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入詩情斟作賦,墨澆平仄任鋪排;上平八韻春詩,恰借春光抒我懷

2020-12-09 愛尚古典文學

畫入詩情斟作賦,墨澆平仄任鋪排。隨著如泣的春雨瀰漫,無盡的長夜漫漫,心中依然纏繞糾結著,永遠也化解不開的愁怨。很想把不堪的前塵往事剪斷,不要再回憶痛苦的結局,曲終人散。恰借春光抒我懷,多少詩情任墨猜。自從轉身離去的瞬間,黑夜中無眠的脆弱靈魂一再糾纏。寂坐孤窗無語自嘆,必將漸漸老去而又無可奈何的容顏,徒添如許慌亂。如果有一天,彼岸的你心回意轉,再到眼前,能否還會認出當初的白衣翩翩少年郎,不復當年。——皛玊題記

春光好

《七律·畫春》(平水韻上平八齊)

東君款步到西堤,南雁回師向北溪。

松嶺曳風青浪湧,梨園飄雪白雲低。

亂花競日相成趣,芳草銜春惹著迷。

釋我情懷揮筆墨,新詞舊句畫中題。

春光好

《七律·詠春》(平水韻上平九佳)

攜暖東風逐霧霾。凝香曉露滴青階。

花間蝶影翩姿美,陌上弦音韻律諧。

畫入詩情斟作賦,墨澆平仄任鋪排。

暢吟日月同山水,恰借春光抒我懷。

春光好

《七律·讀春》(平水韻上平十灰)

一縷東風殘雪堆,銜香曉燕帶春回。

欣聞啼鳥喧天鬧,始見群芳次第開。

暖雨潤滋新萼展,韶光逐把錦衣裁。

曳紅疊綠迷望眼,多少詩情任墨猜。

春光好

《七律·爭春》(平水韻上平十一真)

梁間又見舊時鄰,陌上鶯聲啼曉春。

細雨無聲滋嫩蕊,和風有意拂香塵。

三分醉態三分韻,一地嬌柔一地新。

沐浴韶光爭豔色,繁花竟舞宴遊人。

春光好

《七律·尋春》(平水韻上平十二文)

倚牆新杏迎東君,情到濃時生雨雲。

陌上歸燕銜露早,枝頭躍雀放歌欣。

盈盈翠黛隨風舞,嫋嫋芬芳潑日燻。

踏雅尋香飄夢遠,詩心萬裡酌成文。

春光好

《七律·賞春》(平水韻上平十三元)

縷縷春風拂入門,聲聲鳥語透簾喧。

紅綃零亂融芳色,綠意初成抹雪痕。

淺草叢中尋曉徑,桃花雨裡訪仙源。

醉眸嘆賞東君筆,點染山河若畫軒。

春光好

《七律·賞春》(平水韻上平十四寒)

兩岸韶光弱柳寒,一江春水溢平灘。

魚隨帆影同衝浪,我聽潮聲獨倚欄。

遙目清吟千裡綠,凝神酣賞百花丹。

鋪宣揮墨描心趣,點點詩情潤筆端。

春光好

《七律·醉春》(平水韻上平十五刪)

萬裡馨雲紫氣攀,東風一縷送春還。

迎來暖日霏霏雨,洗去疏枝點點斑。

比翼銜飛營燕壘,蹁躚曼舞綻芳顏。

芬香是處遊人醉,曉翠晴柔潑遠山。

春光好

詩詞寫作雜談:平仄,或者說是調平仄,是指寫作中,在適當的地方要求平聲和仄聲協調,從而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音律美。其中,平是平直的意思,陰平和陽平的聲音都比較長,沒有降,舊的平聲不分陰陽。仄是窄促的意思,上聲和去聲的聲音都比較短,有降,有曲折。仄聲除上、去以外,還包括入聲。入聲是收尾短促的音,金元以後在北方話中漸漸消亡,其中有不少到普通話裡變為平聲。

平聲高揚、開朗、綿長,仄聲低沉、收斂、短促。如果能夠使兩者互相配合,交錯出現,聽起來就感到悅耳,否則就感到沉悶單調。要想更深的認識了解平仄,最好多讀律詩和絕句,因為格律詩對平仄要求是比較嚴的。

舊體詩詞的美在音韻美和意境美,而不在於字數的固定。如果為湊足字數,而置音韻於不顧,寫舊體詩詞便毫無意義了。在詩詞創作中,我們應當把握格律的內涵,做到以意為先,律為次,做到得心應手地運用格律,而不為格律所束縛。

春光好

遙目清吟千裡綠,凝神酣賞百花丹。用文字堆砌出一行行纏綿,用詩句吟誦出一縷縷情愫。古典君每天會為大家奉上精彩的詩詞原創文章。讓我們一起盡情享受古韻詩詞婉約悽美的獨特魅力!本篇與上篇共計十五首上平十五韻,歡迎朋友們留言互動,共同探討。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

相關焦點

  • 風撩曉野千重韻,日拂春江萬裡波;下平八韻春詩,惹我情濃頌墨多
    《七律·頌春》(平水韻下平五歌)一樹黃鵬對唱歌,滿山翠黛疊巍峨。風撩曉野千重韻,日拂春江萬裡波。詩裡凝香爭綻放,畫中尋句慢琢磨。韶光總愛催花語,惹我情濃頌墨多。《七律·詠春》(平水韻下平六麻)曉門開啟燕歸家,又見鵬鴻棹日霞。風掠梨園香曳雪,煙燻柳岸絮飄紗。詩弦遣興隨彈撥,平仄抒情任疊加。啼鳥伴吟流水賦,聲聲著韻唱春華。
  • 學習詩詞創作不可不知,平仄的由來,如何區分平仄
    到了隋朝出現了《切韻》,這部韻書是中國詩詞韻書的濫觴,後來的唐韻、廣韻、集韻、平水韻都是以切韻為基礎一脈傳承而來的。而切韻採用的是四聲,即平上去入。平上去入的四聲音韻研究來自於南北朝的齊梁時期。沈約、謝眺這些詩人等人研究聲韻,以四聲區分文字,用來規範作詩:「以氣類相推,文用宮商,平上去入為四聲,世呼為永明體。」永明體詩人把字分為平、上(讀作[shǎng])、去、入四聲,依據四聲創作的詩歌被稱為永明體,這種詩體的作品就是後來唐朝格律詩的雛形。
  • 三篇軲轆體:花開花落幾春秋,紅顏一世為誰痴,為君潑墨賦千詩
    殘酒半杯澆綺夢,孤燈一盞伴嬌羞。彩箋墨案香詞漫,翠袖芸窗錦字籌。莫負青春悲白髮,紅顏老去夢難留。二、歲月人生一筆勾,花開花落幾春秋。五、曉風殘月畫橋頭,煙鎖重樓襲卷愁。撰寫詩章描古韻,淡書梨雪賦江幽。經年往事情猶在,何處人生夢尚留。一縷清香隨我醉,花開花落幾春秋。
  • 古風新韻●151期】上刊作者:60人
    誰說此時風更冷,江南江北畫如春。 春柳初逢亦是弱腰身,零落三冬枉費神。睡眼獨依湘岸秀,揚眉又喚玉仙真。慣看關塞歸心雁,卻結江湖失意人。欲借東風賒韻色,遍栽翠浪鬧先春。 05. 除夕院落停車位感賦平日位閒多寂置,除夕爆滿煞難求 。何因致此焦心景,想必無人不曉由 。 除夕四代同觀春晚除夕四代大團圓,春晚同堂共覽觀 。太祖凝神迷入勝,嫗翁專注最心甜 。
  • 官宣:東方美學、人生八雅——2020首屆中國八雅文化藝術交流節
    善書者至情至性,善畫者至善至美。善詩者韻至心聲,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花者品性怡然,善茶者陶冶情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八雅」指的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它們每一個都代表著一種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符號。
  • 《平水韻》的意義和使用方法
    《平水韻》對於古詩詞愛好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它上承《唐韻》、《廣韻》,而《唐韻》又是《切韻》的增補修改,所以可以說《平水韻》算得上中華傳統音韻正朔
  • 優合心作 | 書香、墨韻、閱景、觀心
    ▲墨韻區【墨韻】空間中不同形態的抽象水墨畫面,寥寥數筆、恣意揮灑,無畫處皆是妙境,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寬,為我們在當下瑣碎繁雜的生活裡拓出了一小塊精神留白。背景牆的潑墨圖案以釘子和棉線勾勒形成立體化的潑墨效果,在光影的渲染中,水墨的意趣逐漸蔓延開來,蒼勁黑白的水墨,也似有了溫度。
  • 平水韻表(建議收藏)
    上平五微:微薇暉輝徽揮韋圍幃違闈霏菲[芳菲]妃飛非扉肥威祈畿機幾[微也、如見幾]譏璣稀希衣[衣服]依歸飢[支韻同]磯欷誹緋晞葳巍沂圻頎上平六魚:魚漁初書舒居裾琚車[麻韻同]渠蕖餘予[我也]譽[動詞]輿胥狙鋤疏蔬梳虛噓墟徐豬閭廬驢諸儲除滁蜍如畬淤妤苴菹沮徂齬茹櫚於祛蘧疽蛆醵紓樗躇[藥韻同]歟據[拮据]上平七虞
  • 東風攜草綠,細雨潤春詩;五絕十八首,誰懂一心痴
    《五絕·尋春》(平水韻上平一東)疏枝聽鵲語,梅蕊雪羞融。怯怯詢青帝,何時送煦風。《五絕·春約》(平水韻下平一先)東風攜草綠,約我赴晴川。《五絕·喜雨》(平水韻上平四支)東風攜細雨,細雨潤春詩。紫陌蓑衣裡,桃花曉夢時。回首往事,濃濃淡淡的承諾,深深淺淺的誓言, 隨著歲月的花開花謝,被塗上了一抹滄桑的黯淡。思念,是一番輕愁,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的孤單。
  • 【龍風東南文學F0-81期】龍風東南大區603-607合院八期學員第二十一次作業合輯(學院版S0-62期)
    仄仄平(韻),平平去上(韻)。(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韻),平平仄仄平(韻)。2.【天敬酒】平仄平平(韻),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去上(韻),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仄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中仄仄平平去上(韻),平仄仄平平(韻)。3.
  • 中華新韻和平水韻中的「平」與「仄」
    中華新韻是在普通話基礎上重新整理的。普通話的聲調分為「陰平(一聲)、陽平(二聲)、上聲(三聲)、去聲(四聲)」,其中「陰平「和「陽平」為「平」,「上聲」和「去聲」為「仄」。簡單吧?平水韻在隋唐時更複雜,以後歷朝屢次合併簡化,至康熙合併為106韻。平水韻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其中「平聲」為「平」,「上、去、入」為「仄」。
  • 格律詩第五講:不必背誦,跟我一起來學律詩的基礎平仄格式推導
    ,格律詩的基本通則推導出了絕句的四種基礎平仄格式:「仄起不入韻」、「仄起入韻」、「平起不入韻」、「平起入韻」四種格式。我們學習後忘掉四種基礎平仄格式,是因為詩句抑揚頓挫、高低清朗的意識已經深入我們的創作,我們不再需要拘泥於這些基本格式來表達我們的情感。真正作到學會格律,超越格律。這才是這個專欄的目的。
  • 捻一朵幽香,抒一懷相思!
    我是曉雨,喜歡詩詞的就來找我。你我都是詩詞美文愛好者,我可以為你賦詩填詞!作者:曉雨,情感文章作者期待您的交流!芳菲五月,夏風愜意,捻一朵幽香,抒一懷相思,我走在長廊裡,聽一簾紫藤的情話,那甜甜的微笑,聆聽著愛慕的故事,沉醉的的心,旖旎了舊夢依稀。想你,是我最美的等待!如珍珠般滑落的是我想你的眼淚。生命如歌,在安靜的角落裡,隔窗看花,心裡生一絲溫暖。
  • 讀詩作詩 怎樣掌握平水韻的規律?
    即使記住一些規律,也不足以辨認出所有常用字的平仄與韻部。今天我們作詩,倚靠查詢來解決問題比較方便,作詩多的話,會記住不少常用字。說起平水韻的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四聲,二是韻部。如果說規律,有幾處可以注意一下。
  • 《重陽》原創詩詞65首,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人生幾度重陽日,隱退江湖作釣翁。02七律·重陽節抒懷作者:唐國興(遼寧)醉倚香楓馭晚秋,重陽節上覓清幽。情傾菊畔憐新蕊,趣斂懷中惜舊甌。50七絕·重陽拾句 (平水韻)作者: 趙青利 (臨沂)年年歲歲九重陽, 恰是東籬菊正黃。惹得騷人揮筆醉,引來遊客夜還鄉。
  • 每周一韻(13)扶搖不為謁天門,只借東風植翠根.
    公園見海棠荼蘼感作歸樵落英一地未離根,舊瓣依稀留粉痕。妝點青青新草後,更教詩客惜花魂。紙上修學終得淺,心行萬裡盡師恩。念兒司馬文君堂前寸草守柴門,漸老慈親念子孫。篤孝銀錢雖是漲,不如萊服彩衣奔。九旬尚在培桃李,不倦詩書墨有痕。學詩李瑛窗前弄墨對晨昏,偶得佳詩心底存。落筆方知文太淺,捧書再把韻重溫。拍古村落吳玉蓮興趣昂然訪老村,殘垣舊瓦立晨昏。農家致富高樓住,昔日風情畫裡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