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肺結節,一定是肺癌嗎?這5種是惡性信號

2020-12-10 騰訊網

如果看到自己的檢查報告單上,出現「肺結節」這3個字,你會是什麼感受?

小脈一定是覺得天要塌了,然後自動腦補一出「生死離別」的慘劇。

肺結節一定就是癌嗎?

惡性肺結節有哪些特點?

什麼情況下要手術切除呢?

不急不急,小脈這就為大家一一詳細解答。

篩查出的肺結節,惡性僅佔5%

肺結節,是指肺內直徑≤3釐米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灶,可以是單發、也可以肺內多發。

提示:如果直徑>3釐米,就要稱為肺內腫塊、而不是肺結節了。

對於肺結節,大家是否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現在查出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了?

其實,不一定是肺結節的發病率升高了,而是檢出率大大提升了。

首先,衣食無憂之後,現在大家對健康的關注度顯著提高了,主動體檢(就醫)的意識增強了;

其次,目前多採取低劑量螺旋CT的篩查方式,這與之前的X線檢查相比,1釐米以下結節的檢出率大大提升。

不過,多年的篩查數據表明,雖然大約75%的人群在第一次做CT時就會查出肺結節,但其中屬於惡性的大概也就5%左右。

所以,真的無需「提結節而色變」,大部分肺結節還是良性的。

結節具有這5個特徵,惡性可能性高

那麼,5%的惡性肺結節,都有哪些特點呢?

1.大小

直徑越大,其為惡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目前認為,如果直徑≥15毫米,那麼就屬於肺癌高危結節。

2.性質

根據肺癌結節的密度,還可以分為: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和磨玻璃樣結節。

這樣來做個比喻:

實性結節:相當於蛋黃;

部分實性結節:相當於蛋清 + 蛋黃,完整的荷包蛋;

磨玻璃樣結節:相當於蛋清。

惡性概率排名:部分實性結節 > 磨玻璃樣結節 > 實性結節。

其中,部分實性結節內,實性成分愈多,其惡性可能性則越高。

3.位置

位於肺上葉的結節,惡性風險較高,尤其是右肺上葉,查出惡性肺結節的可能性較高。

4.生長速度

大多數惡性結節的生長速度較快,如果結節在短期內大小、形狀發生了明顯變化,要高度警惕。

5.毛刺徵

肺結節的邊緣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毛毛糙糙的,也就是有毛刺徵。

典型的毛刺徵,也稱放射冠,就像陽光一樣,從結節的邊緣向外放射、延伸。

出現毛刺徵,高度提示該肺結節惡性程度較高。

那麼除了肺結節本身的這些特點以外,年齡、吸菸史、家族史等,也會影響肺結節的良惡性。

1.年齡

年齡越大,肺結節惡性風險越高。

35歲以下,沒有其他危險因素存在的情況下,查出的肺結節,是良性的可能性較高;

但如果40歲以後,惡性的可能性就逐年升高了。

年齡<40歲,惡性率<3% ,年齡>60歲,惡性率為50%。

2.吸菸史

吸菸,會使肺癌發生風險升高4倍,而且時間越久、風險越高。

查出肺結節,一定要手術切嗎?

既然肺結節有惡性風險,為何不一發現就早點切除,以絕後患呢?就像對於一些不好的色素痣,我們都是早點切了、早安心。

大家要知道,切一個色素痣的難度和對身體的損害,與切肺內一個結節相比,要簡單多了。

雖然現在多採用微創切除治療,但是手術相關併發症還是很多的,而且具有一定危險性。

所以,如果體檢發現肺結節,最重要的一件事,並不是立刻手術,而是:

密切隨訪。

隨訪過程中,如果發現這個結節不安分了、開始有惡性傾向了,再切也不遲。

1.實性結節

(1)直徑<5毫米:

每年複查一次CT檢查。

(2)5毫米≤直徑<15毫米,且無惡性徵象(如毛刺徵):

3個月後複查CT,如沒有變化,則每年複查一次;

如果發現增大,則需多學科會診後,決定是否行活檢穿刺、手術切除治療。

(3)直徑≥15 mm、或5毫米≤直徑<15毫米但表現出惡性徵象:

對於高度懷疑為惡性者,建議進一步活檢穿刺、手術切除;

對於肺癌可能性不高的,建議抗炎治療5-7天,休息1個月後再複查CT:

√ 如果完全吸收,建議每年複查一次CT;

√ 如果部分吸收或未吸收,建議3個月後複查CT:

· 如果縮小或完全吸收,建議每年複查一次CT;

· 如果沒有變化、甚至增大,建議多學科會診後,決定是否行活檢穿刺、手術切除治療。

2.部分實性結節

(1)直徑≤8毫米的部分實性結節,建議3個月、6個月、12個月和24個月持續CT複查:

如果生長速度變快,建議進一步活檢穿刺、手術切除治療。

如果沒有變化或縮小,建議持續隨訪,時間不小於3年。

(2)直徑>8毫米的部分實性結節,建議3個月後複查CT:

如果沒有變化,考慮惡性可能,建議進一步活檢穿刺、手術切除治療。

如果結節縮小,建議6個月、12個月和24個月持續CT複查,無變化者建議長期年度CT複查,隨訪時間不小於3年。

3.磨玻璃樣結節

(1)直徑<5毫米,建議每年複查一次CT:

如果生長速度變快,建議進一步活檢穿刺、手術切除治療。

如果沒有變化或縮小,建議持續隨訪,時間不小於3年。

(2)直徑≥5毫米,建議6個月、12個月和24個月持續CT複查:

如果生長速度變快,建議進一步活檢穿刺、手術切除治療。

如果沒有變化或縮小,建議持續隨訪,時間不小於3年。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多數人就診時已是中晚期,所以其5年生存率僅有16%左右。

但是自從推廣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肺結節以後,很多肺癌在早期、甚至極早期就能發現,及時治療後其5年生存率已提升至70%-95%。

可見,肺結節篩查的重要性!

雖然查出來95%的結節都是良性的,但如果可以及時發現那惡性的5%,也是功德無量、救人無數了。

參考文獻:

1.周清華,範亞光,王穎等.中國肺部結節分類、診斷與治療指南(2016年版)[J].中國肺癌雜誌,2016,19(12):793-798.

2.孔維嘉,安甜,呂博等.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及肺結節的研究現狀[J].實用腫瘤學雜誌,2018,32(1):68-72.

3.張文玉,黃勇,申洪明等.肺癌患者肺內小結節良惡性的CT診斷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誌,2011,30(11):1604-1608.

相關焦點

  • 體檢查出肺結節怎麼辦?如果有2個特徵,很可能是肺癌,別拖了
    這些結節呈現不同的特點,涵蓋不同的疾病譜,也意味著離肺癌可遠可近,因而分外讓人緊張無措。肺部的小結節是肺癌嗎?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肺癌嗎?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胸外科張蘭軍教授表示,並非所有的結節都預示著與肺癌相關,它也可能僅僅只是良性病變,需要專業的腫瘤醫生根據結節大小、形態、密度等特徵進行判斷,不用過於緊張。
  • 肺結節是怎麼長出來的?醫生用CT片詳解,有2種可能是肺癌
    但肺結節很常見,良性遠遠多於惡性,不能因為體檢CT查出肺結節就整體擔驚受怕,這違背了我們的初衷。 肺癌早期,表現為小結節 惡性肺結節是最需要重視的,早期手術可以治癒。
  • 7毫米的肺結節,5年後變肺癌!如何對待肺結節才不會後悔?
    後來經過了解才知道,林冰的肺結節5年前就已經有了,當時只有7mm,當時醫生讓定期複查,但林冰不在意,時隔5年,卻沒想到肺結節已經發展成肺癌。 肺部「小結節」 惡性僅佔5% 發現肺結節的人會擔心可能自己得了肺癌。這雖然值得警惕,但也不用一開始就恐慌,肺結節惡性的只有約5%。如果你拿著自己的CT結果去問醫生,醫生一般都會告訴不用太擔心,初次肺部CT檢查發現的肺部小結節中,80~90%都是良性病變。
  • 檢測肺結節大小 AI可以在早期診斷肺癌
    肺結節和肺腫塊都有良性、惡性之分。肺結節的性質可分為兩大類:良性肺結節和惡性肺結節。肺小結節:直徑小於1.5cm的可以稱為肺小結節;惡性結節:2cm以上的結節一半的比例是惡性的;良性結節:1cm以下的小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的。一般來講,孤立性肺結節惡性腫瘤的概率約20%-40%,惡性概率隨年齡增高而明顯增高。
  • 如何判斷肺結節的良惡性?關於肺癌的預防治療,聽聽專家怎麼說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惡性腫瘤之首。有數據表明,我國每年新發肺癌病例為70萬左右,因肺癌死亡人數約為30-60萬人,在過去三十年,我國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
  • 42歲女士查出肺結節寢食難安,中藥治療5個月,結節消失不見了
    42歲女士查出肺結節寢食難安,中藥治療5個月,結節消失不見了近年來,查出患有肺部結節的人越來越多,針對這項檢查結果,患者的心態各不相同,有的患者憂心忡忡,擔心癌變,想立馬切除掉;有的患者欣然接受,定期複查;有的患者則不以為然,任其自由發展。面對肺部結節,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1、發現肺結節先去找專科醫生諮詢。
  • 體檢查出肺結節,大媽心慌交待「後事」 結節≠癌!九成肺結節與癌無關
    武漢晚報訊(記者祁燕 通訊員簡傑)「你聽說了嗎,那個誰誰才退休就查出肺結節,很快發展成癌,做了大手術!」在後湖周婆婆的廣場舞圈子裡,經常會聽見這樣的談論,她萬萬沒想到如今這事竟落到自己頭上。 患糖尿病多年,女兒孝順,每年都會帶周婆婆去醫院做個全身體檢,看看指標情況。
  • 查出肺結節不用慌,日常護理是關鍵,嘗試做好3點,或能消散結節
    導語:隨著CT影像技術的普及和發展,肺結節的檢查,變得更加簡單和容易,很多人體檢中,被檢查出了肺結節。當然,有的人的肺結節是良性的,不怎麼要緊,有的人的肺結節卻是惡性的,惡性的肺結節如果轉化為早期肺癌,就很嚴重了。當然,如果不加以治療,良性的肺結節也可能惡化為惡性肺結節的,最後導致肺癌。一、肺結節是一個影像學專業術語,肺結節 ≠ 早期肺癌?
  • 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 西門子Force 開源CT給你診斷
    近日,60歲的趙女士在常規體檢中查出右肺上葉一磨玻璃結節影,很是焦慮和恐懼,「這個肺結節到底是良性還是惡性?」什麼是肺癌高危結節?肺癌高危結節是可能為肺癌或可能轉變為肺癌風險較高的肺結節。通過研究發現,肺癌高危結節與下列因素相關:長期吸菸史、肺癌家族史、45歲以上人群、長期接觸石棉的工人、長期生活在空氣汙染環境下的人等等。
  • 從1毫米的肺結節,長成13毫米的肺癌,需要幾年?
    最近好幾位讀者留言,諮詢實性肺結節的複查間隔問題,很多人查出肺結節,不知道該半年還是一年複查。 豪大夫今天分享一個肺結節緩慢長成肺癌的病例,談談實性小結節的隨訪問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純磨玻璃肺結節、實性肺結節和混合性肺結節,哪個是肺癌?
    大家拿到肺CT報告單,發現了肺結節,一般報告上都會對肺結節進行描述分析,會把肺結節分為純磨玻璃肺結節、實性肺結節和混合性肺結節,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大家更關心的是這三種結節哪個肺癌的可能性大?什麼是肺結節?
  • 肺結節焦慮: 真的有必要這麼緊張嗎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陳恩國說,最近幾年,因為肺結節來就診的患者較前明顯增加,幾乎佔到門診就診病人的一半以上,「肺部小結節患者中,有一小部分後來被證實是肺癌,這難免讓人感到恐慌,以至於有些人一旦發現肺裡有肺結節,就覺得自己要生肺癌了。」
  • 發現了肺結節,我們怎麼來確診它是不是肺癌?
    有相關數據顯示,肺結節患者年齡越大,惡性風險就越高。年齡<35歲,沒有其他危險因素時,結節為良性的可能性較大;年齡>50歲,結節為惡性的可能性較大;患者年齡每增加10歲,肺癌的發生率穩步上升。(2) 職業: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患肺癌的危險性就越高(3) 吸菸:吸菸是評估肺結節良惡性的另一危險因素。
  • 專家話健康|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西門子Force 開源CT給你綜合診斷
    近日,60的趙阿姨在常規體檢中查出右肺上葉一磨玻璃結節影,很是焦慮和恐懼,「這個肺結節到底是良性還是惡性?」3.什麼是肺癌高危結節?肺癌高危結節是可能為肺癌或可能轉變為肺癌風險較高的肺結節。通過研究發現,肺癌高危結節與下列因素相關:長期吸菸史、肺癌家族史、45歲以上人群、長期接觸石棉的工人、長期生活在空氣汙染環境下的人等等。
  • 【杏林之聲】肺結節=肺癌?真相是……
    【杏林之聲】肺結節=肺癌? 小編說: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視以及影像學的快速發展,胸部CT已逐漸取代胸部X線成為醫院體檢中心常規檢查項目,由此使得肺結節的檢出率逐漸升高
  • 可能是肺癌嗎?別慌,醫生教你簡單判斷
    小王邊說邊把檢查單遞給醫生看,焦急地跟醫生說:聽說磨玻璃結節是肺癌,我這是不是呀?我是不是快死了?  醫生一看,肺結節,太過常見了,至於小王說的磨玻璃結節,也並非一定肺癌。 25歲的小王,一大早就拿著自己的CT報告,走到醫院跟前,說:醫生,我可能出大事了。醫生很納悶,問:哪裡不舒服?
  • 查出肺結節,65歲杭州老闆慌了,每個月跑去做CT
    點 擊 邵 逸 夫 醫 院 星 標 我 們 近年來,由於胸部CT的廣泛普及,體檢查出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一小部分後來被證實是肺癌,這難免讓人感到恐慌,以至於有些人一發現肺裡有肺結節,就覺得自己要生肺癌了。
  • 查出肺結節應該怎麼辦?結節若是這4個樣子,警惕肺癌
    在檢查身體時發現有肺結節,應該了解肺結節的所處位置,大小以及性質,結合下一步的檢查可以大致了解肺結節的相關信息,如果是有惡化趨勢的腫瘤形成,應該馬上採取治療措施。如果是體積小,沒有風險的小結節,可以通過定期檢查來觀察其發展情況,先保守治療即可。哪些情況需要警惕肺癌?
  • 「肺結節」是肺癌前兆嗎?要不要切?這個視頻太形象了!
    檢查出肺結節,患者起初一般比較慌張。「是惡性的嗎?」「還有治癒的機會嗎?」「要手術切掉嗎?」今天,我們通過趣味視頻的形式,帶大家解開肺結節的神秘面紗!肺結節如此普遍,它到底是個啥?肺結節是肺部CT顯示≤3cm的類圓形或者不規則病灶。
  • 「肺結節」是肺癌前兆嗎?要不要切?這個視頻太形象了!
    檢查出肺結節,患者起初一般比較慌張。「是惡性的嗎?」「還有治癒的機會嗎?」「要手術切掉嗎?」 今天,我們通過趣味視頻的形式,帶大家解開肺結節的神秘面紗! 肺結節如此普遍,它到底是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