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食用10大常見誤區 你被說中了幾個?

2020-12-23 中國網河南頻道

益生菌食用10大常見誤區 你被說中了幾個?

2020-06-13 15:10:56

來源:新京報

  |  

作者:郭鐵

| 字號:

A+

A-

【益生菌食用10大常見誤區】益生菌和腸道微生物群是近年來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和社會熱議話題。在一些報導中,益生菌常具有各種健康功效,還能「治療多種疾病」;但也有「益生菌無用」,甚至「益生菌有害」的說法。

針對這些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6月11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攜手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發布了《科學認識益生菌——澄清益生菌的10個常見誤區》報告。報告收集和整理了公眾對於益生菌的10大常見誤區,是迄今首個針對消費者的「益生菌科普手冊」。

誤區1:益生菌=乳酸菌

報告指出,益生菌不等於乳酸菌。從定義上講,益生菌是指一類活的微生物,當攝入足夠量時,可對人體健康發揮有益作用,如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物質吸收、調節免疫等作用。而乳酸菌一般是指能發酵糖並主要生成乳酸的細菌的總稱,它並不是一個嚴格的微生物分類名稱。

益生菌包含很多菌株,大多數益生菌屬於乳酸菌中的雙歧桿菌和乳桿菌,如嗜酸乳桿菌、動物雙歧桿菌等,但並不是所有的乳酸菌都是益生菌,有一些乳酸菌甚至可能對人體有害。只有健康功效經過科學驗證過的、特定的乳酸菌菌株才可以稱為益生菌。此外,益生菌也不一定必須屬於乳酸菌,某些具有健康功效的酵母菌和芽孢桿菌也可以是益生菌,比如鮑氏酵母菌、凝結芽孢桿菌等。

誤區2:益生元=益生菌

報告還指出,益生元不是益生菌。益生元是指可被腸道微生物選擇性利用,並產生一定健康功能的一類物質。常見的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菊粉、低聚半乳糖、母乳低聚糖等。

雖然益生元不能被人體消化,但它能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生長繁殖從而促進人體健康,因此通常情況下,益生菌和益生元合理搭配使用效果會更好,比如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與雙歧桿菌的搭配可以促進雙歧桿菌增殖和發揮作用。

誤區3:死菌也算益生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益生菌應當是活菌,死菌不屬於益生菌。死菌的代謝產物和細胞成分可能有一定健康益處,比如多糖、短鏈脂肪酸等物質都是對健康有益的。但大多數研究表明,益生菌活菌的效果優於相應的死菌。

報告提示,在購買相關產品時應注意標籤標示,如果標註了「殺菌型」或者「經過滅活處理」等字樣,則產品不含有活菌,不屬於益生菌產品。

誤區4:益生菌有害健康

報告指出,益生菌必須經過相關部門批准才能上市銷售。經過批准的益生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安全的,也無證據表明長期食用益生菌有不良反應。消費者可按產品說明書的建議使用,但是免疫缺陷患者、危重病人等特殊人群,使用前應諮詢醫生意見。

誤區5:益生菌的作用都是一樣的

益生菌的作用具有菌株特異性,即不同益生菌菌株的作用有所差異,另外益生菌對宿主的作用也存在個體差異。因此,為便於消費者合理選擇,相關企業在產品信息中應當準確標註菌株信息和適宜人群。消費者應該根據菌株信息、所聲稱的功能及自身健康狀況選擇,必要時應徵詢專家意見。

誤區6:活菌數越多效果越好

報告提示,益生菌的作用跟劑量有關,攝入足夠劑量的益生菌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但不同的菌株其發揮健康作用的劑量不同。

對於同一益生菌菌株而言,在一定範圍內,高劑量的效果優於低劑量,但也不是劑量越高越好。不同菌株的益生菌,發揮健康作用的劑量不同,因此不宜通過比較活菌數來衡量其益生效果優劣,還是應該以臨床證據為準。

誤區7:菌株種類越多效果越好

從目前的科研證據來看,不同菌株之間可能產生協同增效作用,但並不是所有菌株組合都具有這種效果。因此益生菌產品中含有的菌株種類多少與其效果並沒有必然聯繫,多種菌株優化搭配方式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誤區8:經常吃益生菌會產生依賴性

報告指出,經過嚴格科學評價的益生菌菌株對正常人是安全的,正常服用不會使人體產生依賴性。益生菌是一類活的微生物,補充的益生菌將會與人體腸道菌群相互協助,互利共生。目前,沒有任何研究證明長期食用益生菌會使腸道喪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或使人產生依賴性。

誤區9:益生菌作用具有人種差異性

影響人體腸道菌群的主要因素是飲食和環境,全球各地人群的腸道菌群組成上會存在一定差異。但腸道菌群在人體代謝中發揮的作用不會因為人群種族、年齡等因素產生顯著差異,目前也沒有發現益生菌的作用會因為人種不同而出現明顯差異。

誤區10:益生菌包治百病

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益生菌能夠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物質在腸道內的消化、吸收和代謝,有益人體健康。

報告提示,益生菌在臨床上已經有一些應用,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調節免疫、預防和降低兒童腹瀉風險和縮短持續時間、改善便秘、減輕腸炎症狀、改善過敏、有助於體重控制等。但某些科研文章報導的益生菌功能,尚處於細胞或動物實驗階段,還未經過高等級臨床證據證明。同時,由於菌株特異性及個體差異性等影響,益生菌的應用和推薦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證據支撐。

責任編輯:李海嘯

相關焦點

  • 益生菌食用10大常見誤區,你中了幾個?
    針對這些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6月11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攜手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發布了《科學認識益生菌——澄清益生菌的10個常見誤區》報告。報告收集和整理了公眾對於益生菌的10大常見誤區,是迄今首個針對消費者的 「益生菌科普手冊」。
  • 益生菌治百病?益生菌食用10大常見誤區你中幾個?
    針對這些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6月11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攜手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發布了《科學認識益生菌——澄清益生菌的10個常見誤區》報告。報告收集和整理了公眾對於益生菌的10大常見誤區,是迄今首個針對消費者的 「益生菌科普手冊」。
  • 經常吃益生菌會產生依賴性?10個關於益生菌的認知誤區了解下
    6月11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FIC)聯合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四家專業機構發布了《科學認識益生菌——澄清益生菌的10個常見認知誤區》(下文簡稱《科學認識益生菌》),幫助消費者更全面了解益生菌相關科學知識。誤區1:益生菌=乳酸菌。
  • 四大權威機構聯合澄清,益生菌十大認知誤區
    為此,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聯合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圍繞益生菌的10個常見認識誤區加以澄清和解讀,供消費者參考。誤區1:益生菌=乳酸菌。益生菌是指一類活的微生物,當攝入足夠量時,可對人體健康發揮有益作用,如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物質吸收、調節免疫等。
  • 常見皮革保養誤區,你中了幾個?
    在穿高檔皮革衣服和皮鞋的同時你還需要去解一些皮革保養誤區,避免踩雷。看看下面這些常見的皮革保養誤區,你中了幾個?  像皮革發黴的時候就已經說明皮革已經收到損傷了,如果你再去把皮革放在太陽下曬,會造成皮革的無法挽回的傷害,比如皮革開裂、褪色,你就只能在風中流淚了!  皮革發黴就把皮革送到專業的機構讓專業的維修保養人員幫你處理,老方法不一定適用新事物滴!望周知喲!!!
  • 活菌數越多,益生菌效果越好?益生菌能包治百病?你應該知道的10個真相
    圖片來源 freepik.com今天接著跟大家聊益生菌。上次的調查我們發現很多人無法區分益生菌和乳酸菌。其實,除了這個,大家對益生菌還有很多認知誤區,比如益生元是益生菌嗎?活菌越多,是不是就意味著效果更好呢?今天,我來跟大家聊聊關於益生菌十個最容易混淆的問題。
  • 秋季護膚常見的4個誤區,來看看你中了幾個?
    秋季到,晝夜溫差較大,忽冷忽熱的天氣使皮膚抵抗力下降,所以秋季護膚是非常重要的,今天蜜妞就帶大家了解下,秋季護膚常見的誤區,看你中了幾個?特別是油皮MM,冷水讓毛孔過度收縮,殘留在毛孔中的汙垢得不到徹底清潔,就很容易造成細菌殘留,致使毛孔粗大、粉刺、甚至炎症。
  • 四機構聯合發布:科學認識益生菌 澄清益生菌十大認知誤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1日訊 近年來,益生菌(probiotics)的作用越發受到人們的重視,但不少消費者對益生菌仍存在諸多認知誤區。6月11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FIC)聯合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四家專業機構發布了《科學認識益生菌——澄清益生菌的10個常見認知誤區》(下文簡稱《科學認識益生菌》),幫助消費者更全面了解益生菌相關科學知識。
  • 婦科炎症的常見誤區,你中了幾條
    陰道中本身就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正常情況下,這些微生物與陰道保持動態平衡,不會致病,但是在分娩、經期、流產、各種宮腔操作以及抵抗力下降時,陰道平衡可能會被打破,導致炎症的發生。 由此可見,引起婦科炎症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性生活。 即使沒有性生活,日常也需注意個人衛生和護理,不然也有可能得婦科炎症。
  • 兒童肥胖的五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兒童肥胖的五大誤區,你中了幾個?,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兒童肥胖常見的五大誤區。誤區二、小時候胖,長大自然會瘦研究顯示,10%-20%肥胖嬰兒會成為肥胖兒童,40%肥胖兒童會成為肥胖青少年 ,70%~80%的青春前期肥胖會發展為成年肥胖。所以,體重控制,需要從小抓起,年齡越大,減肥越難。
  • 高蛋白飲食的6大常見誤區你知道幾個?
    廚娘接下來要澄清關於蛋白質的幾個常見錯誤認知,避免大家「亂吃」。  1. 每個人每天應攝入0.8g蛋白質/公斤體重?這個是官方建議的標準攝入量,就像我們小學生物課本上寫的「每天要睡夠八小時」... 然而我們都心知肚明,這不可能適用於每個人。
  • 練腹肌的4個常見誤區,你中了幾個?
    坑太多,搞不好還會損傷身體,趕緊來看看自己是不是陷入了以下4個鍛鍊腹肌的誤區吧。誤區一:有清晰的腹肌一定很健康現在在一些文章裡,經常看到類似於某種「腹肌哲學」,無論健身還是減肥,尤其追求腹部清晰的線條,可是清晰的腹肌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 益生菌能治療多種疾病?益生菌=乳酸菌?
    為幫助消費者科學認知和合理選擇健康食品,近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等四大專業機構,發布《科學認識益生菌——澄清益生菌的10個認知誤區》(以下文簡稱《科學認識益生菌》報告),對益生菌的十大常見誤區加以科學澄清和專業解讀。據悉,這也是迄今首個針對消費者的 「益生菌科普手冊」。
  • 10大堅果食用誤區,花生和瓜子也在內,或許很多人走進去了
    比如說吃一些堅果味道不僅好,還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還能補充身體的營養成分,他們說的真的是對的嗎?在我們生活中10種堅果的使用誤區,希望你能夠了解一下花生和瓜子,通常也會包括在內。10大堅果食用誤區,花生和瓜子也在內,或許很多人走進去了1、瓜子(葵花籽):瓜子兒大家都應該熟悉生活當中葵花籽的種類也很多,口味大小也不一樣,這也是每一個家庭當中逢年過節必須必備的小食材。有很多人在吃瓜子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的上癮,雖然說瓜子可以預防中風的作用,但是生活當中吃得過多還會引發上火,尤其是口腔潰爛,所以說一次性不要吃得太多。
  • 解讀常見的幾大誤區
    肚皮舞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普及全球,中國也有很多的人加入了肚皮舞的行列,專業舞者也像雨後春筍湧現,但些人誤認為肚皮舞就是抖肚皮,存在非常大的誤區。這裡羅列了幾個常見的誤區,幫大家糾正一下。誤區一:必須露肚皮?解讀:可穿寬鬆服裝肚皮舞並非必須露出肚皮才能表演。
  • 盤點幾個電腦使用中常見的幾個誤區
    很多小夥伴每天都跟電腦打交道,電腦的各種操作都非常的熟練,但有時候架不住很多網文給大家帶來的各種信息,讓大家在電腦使用中出現一些迷茫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5個最常見的電腦使用的誤區吧。小編雖然經常給用戶裝系統,自己很少重裝系統,最近10年只做過3次系統,一次是13年WIN8出來,裝WIN8 。
  • 4個常見的洗臉誤區!你中了嗎!快改過來吧
    前兩期和大家分享了前6種常見的洗臉誤區,這一期就來講講,剩下的洗臉誤區吧。誤區7:皮膚需要經常去角質。角質層其實有兩個功能,第一個功能是作為皮膚屏障保護皮膚,第二個功能是鎖住皮膚水分,所以角質層是用來保護呵護的,不是用來去除的。而且皮膚有自身的生長衰老周期,一般是28天完成一次新陳代謝老化的角質會自己剝落。但因為膚質原因,有些人的角質不會自己脫落,就需要藉助一些去角質的產品去進行脫落。所以需不需要去角質,應該要根據自身皮膚的特點來決定。
  • iPhone的幾個使用誤區,你中了幾個?
    而「強制關閉後臺」也只是我們日常使用iPhone的誤區之一,常見的還有以下幾個。1 ·.喜歡用小白點iPhone的小白點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用過,可能現在還有不少人都在用。小白點就是設置--輔助功能裡的「輔助觸控」功能,很多人都喜歡將它召喚出來代替iPhone上的物理Home鍵,目的就是為了延長Home鍵的壽命...
  • 給寶寶刷牙的 3 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根據衛計委 2018 年調查顯示:我國 5 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 70.9%,相當於每 10 個裡就有 7 個寶寶長蛀牙。不想寶寶成為那 7 個之一,一定要牢記下面的內容並每日堅持執行哦~3 個刷牙誤區,你中了幾個?
  • 關於益生菌的傳說,是真相還是造謠?
    6月11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FIC)聯合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四家專業機構發布了《科學認識益生菌——澄清益生菌的10個常見認知誤區》(下文簡稱《科學認識益生菌》),幫助消費者更全面了解益生菌相關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