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馬克
來源 | 首席品牌家(ID:ad0967)
「主人主人,你終於來啦!」「 主人主人,我是小鼠兒!」聽到這樣的問候語,想必你立馬會想到三隻松鼠。
近日,從堅果一路高歌猛進的三隻松鼠,高調宣布要進軍飲料行業了!
9月17日,在一個堅果論壇上,三隻松鼠推出了兩款新品:「小瓶果」和「第二大腦」。
「小瓶果」為混合堅果+果乾飲料;「第2大腦」為混合堅果複合蛋白飲料產品,目前共有兩款,一款為混合堅果咖啡乳,另一款為混合堅果發酵乳,兩款產品將在臘八節全網首發。
三隻松鼠之所以進軍飲料行業,章燎原認為,堅果行業目前面臨同質化競爭的問題,推出新品能夠實現區別競爭。
加上此前三隻松鼠上市,多次失利,它急需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此次從堅果零食跨界一躍至堅果飲料,就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三隻松鼠的成功秘訣
2012年,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整體交易達8.1萬億元,網際網路消費品走進大眾。
彼時,國內已經出現了口碑不錯的零食品牌,例如:來伊份、良品鋪子、洽洽,但是這些品牌以線下渠道為主,線上仍是一片湛藍的海域,大有可為。
在堅果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的章燎原,商業嗅覺靈敏,順勢而為。
6月19日,「三隻松鼠」橫空出世,僅僅半年之後,「雙十一」單日銷售額突破766萬元,2013年1月份單月業績突破2000萬元,一舉躍居堅果行業全網第一。
此後,三隻松鼠一騎絕塵,2017年銷售額近乎70億,成為食品行業最牛逼的黑馬。
在這一串串漂亮數字的背後,三隻松鼠成功的秘訣到底是什麼?
站在電商的風口,定位於「網際網路堅果品牌」
在三隻松鼠出現前,堅果的零售渠道以路邊的炒貨鋪與商超為主。
堅果作為粗加工產品,線下渠道鏈長,供應商、經銷商、代理商、零售商,中間商眾多,層層剝削,50塊的東西,賣到商超100多塊錢也不足為奇,溢價過高,同質化嚴重。
且耗費時間長,從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到售賣,需經歷2-3個月時間,堅果本身就是一種含油率較高的產品,容易在不同的溫度前提下產生氧化,折損率大。
而網際網路可極大縮短廠商和消費者的距離與環節,能以更低的價格、更高的品質服務於受眾。
而且,當時電商還處於流量紅利期,獲客成本低、運營成本低、服務人員效率高,競爭沒那麼激烈。
章燎原趕上電商的末班車,將三隻松鼠定位於「網際網路堅果品牌」。
瞄準80、90後群體,由散裝變革成袋裝
當時,80、90後的消費力變強,其消費需求已經由過去的瓜子延伸到堅果,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購物習慣也逐步從線下轉移至線上。
眾觀四周,線上、線下都沒有出現以堅果為核心的品牌,三隻松鼠發展空間巨大。
章燎原精準把握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從線上發力,並將堅果的售賣方式由散裝變革成袋裝模式。
這一創新之舉,一來,易保存,能減少運輸途中的難題,便於標準化、嚴格化管理;二來,三隻松鼠可在包裝上下功夫,讓消費者形成品牌差異化認知。
品牌人格化,開啟「萌」系營銷
章燎原曾說:「未來,所有的商業都將被網際網路化,所有的品牌都將走向人格化,所有的消費者都將娛樂化。」
三隻松鼠以可愛、萌萌噠的松鼠形象賦予了品牌人格化,以主人和寵物之間的關係,替代了傳統的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
顧客成為了主人,客服成為了寵物,客服可以撒嬌,賣萌, 品牌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親切、真實、體驗感強。
品牌人格化,實現了更加個性化與消費者溝通,全方位無死角拉近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形成強關係,形成特色化的「萌」文化,深入人心。
在發展過程中,章燎原逐步將三隻松鼠打造成超級IP,延展至動漫、書籍、繪畫等多產業,全方位延伸消費場景,並從細節出發,不斷製造驚喜,為顧客帶來超預期體驗。
分析了這麼多,你認為:三隻松鼠能將堅果成功的秘訣過渡至堅果飲料上嗎?
紅海的飲料市場,入局談何容易
章燎原說:堅果行業需要不斷跨界創新,不能僅僅站在堅果行業來看待自身,而要以不同的視角來審視堅果行業,整個行業需要從初加工,走向精深多元化的發展。
據稱,三隻松鼠的新品精心打磨了兩年時間,看來章燎原早已在打堅果飲料的算盤。
也是,飲料行業似乎很「誘人」,數據顯示,中國飲料產量」節節攀升」,2011年突破1億噸,2017年產量達到1.8億噸。
然而,從增長速度來看,近幾年我國飲料行業產量增長速度放緩,從兩位數跌至個位數,至2017年首次出現負增長,為-1.60%。
飲料市場紅海一片,品類層出不窮,不斷湧現的入局者,持續延伸新品類的龍頭企業,都在想方設法分得流量的羹。
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近年來突出重圍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數,廣為人知的新品牌:小茗同學,茶π,僅此而已。
殊不知,這背後統一與農夫山泉在產品的創新、營銷上付出了多大的財力與物力,才贏得消費者青睞,取得這般成績。
此外,由於品類豐富,可選擇性高,用戶佔據主導地位,對於品牌有更高的要求,不僅僅是口味的挑剔,產品的包裝、營銷、個性化、趣味性……都成為了考量品牌的要素。
三隻松鼠進入飲料行業,無疑是要養精蓄銳,準備打一場持久戰。
堅果飲料真有想像中的那麼好?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消費者生活方式發生轉變。
在這種形勢下,頂著「肥宅快樂水」名號的可樂等碳酸飲料,因高糖、高卡路裡越來越受到冷落。
相反,低熱量、不含人工成分、更健康、營養的植物蛋白飲料、功能飲料、果蔬飲料更受消費者歡迎。
三隻松鼠推出的新品似乎順應了這個趨勢,而單就堅果植物蛋白飲料來看,行業內同品類飲品不少。
說長遠一點:六個核桃、露露也同屬這個範疇,說近距離一點,唯怡的「9果原漿」、「唯怡90堅果飲品」。
洽洽的「堅果先生」;
就連涼茶老朋友「和其正」也在最近幾日推出了眼熟的大紅色外包裝「中華唇真核桃乳」,可見植物蛋白飲料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況且口感是消費者購買飲料參考的第一要素,雖然,三隻松鼠的新品還沒上市,口感無法預知,但是我們可以拿競爭對象做一個參考。
在線上官方旗艦店上,「堅果先生」月銷量僅有寥寥 的22筆, 「唯怡9果原漿」、「唯怡90堅果飲品」銷量也基本是在兩位數,從中可見微知著。
即使,三隻松鼠在產品上做了創新,融合了咖啡口味,還做成了風味發酵乳,在口感上更討消費者的芳心。
但是,在競爭林立的飲料市場中,想「捧紅」一款新產品,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來沉澱。
產品需要大範圍、長時段的曝光,消費者需要被「教育」、「感化」,三隻松鼠又是否能熬得過去呢?
此外,三隻松鼠的主打新品第2大腦,瞄準「腦累狀態」,主打「醒腦」,這不禁讓人聯想起六個核桃的廣告語,「經常用腦,喝六個核桃。」
儘管一個主張「醒腦」,另一個主打「補腦」,但對消費者而言,本質上沒有很大的區別,六個核桃在這個領域深耕了十多年,早已將「補腦」植入消費者心智。
作為一個新銳品牌,想撼動六個核桃大佬的地位,恐怕是小巫見大巫。
過度依賴電商
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品牌,單一的線上渠道模式,也為三隻松鼠埋下了諸多隱患。
三隻松鼠招股書顯示,2014-2017年,三隻松鼠通過線上天貓商城實現的線上銷售收入均接近總營收的70%,線上與線下的比例嚴重失衡。
為了減輕對線上渠道的依賴,三隻松鼠近兩年來也開始布局線下渠道。
包括開設「三隻松鼠投食」體驗店、下沉進商場和小賣鋪,甚至成立松鼠影視。
然而,對於一個長時間活躍在線上的品牌來說,對於線下動作的響應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快。
目前三隻松鼠在全國開設「投食店」僅四十餘家,且「投食店」主要功能為線下展示,成交額有限。
而聚焦於零售的社區店,也只是在小範圍設點。
但是,飲料的銷量主要依靠線下便利店、商超等零售終端,線上,面臨飲料單箱運輸成本高毛利低,場景消費時購買便利性不足等劣勢。
所以,就算產品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渠道也是三隻松鼠的一個絆腳石。
章燎原說:「一款好產品不僅要風味好、健康、還要趣味好,這才是人們所需的好產品。」
是的,當今的90後、00後是喜歡有趣、好玩、新潮的事物,他們會為有趣買單,但是,他們會不會持續為有趣買單呢?
說了這麼多,你對三隻松鼠的堅果飲料怎麼看,歡迎來下面留言。
原創不易,請按規則轉載,否則視為侵權!
貧窮的真相 奇葩服裝店 華為暖廣告
最美廣告片 肯德基文案 傑士邦情話
重複的廣告 年度毒雞湯 最扎心廣告
餐飲女強人 華為女高管 酒圈神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