無法想像的高貴生活。
販賣奢靡生活背後 其實是「鄙窮」
凡爾賽文學迅速火爆出圈,一場場玩梗遊戲的演出,成了人們的快樂源泉。但有評論認為,儘管「凡學家」們用上了山路十八彎般的委婉,期望的仍是被觀眾注視、仰慕,用物質化的符號裝點著有些虛榮的內裡。而在炫富背後透露的「鄙窮」現象與真實性,也引來關注。
媒體:凡學家賣書帶貨
本來可以好好說話,為什麼偏要「凡」一下?南方日報評論指出,部分「凡學家」認為只要能藉此賣書、帶貨、當網紅讓流量變現即可,故事細節靠不靠譜不重要。另外,有很多的凡爾賽文學創作者是「我想告訴你我某方面很不錯,但不好意思直接炫耀,憋著又難受,於是用平淡語氣包裝一番」。
中國近期之所以流行「炫富」,是因為在近十年來的文娛消費市場,小資與中產成了主力軍,這些族群的心理訴求和審美取向,也影響著創作的方向。
中國中產階級的內核有兩點,第一,要「姿態好看」,要有錢、有閒、有品位、有氣質,赤裸裸的炫富,是暴發戶的做法;第二,要維持某種克制和秩序,它是素質和涵養的體現,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就有了優雅炫富的「凡學」。
中產趣味無可厚非,但專家指出,問題在於中國人炫富背後的「鄙窮」。不只是有錢人,中國影視、文學創作者也會不自覺地將金錢與人品、視野、格局等畫上等號。愈有錢的人,往往愈有品位、格局愈大、胸懷愈寬廣、氣質愈優雅;沒錢的人,「魯蛇(Loser)」氣質濃厚、格局小、眼界小。
專家:誤導受眾令人憂
專家表示,這不禁令人擔憂。多數人擁有的只是平凡的人生,他們要認真過好的也正是平凡的人生,然而,文娛作品販賣了太多奢靡生活的想像,是否誤導受眾,讓他們對平凡的生活充滿嫌棄與恐懼?甚至讓他們陷入了一種「妄想症」,把自己當成偶像劇中的主角。
此外,大家的品鑑熱情,還在於想戳穿這些浮誇之下的真實面目。中新網報導,例如感受「用蘋果手機發微博的博主,秀轉帳的截屏卻顯示是安卓屏幕?」、「炫耀開敞篷車去大學食堂吃飯,曬的卻是其他網民剛拍的圖?」等的箇中樂趣。
蒙淇淇77的文章剛好搭上美國總統大選餘溫以及雙11帶來的流量,吸引許多網紅跟風創作,但也引來炒作「凡爾賽文學」實際上是行銷手段的質疑,也有網民爆料稱蒙淇淇77與丈夫早已離婚,文章內容都是虛構。對此,北京青年報專訪蒙淇淇77時說,她微博上的內容基本上都是真實的,只是文本表述加工。
「凡學」的真實性引發質疑,輿論出現「是否該禁」的聲音。中新網報導指出,有人覺得,凡爾賽文學的主角們極盡誇張修辭之能事,展示著自己被愛、被財富包裹的「甜蜜負擔」,其實在真實生活中似乎也有跡可尋。
專家則強調,對於「炫富」、浮誇的「凡學」,不妨一笑置之,與其沉溺於虛無縹緲的幻象,不如努力去抓住真實的幸福。
有4萬人加入的豆瓣「凡爾賽學研習小組」介紹中這樣寫著:「如果能讓凡po們意識到自己價值取向中的問題,把注意力轉移到美好生活的實質上,而不是刻意營造一種虛偽的、代理的自我感覺良好以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社交散發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