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國靜
總有一些年份,註定會在時間的坐標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
2020年對於城西區來說極不平凡。
這一年,城西區委區政府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新時代幸福西區為目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圓滿完成了年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交出了一份靚麗答卷!
這張靚麗答卷,書寫著城西區堅持政治統領、築牢高質量發展的黨建根基的成效:黨的領導體制機制建設實現新提升,黨在城鄉基層執政基礎得到新鞏固,領袖思想宣傳宣講工作呈現新氣象,黨的聲音傳遍大街小巷。
這張靚麗答卷,鐫刻著城西區堅持理念引領、探索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在變局中育先機、在危機中開新局,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樓宇經濟積蓄新勢能、總部經濟展現新活力、現代金融助力新發展,現代商貿形成新格局,千億海湖商圈逐漸成型……西區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當前,西區上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開門納諫、集思廣益,積極謀劃「十四五」發展藍圖,在開啟新徵程中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為更高水平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貢獻力量。
黨建篇
政治統領,築牢高質量發展黨建根基
西區發展建設,黨領航!
2020年,城西區委區政府牢牢把握「區」的航向,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不懈地用領袖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區委嚴格執行《區委常委會工作規則》,一次次深入基層調查、一次次召開常委會研究部署全區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以及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工作,發揮頭雁引領作用,立足全局、著眼長遠、把握大勢,為推動「兩富」西區建設提供了堅強保證。
持續推動領袖思想走深走實
堅持以「四學」為統攬,制定下發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安排,嚴格落實「凡會先學、凡會必學」的學習制度,年內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及中央省市委相關會議精神、十九屆五中全會等重點內容,組織集中學習27次、晨讀會學習4次、夜間小黨校6期、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讀書班1期,開展交流研討2次,全區理論學習呈現出「中心組成員示範學、主要領導帶頭學、黨員幹部主動學、機關帶著基層學、幹部帶著群眾學」的良好氛圍。制定出臺《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西區2020年工作措施》《城西區「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城西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制度措施,把省委「一優兩高」和市委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戰略部署轉化為推動地區發展的具體實踐,做到了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黨的領導體制機制建設實現新提升
區委嚴格執行新修訂的《區委常委會工作規則》;研究部署全區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以及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工作;審議通過《區委常委會2020年工作要點》等規範性文件18件;聽取常委會議定事項落實情況匯報11次,黨內規範性文件實現下備一級;指導制定《城西區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督促辦理辦法》《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全區人民政協工作主要任務的分工方案》等制度……通過完善和健全黨的領導體制機制,持續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市部署要求在西區落地落實。
黨在城鄉基層執政基礎得到新鞏固
深入推進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統籌各領域黨建均衡發展的能力持續增強。在街鎮,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微綜合體」建設,建立小區支部162個,覆蓋率達100%,「街道、社區、小區、物業公司」齊抓共管的「四方聯動」治理體系不斷完善。18個黨建綜合服務中心被確定為省市「黨支部組織生活共享陣地」。在農村,選派3名黨建指導員駐村開展工作,實施「黨建引領城中村聯動治理」「五彩鄉村 幸福彭鎮」等黨建項目,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培養村「兩委」後備幹部56人,「一肩挑」佔比達到67%。在機關,通過配強專職黨務工作者、建立動態提醒和紅色預警機制、開展專項督查等措施,紮實開展「機關黨建工作提升年」活動,推動機關黨建走在前、作表率。在「兩新」組織,推行「一核四聯三化」工作法,實施「紅色文旅·融城先鋒」黨建項目。建成青越樓宇黨建綜合服務中心,環唐道商圈黨建綜合服務中心作用發揮明顯。完成「兩新」組織黨建大排查,新建黨支部18個。6人分別榮獲全國、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2個部門榮獲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有效落實
制定實施《區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切實扛起主體責任,區委常委會專題學習、研究推進全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8次,出臺《城西區關於紀委監督同級黨委及其成員的實施辦法(試行)》《鎮(街道)黨(工)委、區直單位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述責述廉辦法》等制度,常委班子成員帶頭述責述廉,積極打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認真落實監督責任,建立1個區聯合監督監察協調指導中心、2個派駐聯組、4個片區協作組的聯動工作格局。高標準建成(街道)「走讀式」談話室。打造城西區廉政文化長廊,在環唐道商圈、力盟商業步行街等推動廉政文化進企業,在浦發銀行西寧分行建設金融行業廉政文化示範點,累計建成11個市級廉政文化示範點,全區崇廉倡廉促廉的氛圍更加濃厚。履行巡察政治責任,切實擔負起全力支持配合省委巡視工作的政治責任、領導責任、主體責任,先後召開省委巡視相關會議10次,積極配合市委交叉巡察工作,整改問題39個,整改率達到97.5%。深入推進區委巡察工作,實現區委一屆任期內巡察全覆蓋,巡察「利劍」作用有效發揮。
發展篇
理念引領,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城西區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在變局中育先機、在危機中開新局,著力培育新動能,加快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保持發展定力,經濟運行承壓回升
【守好底線】年內研究部署疫情防控處置工作34次,「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完成131個「三無樓院」門禁、值班室等設施改造,建成區級核酸實驗室並通過驗收,實現全區疫情防控平穩有效和群眾生活井然有序。
【用好政策】有序有力推進省市復工復產部署要求落地落實,累計復工復產企業13912家,復工率100%;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幫扶及稅費減免優惠政策,減免小微企業增值稅、所得稅2.5億元,房租959萬元,免徵社保1.62億元,發放普惠性穩崗返還(補差)資金2203萬元,失業金396萬元;安排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資金1773萬元。
【打好基礎】實施政府類投資項目59項,社會類投資項目44項,全部按序時進度開工建設,6類29項為民辦實事項目進展順利。「智慧西區」平臺建設等4個市級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實現招商引資12億元。青洽會、城洽會成功籤約3個項目金額25.5億元。爭取到抗疫特別國債、地方專項債、財政轉移支付資金4.27億元。
深化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穩中有進
【改革創新】完成承接改革和自主改革事項127項,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預約叫號」和「零見面」商事登記等措施,建成9個政務服務自助超市,81個事項實現了在線查詢辦理,政務服務「好差評」滿意率達99.8%以上,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制定了《城西區支持四大聚集區企業落戶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等制度措施,持續深化「四大集聚區」建設。
【樓宇經濟】制定《城西區加強樓宇經濟服務實施方案》,積極推行「一聯二幫三到位」服務機制,通過實施「一樓一策」「以樓招商」「以產招商」策略,引進完美日記、海底撈、紀梵希等知名品牌入駐商貿樓宇。社會組織孵化基地、退役軍人孵化專區先後投入運營。全區現有商務樓宇53棟,入駐企業4100餘家,實現營業收入30多億元,稅收超5000萬元。
【總部經濟】江蘇匯鴻集團和永輝超市入駐總部經濟大廈,物美超市落戶時代盛華,凱悅酒店、月星環球廣場選址西區。全區現有區域性總部145家,實現營業收入170億元,稅收突破10億。
【現代金融】紮實推進2020年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工作,12家金融機構為企業開復工發放貸款339.43億元,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
【現代商貿】引導重點商貿企業線上線下開展促銷活動,帶動社會消費升溫,王府井·大象城重塑海湖新地標,五礦·天地巷子成為全市城市會客廳,千億海湖商圈逐漸成型。堅持文旅搭臺、經濟唱戲,承辦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暨第三屆美食節、環湖賽嘉年華等活動,城區活力和人氣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實現旅遊收入76.77億元。
堅持生態優先,城區環境持續優化
【政治責任】全面完成兩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信訪舉報案件整改工作,違建別墅、大棚房問題整治順利通過省市驗收。持續做好火燒溝項目建設,溝口人工溼地淨化工程全面竣工,完成大南山綠化撫育33588畝,新增綠化種植面積30萬平方米。
【主體責任】大力推進「幸福西寧·清潔西寧」提升行動,新增街景綠地、花街、花橋37處,構築多彩空間。「無廢城市」試點建設穩步推進,積極與小黃狗科技環保有限公司合作,啟動垃圾分揀中心建設,在31個小區安裝垃圾分類智能設備51臺。
【監管責任】全面推行文明施工「10個100%」揚塵防控措施,啟動網格化環境監管系統,構建了「天地空」一體化的監測網絡。紮實開展「清河整治專項行動」,確保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狠下「繡花」功夫,城區精細化管理取得實效,城鄉人居環境更加優美整潔;持續擴大綠化空間,形成「出門見綠、上街見花」的城市景觀;城區綠道實現貫通,道路機械化清掃、清洗作業實現全覆蓋,圓滿完成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建成全市首個智能化犬類監管系統,垃圾分類示範區覆蓋率持續提升,實現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幸福品質之城魅力愈發彰顯。
堅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一老一小」事業】啟動家庭養老服務試點,建成家庭養老床位240張。大力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7家0-3歲託育機構投入運行。新建2個鎮辦級日間照料中心、4個養老幸福驛站、40個愛老幸福食堂及助餐點。
【就業創業】制定《城西區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穩定和擴大就業工作措施》,建立政企工作對接機制,掛牌成立3個「城西區農民技能培育基地」,年內城鎮新增就業6474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011人,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繳費94867人,發放就業創業資金4993.46萬元,創業貸款1190萬元。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紮實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和校園硬體升級改造工作,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100%。興海路小學投入使用,文苑小學(幼兒園)和文逸小學新建、五四小學廣發樓拆除重建穩步推進。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完成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建立疾控人員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輪崗制度,推進家庭醫生籤約「七進四送」服務,成功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開通與青大附院、市第一醫院遠程會診通道,實現省市區三級醫療資源聯通共享。
【文體設施建設】完成城西體育公園建設主體建設,在轄區44處安裝及維修健身器材632件,轄區5所學校和社會體育場館免費開放。全區已建成9個五峰書院。
強化市域治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基層治理】堅持以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為抓手,探索創新「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模式,推進31名專職社區民警進村(社區)「兩委」班子,構建起基層黨組織領導、政法單位共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探索建立「軍嫂社區」。
【法治建設】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微信服務」全覆蓋。依法依規處理各類信訪訴求,深入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問題清查整治工作有序推進。深入實施「強化物業服務」三年行動,小區物業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擘畫高質量發展西區藍圖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十四五」新徵程即將開啟。
城西區委多次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謀劃全區「十四五」規劃思路,擎畫「十四五」美好藍圖。城西區將緊緊圍繞建設全省高端現代服務業發展核心區目標定位,聚心聚力推進「四區三城」建設。將堅持頂層設計與問計於民相統一,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學深悟透上級精神,摸清摸實區情實際,編制好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十四五」規劃,為西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可指導、能落實、見成效的藍圖。繼續牢固樹立開局關係全局、起步決定後勢的意識,認真研究安排明年項目工作,籌劃實施一批引領帶動力強、輻射範圍廣、發展後勁足、前景預期好的項目,為加快產業和城市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同時,認真總結「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經驗做法、梳理存在的短板弱項,結合籌備區委全會等重大會議,加大對高質量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八五」普法、城市黨建、地方治理制度創新等重點工作的調研力度,確保各項工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進入新階段,瞄準新目標;融入新格局,實現新跨越。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城西區將全力以赴,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