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曉丹 12月30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城市政商關係排行榜2020》,對全國29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的政商關係進行了評估。政商關係健康總指數前10名的城市是: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東莞、珠海、青島、無錫、廈門。東莞在連續兩年蟬聯第一之後,今年未能衛冕成功,深圳從連續兩年第二名變成第一名。
這份報告由人大國發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帶隊完成。報告指出,2020年的前10名中沒有西部城市,前20名只有一個西部城市,但是有若干北方城市,說明東西差距遠比南北差距要大。
加總到省級層面比較,北京排名第一,上海第二,天津第三。在人大國發院連續三年的政商關係排行榜中,北京和上海輪流摘得「冠軍」,顯示兩大都市在營商環境方面難分伯仲。
按城市級別比較,重點城市前五名城市為: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除了「北上廣深」,濟南作為北方城市開始崛起,從兩年前的20多名進步到去年的前十名,今年首次進入前5名。普通城市前五名為:東莞、珠海、無錫、金華、中山。東莞已經連續3年在普通城市中雄踞第一,並且前五名普通城市連續三年幾乎均為南方城市,尤以廣東省城市居多。
與2019年相比,今年名次進步最快的10個城市是:梅州、吉安、揭陽、天水、棗莊、欽州、玉林、三亞、牡丹江、焦作。
在親近指數方面,前10名城市為:深圳、北京、濟南、東莞、上海、廣州、廈門、中山、青島、珠海。直轄市中3個城市保持在前20名位置,重慶依舊未能進入前20。省會城市佔比繼續提升,7個省會城市進入前20名,佔比35%,比去年能提升10%。親近程度整體水平較高的區域依舊為長三角、珠三角兩個增長極。
在清白指數方面,前10名城市是:東營、濰坊、聊城、銀川、煙臺、廣州、巴中、襄陽、桂林、威海。山東省依然是清白指數排行榜前10名中入榜城市最多的省份,並且囊括了前十名中的一半。其中,東營、濰坊蟬聯前兩名,聊城位列第3名。銀川作為西部城市改革先鋒,位列第4名,排名前進52名。從省級加總數據來看,上海名列第一,廣西、四川進步幅度較大。
對於城市政商關係的建設,報告給出如下政策建議:
第一,注重南北城市協調發展,警惕東西城市差距擴大。無論是從政商關係健康總指數的分布來看,還是從親近指數來看,南北方城市之間的差距都非常明顯,東西部城市之間的差距更加明顯。
第二,中西部地區要善於利用數位技術,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實現後發優勢。江西省的政商關係健康指數在2019年實現了快速進步,省會南昌從2018年的110名前進到2019年的45名。這得益於江西實現了電子政務「一網通辦」,所有人的證件全部電子化,辦事甚至可以不必帶任何證件。
第三,通過自上而下推動政商關係和營商環境的改善,是一種可行的改革路徑。山東省近幾年在轉換經濟增長動能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效果持續體現。在清白指數方面,山東省持續囊括前幾名。
第四,鼓勵城市之間的公平競爭。目前來看,高等級城市與普通地級市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這是值得關注的趨勢。要實現城市人口合理流動,防止「大城市病」,關鍵是保證城市之間的公平競爭環境,儘量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減少行政幹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