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書法大家不陌生,但是30年前的硬筆書法比賽,一等獎作品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一輩的書法魅力,所以有人說這些書法功底沒有幾十年練不出來。
也有人說這樣的硬筆書法水平在30年前,一個學生就可以寫出來,其實這是對硬筆書法的誤解,這些硬筆書法之所以能獲得一等獎必然有著自己的長處,並不是隨手書寫就能到達這種境界。
那麼這些一等獎的作品究竟有什麼特點呢,首先在結字上和毛筆書法有著相似之處,不論是楷書還是行書或者是草書都注重字的氣勢和靈動之感。所以這些書法有著一種古雅的氣息,並不是隨便書寫就能寫出來的。
其次,在筆法上有著獨到之處,說到硬筆書法的筆法有可能感到陌生,但是一幅好的硬筆書法精湛的筆法是最基礎的元素。我們通過這些筆畫可以看出每一個筆畫與前後的筆畫有著連帶之感,順暢靈動成為硬筆書法的一個特點。
第三,在整體書法的氣勢上給人一種一氣呵成之感,有的獲獎作品雖然是楷書,但是組合到一起,卻能夠成為一個整體,並不顯得嚴謹生硬。
有時候我們在寫硬筆書法的時候,往往會有一種江湖體的感覺。和這些一等獎的作品相比,要遜色很多,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們臨帖不夠,如果我們能夠像學習毛筆書法那樣遍臨古帖,硬筆書法也不會遜色很多。
在一等獎的作品之中,劉志渝的這幅硬筆書法別具特色。整幅書法從頭至尾一氣呵成,在墨色上有著豐富的變化,筆畫的粗細結合得當,我們從整幅書法之中可以看出有些字墨色較重,有的字筆畫纖細,充滿著節奏感,是難得的佳作。我們常說的行雲流水一般的書法,也不過像劉志渝這樣的書寫,給我們帶來了美的感受。
下面這幅魏碑書法寫得很大膽,在一些書法考試之中有時候會出現楷書、行書、魏碑任選一種書體,對於前兩種書體大家寫起來得心應手,但是對於魏碑的書寫沒有一定的書法基礎是不敢輕易嘗試的。在30年前的硬筆書法比賽之中,孫繁建大膽嘗試,用魏碑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幅精湛之作。從起筆到收筆再到結字上都深得魏碑的精髓,古樸之氣躍然紙上,這種古拙之氣並不是刻意為之,絲毫沒有柔弱之氣,雖然是一幅硬筆書法,但是氣韻卻不遜色於毛筆。
這些都是30年前一等獎的硬筆書法作品,是不是改變了我們對硬筆書法的認識呢,你感覺這樣的說法一般學生能寫得出來嗎,如果你也正在練習硬筆書法,那麼可以把你的書法也展現給大家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