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網
2月11日,兩市股指盤中維持強勢震蕩態勢,午後一度拉升,臨近尾盤漲幅有所回落。截至收盤,滬指漲0.39%收復2900點;深成指漲0.37%,創業板指跌0.67%。盤面上看,鋼鐵、釀酒、煤炭、建材等板塊均走強,無線耳機、燃料電池概念走勢活躍,具體來看:
1、鋼鐵板塊
鋼鐵板塊今日盤中大幅走高,截至收盤,杭蕭鋼構、甬金股份漲停,安陽鋼鐵漲逾8%,中信特鋼、八一鋼鐵漲約7%。
根據Mysteel調研結果顯示,節後一周鋼材社會庫存增加129.91萬噸,增幅8.6%。根據上海鋼聯統計數據,全國建材鋼廠螺紋鋼日均產量為281.59萬噸/天,環比下降18.78萬噸/天。由於電爐產量下降導致螺紋鋼日均產量降幅明顯,目前鋼廠仍維持較好利潤,鋼材產量大幅下降的空間有限。春節期間,下遊消費基本停滯,伴隨北材南下的資源逐漸到貨,社會庫存或將加速累積。春節期間發生的新冠病毒疫情則直接導致全國大部分區域延遲開工。根據目前披露的23個省市節後開工情況來看,大部分省市各類企業均延遲至2月9日後復工,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湖北省則為2月13日後復工。天風證券認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遊建築工地開工日期或將更加延後,受疫情影響導致的下遊需求坍塌或將導致社會庫存加速增長。
疫情對鋼鐵行業的影響源於防控的升級帶來對假期結束後流動人口的控制,進而影響鋼企以及下遊行業生產活動。但整體上看對需求影響大於供給端。但是首先需要強調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鋼鐵行業屬於事件性影響,短期只是影響了產業鏈的供需節奏,隨著疫情的緩解和解除,上下遊均會重新復產復工。2019年以來國家通過降低資本金比例、調整專項債發放節奏等方式加大基建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對鋼材特別是建材需求刺激有望進一步增強。總體上雖然短期有壓力,但中長期是利好鋼材需求的。同時,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正在會同有關方面,研究制定鋼鐵項目備案指導意見、修訂鋼鐵產能置換辦法,下一步部際聯席會議將組織相關部門,對各地區已經公告的產能置換方案和備案的鋼鐵項目進行抽查,對發現存在問題的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並作為反面典型公開曝光。綜上所,在供需兩端受事件刺激下,供需基本面已經開始超預期好轉。
浙商證券表示,2月10號起,下遊企業陸續開始復工,建議重點關注建材的需求和庫存變化,推薦建材佔比高的標的:韶鋼松山、三鋼閩光、方大特鋼等,其次關注高彈性品種:華菱鋼鐵、南鋼股份、上海鋼聯等。
2、建材
建材板塊今日盤中走勢活躍,截至收盤,秀強股份、洛陽玻璃、九鼎新材、堅朗五金、金晶科技等漲停,三星新材、菲利華漲幅超7%。
華西證券指出,2月9號後企業逐漸開始復工,周期股有望拉開估值:修復行情,布局正當時,判斷水泥領漲。即使疫情影響時間超預期,全年工程量依然可以集中趕工完成,而這是很多行業做不到的,比如餐飲、旅遊等消耗的時間基本可以認為是永久的;考慮疫情,假設2020年定下5.5%-6%的GDP增長目標不變,意味著基建投資增速需要上新臺階(去年狹義3.8%),地產投資預計也需要保持5-10%(市場預期是0增長),意味著水泥需求增速從0%的增速或重新修正到1-3%,全年角度利好水泥股。
3、無線耳機
無線耳機概念今日盤中震蕩走高,截至收盤,國光電器、鵬鼎控股、歌爾股份、科瑞技術等漲停,星徽精密、藍思科技漲幅超7%。
數據顯示,2020年1月主流電商平臺TWS耳機銷售額與銷售量數據環比2019年12月下滑幅度逾兩成。若參考去年12月剔除「雙十二」單日數據,12月平臺銷售額實現7.9億元,銷售量實現443.3萬套,1月數據在此基礎上銷售額與銷售量環比分別下降1.3%/12.3%。西部證券認為這一跡象符合預期,一方面, 2019年年末的平臺促銷活動季提前釋放需求,另一方面,由於春節因素導致節前一周快遞物流停運影響消費者下單。
該機構表示,看好中高端TWS耳機功能持續加成,倒逼廠商零件微小化,看好環旭電子,兆易創新,建議關注AirPods整機製造廠商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入門級TWS耳機短期看三年紅利期,中長期看好網際網路公司介入打造下一個流量入口,聲學設計及製造門檻將推動網際網路公司選擇已具備量產經驗的品牌廠家開展合作,建議關注漫步者、共達電聲、佳禾智能、瀛通通訊。
4、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概念今日盤中震蕩走強,截至收盤,凱龍股份、百利科技、厚普股份、德威新材、中通客車、紅陽能源、漢纜股份等漲停。
國金證券指出,2019年,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3輛和2737輛,同比分別增長85.5%和79.2%,年底地區訂單批量放出利好2020年產銷拉升。但2020年一季度疫情擾動或造成短期內燃料電池汽車產銷不達預期,考慮目前整車產銷量規模依然尚小,若政策未來落地,全年銷量仍可實現快速增長。2020年1月電動車百人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表示,純電動汽車與燃料電池汽車同等重要,將長期共存,在科技創新中互相補充、循序發展。短期產業發展受到疫情影響,但未來疫情緩和,燃料電池產業將重回高速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