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 OPPO副總裁沈義人發微博稱:「所謂『性價比』是個偽命題,我只相信一分價錢一分貨。」隨後,他補充道:「出門左轉就能買到,難道不是一種成本麼?看不見的省了什麼你真的知道麼?同樣一塊1080p的amoled屏成本也是可以有差異的知道麼?」(目前兩條微博已刪除)。
同天,小米公關總經理徐潔雲表示「所謂性價比,是要對比著看的,說的是一分錢至少一分貨,十分錢十足十分貨,而不是五分錢三分貨、十分錢六分貨。」這樣的隔空對話也是引起了不少用戶對「性價比」和「一分錢一分貨」的熱議。
何為「性價比」和「一分錢一分貨」
這裡我們拋開這兩個品牌不說,主要是談談「性價比」和「一分錢一分貨」之間我們該相信哪個。首先何為「性價比」呢?其實就如字面上所示它就是性能與價格之間的比例關係,性價比應該建立在你對產品性能要求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先滿足性能要求,再談價格是否合適,在手機產品上主要就是其硬體性能和價格之間的一個比,很多廠商在宣傳其產品時也經常強調「性價比」來彰顯其產品的物美價廉。而「一分錢一分貨」也是一句很古老的名言,主要指的是我們花費一分錢就可以買到一分錢的東西,花費的價值能獲得與之相等價值的物品,也就是物有所值。
單從定義上來講,我覺得「性價比」和「一分錢一份貨」並不存在衝突,甚至從某個角度來講是有重疊部分的,都在強調其產品沒有過多的溢價,把價值都用在表現產品力上面。不過兩者強調的方向就有所不同,放在手機產品中,性價比主要強調的是性能與價格的比,而一分錢一分貨更加強調產品的整體素質,比如兩款硬體性能持平的手機,一款1500元,一款2000元,說1500元的比2000元的性價比高,我覺得沒什麼問題,但這並不能說明2000元的產品一定比1500元的不值得買。因為雖然在性能上一樣,但2000元的產品可能會在外觀、拍照、服務、質量等方強於1500元的產品,這也契合「一分錢一分貨」的概念,你多花了錢也確實多得到了東西。
不盲目追求「性價比」
目前市面上的許多國產手機產品確實都有著非常出色的「性價比「,很多產品的價格確實十分誘人,但對於的消費者來說,購買產品時不能盲目的追求」性價比「,」高性價比「可能是一款產品的賣點,但也可能一個陷阱。你確實花了很便宜的價錢買到了一款性能方面還不錯的手機,但它在系統功能、拍照、售後服務等方面可能表現的讓你十分頭疼。因此,在購買一款手機產品時要儘量多去考慮產品的整體素質,儘管性價比很重要,但它畢竟不是判斷一款和手機好壞的唯一標準,消費者應該多去進行全面的比較再去選擇最合適的產品。
當然,對於很多預算有限又追求極致性價比的用戶來說,那可能就要懂得一些取捨,既然選擇了性價比,那麼其它方面的不足和差距則要去接受。但即便是盡力去追求高性價比選擇產品也要在有限的範圍內進行比較和選擇,切勿盲目選擇。而對於許多廠商來說,在高性價比的背後也要儘量將其它方面做好,性價比可以是一個賣點,但不該是一款產品的唯一賣點。
一分錢要有一份貨
說完了性價比,我們來說說一分錢一分貨。隨著手機行業的不斷發展,手機之間比拼的也不再僅僅只有性能,外觀設計、特色功能、拍照等等也都成為了我們選擇一款手機產品時考慮的東西,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從性能一方面來考量一款手機。一款手機可以貴,只要它貴的有道理,貴的值得,那便沒有背離一分錢一分貨的概念,創新的外觀設計、更出色的續航、更動聽的音質、更優秀的拍照、更好的屏幕顯示、更流暢的體驗,這些也都值得我們為其買單。
目前市場上的手機品牌眾多,各個級別的產品分的也非常細,不同價位的產品都有著其不同的特點,其定位都比較明確,消費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選擇更加適合的產品。而對於廠商來說,性價比固然可以講,但產品的綜合素質和體驗要儘量對的起用戶花的每一分錢才更加重要。
那到底該更信哪個?
那到底該更信哪個呢?我要說沒錢的時候信性價比,有錢的時候信一分錢一分貨是不是有點敷衍,其實兩者我都信但又不全信。產品有性價比固然好,但只是性價比高不代表它就一定是款好產品,比如iPhone XS可以說不存在什麼性價比,你不能否認iPhone XS是一部好的手機吧,雖然它貴,但它用著順手、流暢。我個人對手機產品來說相較於性價比更加在意物價比,也就是手機整體素質和價格的比例,單從硬體性能去考量一款手機太過的片面,應該從多個方面去進行考量,而且雖然不是絕對的,但高性價比的背後往往都會伴隨著一些普通用戶不太容易發現的功能或是其它配置上的取捨。一分錢一分貨其實也並不能代表十分錢一定能買到十分貨,任何產品都存在一定的溢價,只能說這款產品的整體表現是否能讓你接受那一部分溢價,畢竟廠商肯定是要賺錢的。當然就像我說的那樣如果預算有限還在意性能的話,那就把性價比放在最先的考慮項,其它方面作為次考慮項,而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則更該去考慮產品整體是否符合你的需求和偏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對於廠商們來說,不同級別的產品可能側重點會有所不同,中低端產品更加強調性價比,而高端產品則更加強調其豐富的功能和體驗,但不管什麼產品儘量對的起消費者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