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投資大咖,明星產品群星閃耀,深度解密王牌固收團隊的鍊金術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時報

自2007年工銀瑞信推出第一隻固收+產品工銀強債,14多年來,該產品用6.5%的年化回報,折射出工銀瑞信作為老牌銀行系基金公司,在固收+投資領域沉澱的雄厚實力。

截至2020年10月底,工銀瑞信旗下的固收類基金(除次新基金)成立以來均實現了正回報,滿五年的「固收+」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均在6%以上;近一年公司「固收+」產品一半以上收益超10%;連續11年都有「固收+」產品獲得「金牛獎」的基金公司,斬獲三大報權威獎項31座……

《投資時報》記者 湯巾

在股市震蕩以及理財產品打破剛兌的背景下,攻守兼備的「固收+」策略產品正掀起一陣風潮,深受投資者青睞。而說起固定收益投資,工銀瑞信基金這個名字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之所以能夠在市場上擁有良好口碑,與該公司成立15年來積累的紮實投資能力和優秀產品業績密不可分。

作為固收領域令人矚目的「旗艦」,工銀瑞信旗下公募債基產品數量達55隻,涵蓋純債基金、一級債基、二級債基、指數債基、可轉債基金等多種類型,產品線完善。

由于堅守穩健投資理念,著重於打造「長跑型」基金,工銀瑞信固收陣營群星閃耀,業績長期出色。統計顯示,該公司旗下的固收類基金(除次新基金)成立以來均實現了正回報。尤其是滿五年的「固收+」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均在6%以上;近一年該公司「固收+」產品一半以上收益超10%。截至今年11月13日,工銀添頤、工銀可轉債優選、工銀添福、工銀雙利、工銀月月薪、工銀產業債、工銀四季收益等14隻基金成立以來年化收益逾7%,同時8隻債基成立以來總回報翻倍。

秉持初心,苦練內功,工銀瑞信基金固收團隊以自身的專業化能力,為大量投資者實現了資產保值增值。

固收實力強勁,長跑明星閃耀

投資者在選擇「固收+」產品之前,首先是尋找一家投資能力值得信賴、業績穩健的基金公司。

目前,工銀瑞信已成長為業內少數全牌照公司之一,擁有公募、基本養老、社保基金管理人、年金等多項業務資格,尤其在固收領域具有強勁的實力。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工銀瑞信固收類基金管理規模穩居同業前十。其中債券型基金管理規模逾1511億元,居同類前五,二級債基管理規模達355億元,高居同業公司第二。其中工銀雙利債券是全市場規模最大的二級債基,基金中報顯示,該基金持有人戶數達40.82萬戶,也是持有人最多的二級債基。

不僅規模在行業內穩居前列,工銀瑞信固收投資業績也可圈可點。海通證券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截至今年9月底,工銀瑞信旗下固收類基金規模加權收益率為9.15%,在債券基金規模前15的大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三,近三年以15.68%的收益率位居前五,成立以來年化收益超過6%的固收類基金多達18隻。

另據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13日,近一年,工銀瑞信旗下20隻固收類基金排名同類前1/3,11隻位居同類前1/4,9隻產品漲幅在6%以上,4隻產品位居同類前十。近三年,工銀瑞信旗下15隻固收類基金排名同類前1/3,12隻位居同類前1/4,11隻產品漲幅在15%以上,其中工銀可轉債、工銀雙債增強、工銀雙利A/B、工銀產業債A/B等6隻收益超20%,工銀雙利A/B、工銀產業債A均獲得銀河三年期五星評級。五年期來看,工銀瑞信旗下8隻固收類基金排名同類前1/3,6隻產品漲幅在20%以上,其中工銀瑞信雙利債券(A類)近五年的漲幅為32.56%,工銀瑞信雙利債券(B類)近五年的漲幅為30.1%,均排名同類前1/4。

今年以來,雖然市場上不時有「黑天鵝」出現,但工銀瑞信有效規避風險,繼續保持住業績優勢,旗下收益超6%的債券基金有14隻。其中工銀瑞信可轉債收益為15.04%,工銀瑞信可轉債優選A、C分別收益為12.86%、12.46%,工銀瑞信添頤A、B分別收益為9.69%、9.34%,工銀瑞信雙債增強收益為9.36%,工銀瑞信增強收益A、B分別收益為6.96%、6.59%,工銀瑞信添慧A、C分別收益為8.29%、7.91%,工銀月月薪定期支付A、C分別收益為6.91%、6.59%,工銀瑞信產業債A、B分別收益為6.91%、6.57%。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基於對「長期穩健」投資理念的堅守,工銀瑞信旗下長跑型明星基金不斷湧現。如工銀雙利債券自2010年8月16日成立以來,六次攬獲行業權威的「金牛獎」,同時兩次獲評晨星年度債券型基金、一次提名。截至11月13日,該基金成立以來總回報達113.29%,年化回報達7.67%,過去三年、五年業績穩居同類前1/4,同時獲得銀河證券三年期五星評級。工銀產業債券自2013年3月29日成立以來實現累計收益75.6%,年化回報達7.66%。2017年至今,各自然年度均獲得正收益。近三年、五年累計淨值增長率均位列同類(普通債券型基金二級A類)前1/3。

值得注意的是,工銀瑞信還是極少數具養老金管理全牌照的基金公司,養老金管理規模達4727億元,已連續兩年在基金業排名首位,足見其投資實力、尤其是固收實力廣受認可。

行穩致遠的產品業績離不開優秀「舵手」的保駕護航,工銀瑞信基金固收天團為何多年來在固定投資領域保持顯著優勢?

固收體系完備,王牌團隊加持

工銀瑞信之所以能成為業界標杆?背後管理模式的構建和王牌團隊的助力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投資時報》記者了解到,工銀瑞信固定收益投資目前實行投委會領導下的基金經理負責制,在此管理模式下,任何一個組合最終都有一個投委會成員負責,這意味著,固收投資產品的業績有保障、可持續。

在固定收益投研團隊的建設和優化方面,工銀瑞信的研究團隊,從初期的宏觀、債券,逐步擴展至宏觀研究、策略研究、多資產配置研究、信用評級、信用策略等。該公司投資團隊目前共設有五個固收投資中心及養老投資中心,覆蓋不同的投資風格,同時,涵蓋了公募、年金、社保以及專戶等各類型產品的投資,覆蓋了債券指數業務以及投顧業務。

同時,工銀瑞信建立了完善的信用評級體系和強大的信用評級團隊,通過分散投資、系統控制、歸因分析、定期評估、日常跟蹤等方式全方位控制組合信用風險,同時公司將信用策略與信用評級相結合,防範信用風險的同時發現優質個券,為工銀瑞信旗下債基實現穩健收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工銀瑞信全力提升投研「軟硬」實力。「軟」實力方面,把投資者利益至上的發展觀傳導到每位投研人員,引導形成重合規、重穩健、重長期的投資觀;「硬」實力方面,不斷拓展研究的高度、深度和廣度,完善投研決策機制,加強組合精細管理,豐富投資策略,著力提升主動管理能力、長期價值投資能力、資產定價專業能力,進而形成全周期的穩健投資能力。與此同時,加強投研互動,提升投研一體化水平,也是工銀瑞信投資能力提升的一大法寶。在投研管理機制優化上,加強內部人員梯隊「傳幫帶」,優化考核評價機制,幫助投資經理做出更科學穩健的投資決策。工銀瑞信憑藉逾14年的長期積累,不僅固收類基金規模穩居同業前列,在固收+領域,也形成了豪華陣容,不僅有在業內廣受認可的大咖級人物,如杜海濤、歐陽凱、何秀紅;還有冉冉升起的新秀如旗下,比如張洋等。

固收+投資老司機方面,領軍人物當屬杜海濤,現任工銀瑞信副總經理,是摘得獲金牛獎最多的基金經理之一,獲得也是「金牛獎15周年傑出基金經理」殊榮的獲得者。杜海濤引領的工銀瑞信固收團隊一直在強化高度的風險管理意識,他認為「只要投資就是有風險的,風險管理一定是主動的。」

固定收益投資總監歐陽凱,也是7獲金牛獎的固收+頂流明星基金經理,其管理的工銀雙利曾2次獲評晨星年度債券型基金,該基金自成立以來的業績已翻倍,成為業內為數不多的「翻倍」固收+基金,目前規模已超165億。

固定收益部副總監何秀紅亦是業內載譽頗豐的二級債基投資大咖,擁有13年證券從業經驗,9年投資管理經驗,債基管理能力突出,通過對宏觀經濟基本面判斷,形成對大類資產的看法,在此基礎上,積極尋找具有較強安全邊際的資產。2018、2019年她連續兩年獲得「中國基金業英華獎-五年期二級債投資最佳基金經理」,其管理的工銀產業債曾獲晨星年度債券型基金提名獎。其穩健的投資風格,受到很多渠道客戶的認可,近日,由何秀紅管理的「固收+」新產品工銀雙盈債券基金正在發售中。

再如工銀新得益基金經理張洋,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電子工程專業博士,研究領域為統計信號處理)及沃頓商學院(統計學碩士)。他具有豐富的「固收+」策略運作經驗,注重基本面研究和量化策略相結合,擅長大類資產配置和可轉債投資。在控制回撤的基礎上追求持續的絕對收益;在市場有機會時獲取更多的超額收益,在市場沒有機會時則守住回撤。

正是憑藉固收投資上紮實的投研能力,工銀瑞信多項榮譽加身,成為基金業各類獎項名單上的常客。自成立以來,工銀瑞信旗下「固收+」產品共斬獲31項三大報權威獎項,同時成為國內唯一一家連續11年(2009年-2019年)都有固定收益類基金獲得「金牛基金獎」的基金公司,公司還被評為中國基金業英華獎公募基金20年「最佳固定收益基金管理人」。

相關焦點

  • 這類基金火了,光大保德信王牌"固收+"戰隊為你護航!
    這類基金火了,光大保德信王牌"固收+"戰隊為你護航!精英薈萃的王牌"固收+"戰隊早在2017年時,光大保德信便開始前瞻布局"固收+"領域,如今已經為投資者組建起一支給力的"固收+"投研隊伍。整體來看,這支團隊在基金經理、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債券研究員等各個崗位上,均配置了從業多年的骨幹精英,綜合實力出色。團隊人才濟濟,那在實際投資管理中,成員之間又是如何通力合作的?
  • 興業基金「聚」系列:解密固收+產品淨值屢創新高的奧義
    來源:金融界網站今年以來除了權益市場一片火熱,爆款頻現,「固收+」策略產品也迎來發行熱潮,成為各大公募基金公司爭相布局和競爭的重要戰場。深耕固定收益投資多年,致力於打造「固收有興,投資放心」固收+子品牌的興業基金近日發布公告,12月14日起將發售興業聚申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代碼:A類:010781,C類:010782),這是該公司繼興業聚華混合、興業穩健雙利一年持有期債券之後,全年發行的第三隻「固收+」產品,也是「聚」系列首隻一年持有期產品。
  • FOF賦能"固收+" 這場"固收+"plus直播吸引數萬人圍觀
    該基金將採用"固收+"策略,同時依託嘉實基金實力雄厚的資產配置團隊以及王牌FOF舵手鄭科等多重優勢,為投資者打造不一樣的"固收+",為穩健投資提供新選擇。日前,嘉實基金攜手民生銀行嘉賓為網友帶來一場燃爆全網的FOF"固收+"plus豐收之夜,邀請嘉實基金資產配置投資部執行總監鄭科、資產配置團隊投資總監王漢博、嘉實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方晗三大投資大咖跟投資者互動交流,這場直播也吸引了近5萬人圍觀。
  • 東方紅新發「固收+」產品獲市場認可 固收類基金長期業績領先
    該基金採用雙基金經理制度,由兩名實力老將胡偉、高德勇共同管理,充分體現了東方紅固收團隊專業化、系統化的團隊能力,充分發揮基金經理各自擅長的優勢,形成互補。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從中長期業績來看,東方紅資產管理旗下固收類產品實現了長期可持續的業績增長,展現出強大的專業投研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這也是投資者對東方紅固收類基金認可的重要原因。
  • 「固收+」成理財承接利器,鵬華招華成穩健投資好去處
    ,資金溢出效應明顯,「固收+」產品則憑藉低波動、穩健收益的優勢成為承接利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習慣在資產配置籃子中加入「固收+」產品。談及「固收+」產品理念,鵬華基金固定收益總部專戶債券投資部總經理、14年投資名將張佳表示,「固收+」的本質是為了熨平投資波動,一旦面臨經濟周期波動,單一資產淨值可能會面臨較大波動考驗,而「固收+」產品採取資產配置策略,通過發揮股債蹺蹺板效應等,有望較好地熨平投資波動,給客戶較佳的持有體驗。
  • 12載華夏基金厚積薄發固收投資實力位居行業TOP3
    來源:證券日報今年「固收+」異軍突起。面對市場利率下行、打破剛兌、市場震蕩等投資挑戰,具備進可攻退可守特性的「固收+」產品成為理財圈的「流量擔當」。與此同時,一些在「固收+」投資領域深耕多年的基金公司也展現出不俗實力。
  • 東方紅新發「固收+」產品獲認可
    2020年權益類基金憑藉高光的業績表現,成為眾多投資者投資首選。但是,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以來,對於穩健型投資者而言,長期表現穩健的固收類產品則是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壓艙石」。目前,東方紅資產管理正在發行「固收+」策略基金——東方紅錦豐優選兩年定開混合基金獲得了較高的市場認可。
  • 明星產品有煩惱 "固收+"基金打新策略面臨雙重衝擊
    (原標題:明星產品也有煩惱,「固收+」基金打新策略面臨雙重衝擊)
  • 「固收+」爆紅!穿越牛熊八成產品賺錢,關於固收私募你知道多少
    具體來看,三度星和、北京泰觀恆、聯創永泉資產、創兆投資、優美利投資旗下產品分別斬獲了2015-2019年度的策略冠軍。穿越牛熊交替,固收私募表現不俗相比於股票私募而言,固收私募的數量相對要少很多,但從具體收益來看,在穿越市場牛熊之下,有不少固收私募都斬獲了較高收益。
  • 各類公司的固收、類固收理財產品還能買嗎
    保本增值型資金是指國債、其他高等級債券、養老金等固收或者類固收類產品,很多人也把信託歸到這一類別裡面了。而30%的高收益型資金是指股票、基金等產品。所以很多朋友絞盡腦汁的在想這40%的固收類產品到底買什麼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弄明白固收、類固收到底包括哪些類型的產品?
  • 年內「固收+」產品業績異軍突起 業內認為明年將大概率「站上風口」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王寧今年「固收+」產品業績異軍突起,成為全年理財圈的流量擔當。截至目前,包括華夏鼎清債券在內的6隻新發「固收+」基金首募規模破百億元,年內整體新發募集規模已超300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收益率下行,固收+產品穩健增長、回撤小的特點滿足了要求穩健收益、風險厭惡型投資者的需求,大概率將繼續站在明年的風口。
  • 明星產品也有煩惱,「固收+」基金打新策略面臨雙重衝擊
    銜枚疾進下,風頭正勁的「固收+」產品也面臨「煩惱」。今年來,「固收+」產品實現了規模、數量的大幅雙升,首發規模更是向4000億元大關邁進。「爆款」背後,打新功不可沒。「固收+」的得力幫手今年來,「固收+」再次成為市場的明星。Wind統計顯示,12月以來,新發的「固收+」基金超過10隻,佔全部新發基金數量的1/3。
  • 鵬華「固收+」新年力作,鵬華安悅1月25日重磅首發
    Wind統計,全年共成立345隻產品;2021年開局「固收+」熱度持續,本月至少有18隻「固收+」新品上架。的確,伴隨資管新規打破剛兌,銀行理財預期收益不斷下降,對於追求長期穩健收益的投資者來說,「固收+」或是較為理想的投資標的。為了滿足投資者的配置需求,鵬華固收「黃金戰隊」在成熟的固收策略基礎上,持續深耕「固收+」賽道,積累了豐富的運作經驗。據了解,由該團隊誠意出品的開年力作——鵬華安悅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A類011071 ,C類011072)將於1月25日起正式發售,值得投資者關注。
  • 固收+,在都是聰明人的市場,如何創造佳績
    所以,當黃華轉型在公募基金擔任基金經理,擔任固收 + 團隊管理人的時候,就格外強調 「紀律」。這種 「紀律性」,第一體現在考核上。中歐基金對基金經理,三年一小考,五年一大考,本身就不強調短線。黃華對於固收 + 產品線下的產品,更追求 「細水長流」。「我一直跟他們 (旗下基金經理) 說要有耐心。
  • 上海銀行吳菊:低利率、淨值化促成「固收+」產品供需兩旺
    來源:中國經營報本報記者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北京報導近年來在「資管新規」落地的背景下,以固收打底、權益添彩的「固收+」產品備受追捧,包括銀行、公募基金在內的金融機構加大「固收+」產品的發行力度。「概括來講,低利率、淨值化是『固收+』產品供需兩旺的主要原因。」7月15日,在《中國經營報》觸角學院「財富公開課」上,上海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助理吳菊分析。談到如何篩選「固收+」產品,吳菊認為,可從產品的投資範圍、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和歷史業績、產品費率三個維度來選擇。
  • 「固收+」淨值型產品表現如何?
    不過,「固收+」淨值型產品在到期收益兌付方面,為投資者獲取超額收益的概率要大於其他固收類產品;同時,在產品波動率方面,也比純固收類產品控制的更好。 一、前調:「固收+」迎風而來 近年來,在資管行業轉型以及市場利率走低的環境下,各類創新資管產品迭出,這其中「固收+」產品尤為引人關注。
  • 能人輩出盛產明星基金經理 富國基金權益團隊有「富礦」
    在日前揭曉的由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主辦的「2020中國金鼎獎」評選中,富國基金憑藉卓越的投研實力、優秀的產品創新、良好的業績表現脫穎而出,一舉斬獲「最具創新力基金公司獎(專戶一對多)」「固收+最具創新力基金公司」「最佳專戶特色產品獎」多個大獎,朱少醒還獲得了權益投資人氣獎中的「十大明星基金經理」獎項,從公司到產品再到基金經理都得到了高度肯定和認可,成為本屆金鼎獎評選的大贏家之一。
  • 這款「固收+」了解一下|特約發布
    該基金將採用類「固收+」策略,同時依託實力雄厚的資產配置團隊以及王牌FOF舵手鄭科,旨在為穩健投資提供新的選擇。這隻基金有5大特點,讓它與其它固收+有很大的區別。當然,風險和收益總是對等的,基金也不是包賺不賠的。所以還請投資人朋友往下閱讀,了解好這一基金產品的策略和底層資產。
  • 東方紅資產管理胡偉: 固收投資如何追求風險可控下的穩健回報?
    轉債既有債券屬性,也有權益屬性,在權益市場比較悲觀的時候,債底起了很好的保護,期權價值也低,在機會成本不高的情形下,這時轉債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東方紅固收產品在2018年4季度權益市場底部,就開始重倉買入了轉債資產,對2019年「固收+」產品的淨值帶來了較大貢獻。胡偉看重產品風險收益特徵和用戶的匹配,並非每一個產品都是收益率越高越好,組合一定要符合客戶的風險偏好。
  • 「固收+」正興起,未來或替代理財產品
    「理財已死,『固收+』當立」、「XX銀行定製的『固收+』產品發行規模破百億」……,市場上關於「固收+」的聲音越來越多, 「固收+」產品數量和規模均出現爆發式增長。在債市可能進入低利率時期的背景下,如何增加投資組合的彈性以獲取更高回報就成為了重要問題。A股正是一個年化回報不低的資產類別,很適合用於增厚「固收+」組合的平均預期回報,而A股波動較大的特徵,一方面是「固收+」業績彈性的重要來源,另一方面由於「固收+」債券底倉的存在,也可以通過階段性的股債蹺蹺板效應被中和,從而構造出風險收益特徵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