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學習方法。之前我發了一微頭條,闢謠「漢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下面有幾位朋友留言,都說英語太難學了。確實,我每天逛頭條,總能看見諸如「國家該不該取消中高考英語」、「英語要變成選修科目」這樣的問題,下面留言基本都呈白熱化狀態。
大家都認為國人被英語精神虐待太久了,痛斥國家對英語過於重視,為因為英語耽誤高考成績的人喊冤。可是你看看袁隆平、鍾南山二位國之棟梁,哪位不是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而且聽說鍾老在國外留學前兩年時,英語特別不好,他也很苦惱。不過鍾老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可以如母語般流利使用英語了。
英語學不好,和自身有很大關係。對英語學習有幫助的三方面是:語言環境、個人興趣和學習方法。這時候有人就會說了,把一個連英文字母都不會的人扔說英語國家去,半年那人英語就會無比流利。這點我承認,但是僅限於日常交流的聽,讀寫方面那人也一樣還是不行。這就是為什麼鍾老到國外兩年才學好英語的原因,因為鍾老不是體驗生活去了,而是學習知識。
下面,我講我自己的故事,說說我是怎樣被激發出學英語的個人興趣和受挫研究學習方法的,大家可供參考。
英語不及格,一袋乾脆麵改變了我
我在讀小學的時候,各科成績還可以,是我班的學習委員。我們是三年級的時候開設英語課的,之前我完全沒接觸過英語,26個字母都不會。畢竟我父母只有初中文化,他們也意識不到英語的重要性。所以當我班其他同學都熱火朝天報班學習新概念的時候,我還在家樓下和表妹跳皮筋呢。那時候比較小,特別貪玩,父母讓我學英語,我根本不去。我父母的教育理念就是放任自流,也就由著我了。
當時我們學習的教材是《快樂英語》,可我學得一點都不快樂,基本節節課都要被英語老師罵。因為老師知道我是我班學委,她認為我就是沒認真學,要不這麼簡單的英語基礎知識怎麼可能不會。我班班主任也屢次找我談話,還讓我們班英語學得好的同學輔導我,可我的成績依然沒什麼起色。
四年級的時候,一次英語測試,我才考了三十多分。英語老師怒了,暴揍了我一頓不說,還勒令我中午不許回家吃飯,抄寫捲紙。我雖然小,也知道老師是為了我好,打就打了,皮肉之苦我不在乎。可是不讓我吃飯我就受不了了,我是餓一頓都不行,然後就餓哭了。
我同桌看見我哭了,就詢問原因。然後我拿錢請他幫我下樓買一包小浣熊乾脆麵。同桌很快把乾脆麵買了回來,還幫我把它打開。當時小,還不明白「體貼」這個詞,只是覺得同桌真好。可接下來同桌的操作就變得好魔幻,魔幻得讓我無法接受。
有過童年回憶的朋友都知道,小浣熊乾脆麵裡還有調味粉包。同桌把粉包也打開了,然後把調味粉撒在了麵餅上。接著,他把乾脆麵放在了凳子上,然後一屁股坐了上去!
看著我驚恐和不理解的眼神,同桌告訴我,這樣才能使粉和麵餅更好的融合。由於我實在是太餓了,只能湊合吃了。我一邊吃,一邊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好好學英語,以後再也不吃被人用屁股坐碎的乾脆麵了!
改變學習方法,從模仿開始
之前我學習英語真的很認真,但是絲毫不見成效。於是我觀察我班英語成績好的同學,他們有一本「小秘籍」,就是用來記錄單詞、短語和句型的小本子。我發現他們沒事就拿出來看一看,有時候和我玩累了都能翻開秘籍看一會兒。
我也嘗試著做了一個小秘籍,也效仿他們的做法。漸漸地,我覺得這種方法比我猛學一個小時,頭昏腦脹地什麼都記不住強多了。
而且那時候人心淳樸,看我英語成績不好,同學們是真著急,一心為我好。誰遇見校外英語講得好的老師,都熱心為我介紹。這次我也不任性了,跟著他們去上課學習了。
課外教我們英語的老師挺嚴厲的,節節課考單詞、背課文,不光口頭背,還需要默寫。剛開始那半年,我真是累到哭,還好跟我一起學習的同學們鼓勵我,我才沒放棄。
上五年級不久,老師就教我們國際音標了。之前我背單詞特別特別費勁,但是由於我音標學得很好,我摸索出了結合音標快速背單詞的方法。這個方法直到二十年後的今天我還在受益,也是這個方法讓我告別了背單詞的痛苦。
課外學習結束,學會了方法的我最終通過英語專八
上初中後,學校老師並不要求每篇課文都背,可是我對自己的要求確是篇篇都背。由於持續背課文,鍛鍊了我的語感和語法,也搭建了我的英語思維框架,整個初中,我的英語成績在學校排名都是數一數二。
初三那年,課外的英語老師由於個人原因,不再授課了。但和老師學習了整整五年的我,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英語思維也有了一定基礎。
可是進入高中學習的前半年,我的英語成績嚴重下滑,150分滿分,我只能考90多分。在反思總結的過程中,我逐漸明白初中的學習方法已不適用於高中。初中課文重點在於背,而高中課文重點在於借鑑,背是無用功。
而且我還發現,高中的英語單詞又多又長,單單靠音標記憶也比之前有難度了。所以,我覺得以課文背單詞的方法也能節省時間。高中課文的好處就是可以用來聯想:當談到一篇課文的時候,我會回憶它的內容,進而想到它的重點語法、句型和單詞。
應試英語的重點還是在考試分數上,考試分數靠的是平時的做題思路和做題方法的積累。每次考試,老師講完英語試卷後,我都會第一時間進行試卷分析。
我失分最多的題型是完形填空。我總結了自己完形填空不好的原因是上下文把握不好,和對文章邏輯脈絡不清楚。針對這一缺陷,我進行了大量的課外英文閱讀來彌補不足。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高考時,英語取得了140分的成績。在填報高考志願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英語專業,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我已經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的英語學習過程就像升級打怪一樣,每每遇見困難,都要與其鬥智鬥勇,直至最後戰勝它。
大學四年學習,我最終獲得了英語專業八級的證書。在大學裡學習語言,逃不過的就是第二外語,我第二外語錯誤地選擇了俄語。相比之下,英語真的是簡單太多了。之後因為興趣,我又接觸了韓語、日語和法語,真心覺得英語是世界上最好學的語言了。
結語
現在,人們對任何事都要求「快」。網絡中有人抓住大眾的這種心理,推銷「一個月掌握10000個單詞」、「幾天玩轉英語」這類的課程。可是,我以我個人經歷告訴大家,語言學習沒有一蹴而就的先例。被一個雷劈正了,就像開了掛一樣學會數學,這種例子有很多,但並不適用於英語。
現在的孩子生在了好時代,網絡發達、學習方便。有了便利條件,學習更是事半功倍,我很羨慕他們。但是學習也同樣付出努力、腳踏實地。可能有人會覺得我的英語學習方法很老套,很笨拙。我承認我就是一個不聰明的普通人。但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我這樣的,聰明的天才並不是隨處可見。
就如人們常說的愛迪生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後半句才是重點:「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來的重要。」
天才超凡脫俗的原因是那百分之一的靈感,但作為不是天才的普羅大眾,只能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去追尋天才的腳步,試圖達到同樣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