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鞋應該有的基本要求是三部分。第一,安全性;第二,功能性;第三,適腳性。只有這三部分才能說這雙鞋是適合的,而且每雙鞋對他來講是好鞋但是對你來講不一定是好鞋,因為適腳性是很重要的。
教你如何挑選適合兒童的鞋子
第一,安全性。為什麼首先提到安全性呢?現在大家說的就是環保的問題,在鞋的生產中會有一些有害的物質在鞋裡頭,比如說六價鉻、苯,六價鉻會引起對肝腎功能的損害,還可以使眼部出現視網膜出血、視神經萎縮等等。苯中毒,大家都知道裝修這些,實際上苯中毒是我們製鞋工業的職業病之一,因為製鞋過程中經常使用含苯的粘貼劑,影響是非常嚴重的,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癌症研究機構,1993年就把苯評為一類人類致癌物,本身可以通過呼吸或皮膚長期接觸使人吸收後導致細胞癌變,患白血病,而且兒童更加容易受害,這是我們父母千千萬萬不能忽視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有條件給孩子選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它的環保性能,這就是他的安全性。
第二,功能性。從功能上講有幾個要求。第一個,鞋頭要留出一定的空間,鞋前面一定要加裝硬的包口,保護腳步。第二個,鞋的底部要加上鉤心,支撐足弓,最好的區別方法就是,現在很多人買的鞋兩頭一彎,覺得中間是軟的,實際上這種鞋就是沒有鉤心的鞋,真正有鉤心的鞋一彎差不多在腳掌,就是走路時自然彎曲的部分,因為有一個鉤心,它能託著足弓,不會在足弓的地方是軟的。第三個,後跟要加裝主跟,主跟就是後跟比較硬的部分,踝骨的地方比較硬,後跟延口最好加一些海棉口,因為孩子的踝關節不穩定,比較容易崴腳,一個是支撐踝關節,一個是跟骨可以垂直生長,不會來回來去的扭。
第三,適腳性。鞋必須是適腳的,就是說要量出孩子的腳長,前頭的空間要合理,而且孩子不能穿太肥的鞋、不能穿太瘦的鞋,一定要鞋很好的包住他的腳,鞋要稍微大一點,10毫米左右為宜。
買適腳的鞋需經那些步驟?
(1)量腳。要把孩子的腳量好,具體到底是多長。然後要按照腳比較舒服的標準區選鞋,試鞋很重要。父母量腳的過程中,不是說孩子腳放這兒拿筆一畫就完了,第一,孩子要站起來,因為孩子站起來比坐著的時候腳要大一些,第二,在畫孩子腳型的時候要把筆垂直於紙,不是歪著,很多父母畫完以後是歪的,這樣會造成跟真正量的有幾個毫米的誤差。然後去量他的後跟和腳的最長的地方這個尺寸。按照中國的標準,比如你的腳長是140毫米,你穿的鞋號就是140毫米。你的腳長就是你的號,我們中國的鞋號實際上定的是非常可好的。還有有的專賣店會提供一些腳的試紙,都量好了可以踩到上面,一看尺寸就出來了,我看有些網站也提供下載測腳紙,把腳量好,或者到專業的賣鞋店,由專業人員用量腳器幫孩子把腳量好,量完腳以後去選鞋。
(2)選鞋。我們先說款式吧,比較適合孩子腳型的款式應該是圓頭鞋,而且系帶式,就是它的寬度應該是可調的,不管是系帶、搭口都應該可調的,還有後面是包口的。3—5歲的孩子希望他能夠穿靴鞋,就是鞋幫要高出踝骨,因為那個時候踝骨是非常軟,穿靴鞋固定一下。鞋面最好選用天然皮革的材料,因為孩子的腳會大量的出汗,透氣性好可以防止腳出現很悶熱的感覺,和產生細菌。因為悶熱潮溼的環境對孩子的足底肌肉都不是很好,其實孩子穿鞋是很重要的,甚至比大人重要很多,父母覺得給孩子買一雙真正透氣好的皮鞋很貴,但是很值得的,將來有一些腳病對他一生都會有影響。
鞋墊也很重要,首先孩子的鞋墊應該有吸溼排汗性,就是要能夠把汗吸掉,保持表面的乾爽,有的物質感覺吸汗,實際上汗含在裡面,一直貼著你的腳,反而是很難受的。
孩子穿鞋鞋墊前掌不能太軟,後跟要軟,因為後跟是減震的,跟骨很容易發生震動創傷,所以後跟要軟一些,但是前掌不能太軟,因為要鍛鍊孩子的腳趾,讓孩子的腳趾有抓地的感覺。現在很多孩子穿很軟的墊,走起來很軟,但實際上不利於足底神經發育,包括孩子愛摔跤其實都有這方面的原因,他沒有腳踏實地抓地的感覺,所以要給孩子那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