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頒布了自己的BIM標準,但是其實相關的標準早就由來已久,例如我們眾所周知的IFC就是早期的BIM標準之一。今天筆者要與各位聊的就是BIM的標準與規範有哪些?相關BIM標準的介紹。
一、IFC
IFC是因應營建產業應用軟體之間信息交換所發展的一種架構,它被設計成一個可擴展的框架模型,提供廣泛與通用的對象和信息定義;當轉換為【IFC】信息模型時,每個應用程式定義的對象會有其類型與相關的幾何、關係及屬性所組成。IFC是唯一公開、非專屬、開發完備的信息模型,其標準版本不斷地更新中,全世界很多政府正逐漸的採用它做為該國或地區的標準,例如美國、挪威、芬蘭、丹麥、德國、日本、韓國等。
二、IFD(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Dictionaries)
在全球化後,歐洲共同體發現了命名屬性與對象類別這個問題。每一件營建工程參與方眾多,成員可能來自不同的國家與區域,便會有語言、文化及風俗等背景的差異性,例如:所謂的「門」對象就會有不一樣的認知,甚至在同一個國家內往往也無法達成共識。因此,成立IFD 是為了在不同語言之間發展詞彙的對應關係,以做為建築模型和接口廣泛的使用;另外,IFD 亦正在進行一項重要工作,即發展建築產品的規格標準,特別是規範信息,以便於不同的應用程式中使用。目前美國施工規範公會(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s Institute, CSI)、加拿大施工規範(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Canada)、挪威的buildingSMART、荷蘭的STABU Foundation 均著手制定IFD。
三、Omniclass
Masterformat與Uniformat在美國是用於規範與成本估計,並由美國施工規範公會監督,它們都是文件結構大綱,非常適用在項目繪圖上的信息整合,但若是映像於繪製建築模型內的獨立對象便不恰當。因此,歐洲人與美國人著手建立一套新的大綱結構分類表,即是Omniclass,它是一個與建築物相關的分類系統,於90 年代初期由國際標準化組織與國際施工信息協會(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Society, ICIS)小組委員會和工作小組發展至今,目前包含15 種表格,而這些分類用語的表格更新迅速,並用於BIM 工具與方法中。
四、 CoBie(Construction Operation Building Information Exchange)
CoBie是說明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收集所需信息的一種標準方法,它主要是處理施工團隊與業主之間的信息移交,涵蓋操作和維護(Operations andMaintenance, O&M)以及更廣泛的設施管理信息。【CoBie】於2010 年開始更新,現在稱為CoBie2,它具備人類與機器可讀的格式,人類可讀的CoBie2 格式是一種傳統的計算機電子表格,CoBie2 也使用buildingSMART 開放標準IFC(或ifcXML)來實作設施管理信息的交換。CoBie2 被發展來支持初始信息登錄至計算機化維護與管理系統(Computerized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ystem, CMMS),如MAXIMO、TOCMO、Onuma 及幾個歐洲設施管理和設計的應用程式,它也被美國太空總署、美國陸軍工程軍團、VA 醫院、挪威與芬蘭政府機關所採用。
五、XML–Based Schemas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提供不同的架構語言和傳遞機制,並成為Web 應用程式間非常流行的信息交換。一般有多種定義XML schemas 的方法,包括XML Schema、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OWL Web Ontology Language 等,而XML 格式需要較大的檔案容量,不過它處理的速度比文本文件快,所以信息交換的效率較佳。目前營建產業開發一些有效的XML架構和處理方法,例如:gbXML(Green Building XML)、ifcXML、aecXML、ageXML、BCF(BIM Collaboration Format)、OpenGIS、CityGML 等,這些不同的XML 架構定義它們自己的實體、屬性關係和規則,但每個XML 架構是不同且不兼容的,因此如何協調XML 架構之間的對等映像及信息模型表示方式便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好了,關於BIM的標準與規範有哪些?相關BIM標準的介紹就為大家介紹這麼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