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兩天廣東天氣有點悶熱
但天氣還是會越來越冷,
大家食慾也會越來越好,
廣東跟上冬天的節奏,
其實計仔君的「貼秋膘」工程
從秋天就開始了,
果然秋冬是一年中最好的進補時節,
都知道要進補,
但是秋補和冬補是不一樣的哦!
「秋補」和「冬補」不是一個概念,各有側重。可不能一入冬就大補特補。 人人都知道秋冬要進補,但很多人沒想到,秋補跟冬補,原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主任李建軍指出:「秋補重在平補,滋陰潤燥。一上來就大補特補,會加重秋燥,使燥熱傷陰。」 他解釋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萬物陽氣向外蒸騰,進入秋天,陽氣慢慢轉為收斂,陰氣逐漸旺盛。
要順應天時,秋天就得注意滋養陰氣,少吃辛辣助陽之物,以免妨礙陽氣收斂。
圖:攝圖網
「秋天可以吃一些補陰的東西,如花旗參、石斛等。日常燉水魚湯、蛤蚧瘦肉湯,滋陰的同時,又不會傷陽助熱。」李教授說。
秋天天氣還比較乾燥,燥邪從口鼻、皮毛而入,最易傷肺。從五行來說,秋主肺,故秋補還需補肺潤燥。
像沙參、玉竹、雪梨、百合、銀耳、蜂蜜、白蘿蔔,不僅養陰,更能潤燥潤肺,收斂肺氣,順應秋天氣機肅降之時令,都很適合秋天食用。
圖:攝圖網
做成湯譜,常見的有沙參玉竹老鴨湯、銀耳百合蓮子湯、南北杏燉雪梨、白蘿蔔燉豬骨等。 此外,酸性食物有生津之效,減輕秋季舌幹少津。如葡萄、橘子、柚子、橄欖、烏梅、山楂等。
圖:攝圖網
圖:攝圖網
李教授說,進入冬季,秋季的很多養陰食物都可以繼續食用,如水魚、龜鱉、花旗參、石斛。補腎益肺的蛤蚧、冬蟲夏草等,也是秋冬皆宜。
圖:攝圖網
圖:攝圖網
阿膠系滋陰潤躁養血嘅上等進補佳品,很適合行秋冬季節食用。給大家舉薦一款阿膠燉品,助你補益氣血,提高抵抗力。圖:攝圖網
材料(2人份) :阿膠粉20克、幹桂圓10顆、紅棗8個、雞蛋2隻、紅皮花生米、生薑汁和冰糖適量。
燉盅內放入阿膠粉、去殼桂圓肉、去核紅棗、紅皮花生米,加入適量清水,隔水燉1.5小時。快燉好時在燉盅中加入適量生薑汁和冰糖,倒入雞蛋液快速打散,再燉煮5分鐘即可。
圖:攝圖網
圖:攝圖網
「還要注意飲食有節,按時吃飯,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少。」 「別一天到晚躺著睡覺。久臥傷氣,躺的時間長了,必然引起氣虛溼重,影響脾胃運化。每天都應散散步。」圖:攝圖網
二是陰虛燥熱的人,他們多面紅目赤、口舌乾燥、大便秘結,性情比較急躁。 這類人本來就有虛火,冬季溫補,更致虛火上炎,進補後會長口瘡、牙疼、流鼻血,所以秋天要先清燥熱。
圖:攝圖網
陰虛燥熱的人秋冬不要吃煎炸燥熱的東西,可以飲用『清補涼』,滋陰、清熱又可以補氣。」「清補涼」是廣東地區的知名老火湯。主要用料是玉竹、蓮子、百合、茨實、淮山、薏米、桂圓、排骨。圖:攝圖網
建議:「陰虛燥熱的人,秋天不要劇烈地運動,這會消耗津液氣血;情緒也要調整,保持心情安靜舒暢。」秋冬進補
講究循序漸進
大家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
適當進補哦~
18:00~19:00守住電視
廣東公共頻道 《最緊要健康》
告訴你最實用的健康知識
合作或投稿諮詢請聯繫:
20781868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