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歐美圈出現一個新名詞:"侃言侃語",特指侃爺(kanye west)在推特上的各種奇葩言論。
前兩天因為兩句話,侃爺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在GAP讓我加入董事會前,我不會發布任何單品"
"在Adidas讓我加入董事會前,我要一直穿AJ。"
隨後他曬出自己脫掉Yeezy穿上AJ 1的照片,不久後又刪除照片。
緊接著他再次發文說:"我當上Adidas董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讓Nike和Adidas合作。"
對於侃爺的一系列騷操作,網友們的回應相當有意思,由此看來全世界的網民在吃瓜玩梗這件事情上反應都一樣。
觀點一:曬出侃爺曾經上腳AJ的照片
觀點二:"請問你會上腳哪雙AJ?"、"可不可以穿這雙?"
觀點三:"心疼Adidas"
觀點四:"喬丹要開心死了"
言歸正傳,侃爺在推文中說的事情,並不是他躁鬱症發作隨意說的胡話。
早在7月19日的南卡羅來納州競選集會上,侃爺便已透漏說Adidas和GAP不讓他進董事會,他就要考慮停止與兩家的合作,為此GAP的股價大跌。之後隨著當事人的沉默,事情便不了了之。
9月1號侃爺參加Cannon’s Class訪談,在節目上他說:"有時我會想,在我和Adidas的合同裡,不應該禁止我穿AJ,我絕對是可以穿AJ的,AJ不應該是競品,你怎麼能叫一個黑人不穿AJ呢?"
主持人補充說:"是啊,(穿AJ)這是我們的DNA。"這段對話傳達出來的潛臺詞值得玩味。
幾次三番後,侃爺既是炒作博話題,也是在借病發揮,向品牌方提出要求。
請先明確一件事情,即使侃爺精神真的出問題,可他仍然是聰明的商人。心理疾病或是精神問題跟智力水平並不是直接掛鈎。
電影《快餐車》的臺詞截圖(話糙理不糙)
換個角度,來看看故事的另外兩位主角難兄難弟GAP和Adidas。
原本GAP在快時尚領域的日子已經相當不好過,今年碰上疫情更是雪上加霜。8月30日Gap Inc.(GAP的母公司)宣布關閉旗下品牌GAP 與 Banana Republic 共計 225 間實體店鋪。
按照侃爺Cannon’s Class訪談中爆料,YEEZY和GAP合作是侃爺主動找上GAP商議的。
起初GAP並無合作意願,他們認為像侃爺這等Level的明星設計師,更加想與Dior、LV等品牌合作,為了說服GAP,侃爺跟對方講述自己和GAP的因緣,一再表忠心後才達成合作。
籤下十年合約後,GAP以為抓住救命稻草,誰曾想會淪落到進退兩難的處境。
如果GAP不同意侃爺的要求,侃爺就要違約,他需要支付巨額賠償金。可這份錢對於坐擁億萬身家的侃爺來說,絕對是小意思。GAP拿到錢後,或許還能應付一陣子,但只是減緩死亡速度,治標不治本。
如果GAP同意侃爺的要求,未來幾年GAP可能會鹹魚翻身。自帶流量的明星設計師對品牌有很強的影響力,具體案例參考蕾哈娜和PUMA的合作。可讓陰晴不定的侃爺加入董事會,指不定他接下來會有怎樣的發展,或者提出更加"個人化"的要求。
如果說GAP如今的情況是逼不得已,那麼Adidas的情況更多是咎由自取。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年初潮流圈出現"Adidas滅霸侃爺VS Nike 圈錢聯名聯盟"的梗,其實Adidas跟眾多知名設計師都有過合作,像山本耀司、倉石一樹、王大仁、Stella McCartney、Raf Simons、Rick Owens等,而且他們家還有另外一棵搖錢樹——菲董。
山本耀司的Y-3
王大仁 x Adidas
菲董
在這樣的情況下,Adidas選擇將全部"力量"壓在侃爺&Yeezy身上,致使侃爺一步步做大做強,結果就是:膨脹。何況能管理他的幾個高層,都陸續離開了Adidas。
現在侃爺和Adidas的關係,像是一隻染上劇毒的手臂。
要麼找到解藥治病解毒,要麼鋸掉,雖然會很疼但能保命,不然等到毒性蔓延全身就為時已晚,這次事故對於Adidas來說是一個危機,危機處理得當的話,自然會變成轉機。
至於侃爺心心念念的Nike,可能性極低,現在的Nike不缺會設計懂營銷的設計師,侃爺的小老弟團隊足矣,何必再惹完全不受控制的侃爺呢?
而且對於整個鞋圈來說,侃爺再回到Nike也許也並不是一件好事,無論任何領域,一家獨大的結果通常都會引起消費者的不滿,鞋友們都期待 Air Yeezy,可沒人想看到Nike壟斷整個球鞋行業。
就算侃爺能回到Nike,或許對大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縱觀全局。無論任何領域,一家獨大的結果通常都會引起消費者的不滿。
畢竟我認為,等我閉眼之時,也不會看到麥當勞 x 肯德基、奔馳 x 寶馬、可口可樂 x 百事可樂等等...所以,Nike x Adidas的合作,就當是聽了一個令人興奮笑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