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利潤雙雙下滑 科沃斯又被石頭科技緊追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者網

《投資者網》吳微

近日,主要研發、生產、銷售掃地機器人以及其他小家電的科沃斯(603486.SH)公布了年報與2020年一季度報。2019年,科沃斯全年實現營收53.12億元,同比減少6.70%;實現淨利潤1.21億元,同比減少75.12%。2020年一季度,科沃斯實現營收9.63億元,同比下降22.84%;實現淨利潤4029萬元,同比下降42.56%。

科沃斯在2019年業績預減公告中稱,主動戰略調整,布局高端市場,逐步停止服務機器人 OEM/ODM業務是造成公司2019年業績波動的主要原因。不過從科沃斯2017年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科沃斯前十大客戶中有6家是代工客戶,其第一大、第二大客戶優羅普洛、創科實業均為代工客戶。

減少OEM/ODM業務,公司利潤斷崖式下滑,科沃斯是主動調整還是自廢武功就要交給時間來解答了。而以石頭科技(688169.SH)為代表的掃地機器人後輩們的崛起,也讓科沃斯的未來充滿挑戰。

主動調整or客戶流失?

2019年是公司戰略調整的一年,在以長期價值為導向下,公司於2019年初主動進行了一系列戰略調整,包括策略性退出原有服務機器人ODM業務,退出國內低端掃地機器人市場,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下一代掃地機器人技術落地以及推出智能生活電器品牌「添可」等。科沃斯在2019年年報中針對公司ODM業務大幅下滑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與2018年同期相比,科沃斯的ODM業務同比減少了3.61億元,下降幅度高達89.1%。受此影響,科沃斯的淨利潤自2019年一季度開始就連續多個報告期下滑。到2019年末,科沃斯實現淨利潤1.21億元,同比減少了75.12%。

在科沃斯主動退出ODM業務後,公司的淨利潤出現斷崖式下滑,其淨資產收益率也跌至歷史低位。從短期結果來看,科沃斯的戰略調整更像是在自廢武功。

資料顯示,科沃斯的OEM/ODM業務主要是為國外知名吸塵器品牌代工,其客戶有優羅普洛、創科實業等公司。2017年科沃斯招股書信息顯示,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科沃斯對優羅普洛和創科實業的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34.03%、31.14%和 26.84%,為其線下銷售渠道的最主要客戶。

2018年7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Robert Lighthizer)公布的新一批加稅名單中,科沃斯代工的吸塵器等相關產品也在其中。科沃斯主動退出OEM/ODM業務,美國商務部加稅名單中出現其代工的產品,這二者之間不免存在巧合。

針對其OEM/ODM業務,科沃斯方面表示:公司策略性退出服務機器人ODM業務主要是為了能夠集中資源在全球市場發展自有品牌,與2019年的外貿環境變化沒有關係。公司未來是否會繼續進入ODM業務將視公司整體戰略和業務規劃而定。

聚焦國內「石頭」緊追

在科沃斯聚焦的國內家用服務機器人市場,最近幾年來競爭也日益加劇,科沃斯直接的競爭對手石頭科技在招股書中就披露了多家競爭對手。到2019年上半年,國內前五大家用服務機器人品牌分別為科沃斯、小米、石頭、海爾和iRobot,他們的市場佔有率分別佔比為43.4%、13.3%、12.7%、5.0%、4.8%,合計市場佔有率為79.2%。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與石頭科技是高度關聯方,他們合計的市場佔有率達26%,已在緊追科沃斯。

在收入方面,到2019年石頭科技實現營收42.05億元,與科沃斯的53.12億元相差僅有20%。此外,為了應對來自後輩的追趕,科沃斯加大了銷售費用與研發費用的投入,使得公司的費用率急增。2019年科沃斯的銷售費用為12.32億元,同比增加了14.93%,而其銷售費用率由2018年的18.83%增加到2019年的23.19%,增加了4個百分點;無獨有偶,科沃斯的研發費用率也增加了近1個百分點。

費用率的大幅上漲,使得科沃斯的淨利潤率在2019年大幅下滑,其淨利潤率由2018年的8.52%跌至2019年的2.28%,其淨資產收益也跌至歷史低位。反觀科沃斯的競爭對手石頭科技,得益於小米的生態鏈,其收入快速增長,淨利潤率也呈上升趨勢,在2019年石頭科技實現淨利潤7.83億元。

對比科沃斯與石頭科技2019年的成績單,雖然科沃斯在市場規模上仍高於石頭科技,但在多項盈利指標上,石頭科技已趕超了科沃斯。

解禁後股東大額減持

2019年科沃斯的利潤下滑,公司的第四大股東卻公告減持。2019年5月28日,科沃斯第一批首發股份解禁後不久,科沃斯的第四大股東泰怡凱就開始公告減持。到2019年4月,泰怡凱共計減持了科沃斯4.02%的股份,減持金額達4.90億元。

資料顯示,科沃斯的第四大股東泰怡凱電器是香港註冊的境外公司,而科沃斯前身即叫泰怡凱電器。2016年6月29日,科沃斯拆除紅籌架構後,境外股東泰怡凱電器被保留了下來。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泰怡凱電器最終的控制人為IDG資本。此外,科沃斯股東中除了泰怡凱這個機構投資者外,還有多個員工持股平臺。

值得一說的是,2018年發審委在審核科沃斯首發時也針對科沃斯的股權結構進行了提問。問題主要包含科沃斯實控人的認定、員工持股平臺關聯關係的合理性以及員工持股平臺是否存在代持或利益關聯的情況。

眼下,科沃斯的收入、利潤雙雙下滑,又面臨被石頭科技緊追的局面,若想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想必還有很多的事要做。(思維財經出品)■

相關焦點

  • 科沃斯2019年業績:利潤大幅度下滑
    早在2018年,掃地機器人代表性品牌科沃斯曾經接著上市的東風,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成績單:2018年在全球市場共銷售414萬臺家用服務機器人,實現銷售收入38.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69%,然而到了2019年,科沃斯的業績卻出現了變化,利潤下滑幅度明顯。
  • 科沃斯VS石頭科技 究竟誰能制勝?
    石頭科技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29.79億,同比下滑1.66%;歸屬上市股東的淨利潤8.99億,同比增長54.49%。作為目前國內掃地機器人領域代表企業,科沃斯與石頭科技在今年前三季度的整體表現較為出色。在營收方面,科沃斯的業績明顯領先於石頭科技,並實現了同比增長,但在淨利潤方面,石頭科技遠超科沃斯。
  • 當石頭科技遇到科沃斯:一場廝殺背後的冷思考
    另一邊,剛登陸科創板的石頭科技近期發布業績快報,2019年全年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7.83億元。如果僅看業績「表面」數據,石頭科技7個多億的利潤,而科沃斯僅2個億不到利潤,不少投資者會疑惑是否掃地機器人行業龍頭易主?但仔細深究財報數據,發現科沃斯淨利潤下滑背後是企業自發的戰略調整。數據顯示,去年對科沃斯營收和利潤,影響最大的有以下幾塊。
  • 小熊、石頭科技、科沃斯迎來黃金期
    其中,小熊電器、石頭科技、科沃斯等多家小家電企業第三季度均實現了營收、淨利潤雙增長。 另據蘇寧易購雙十一悟空榜顯示,截至11月7日12時,小熊電器位於空氣改良小電器品牌銷量榜第三;吸塵電器品牌銷售額榜單中,科沃斯、石頭分列第三、第七。
  • 掃地機追趕茅臺 科沃斯、石頭科技講了什麼故事?
    原標題:掃地機追趕茅臺,科沃斯、石頭科技講了什麼故事?   各自成長的煩惱   2020年,石頭科技推出T7系列,科沃斯推出T8系列,均是通過AI視覺技術實現自主避障的新一代掃地機器人,售價均為3000元左右。   不僅在高端品類上的競爭幾乎不分伯仲。7月以來,石頭科技與科沃斯的股價累計漲幅驚人相似,分別為79.31%、79.87%。
  • 掃地機追趕茅臺,科沃斯、石頭科技講了什麼故事?
    10月15日,尚未披露三季度業績預告的科沃斯(603486.SH)、石頭科技(688169.SH)股價均在盤中創出歷史新高。截至收盤,科沃斯漲停,報54.34元;石頭科技午盤後略顯低迷,報收672.86元,跌幅0.27%。
  • 德興匯平臺:科沃斯PK石頭科技
    科沃斯(67.510, 0.31, 0.46%)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沃斯,603486.SH)在效勞機器人範疇的批發額已被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石頭科技(921.360, 17.85, 1.98%),688169.SH)超越,且公司產銷一體的運作形式帶來了居高不下的費用率,進而限制了公司利潤的增長空間,這似乎預示著當前超100倍市盈率的股價充溢著泡沫。
  • 掃地機器人這條賽道,我為什麼放棄科沃斯,選擇石頭科技?
    掃地機器人是條好賽道,與該行業目前龍頭科沃斯相比,石頭科技並不遜色。如果把掃地機器人市場的競爭比作一場馬拉松比賽,科沃斯與石頭科技是這場比賽的兩位選手,貝殼投研認為石頭科技勝出的概率更大!之所以這麼說,是有數據證明的,並非空穴來風。
  • 科沃斯緊追戴森 萊克表現低迷 吸塵器行業誰主沉浮?
    釘科技注意到,無論是銷量還是銷售額,在吸塵器市場戴森一直是行業第一,其與身後的品牌拉開了較大的距離。釘科技注意到,根據奧維雲網線下市場數據,截至7月12日,戴森市場份額達到31.3%,同比增長6.51%。第二名的科沃斯,市場份額為12.95%,同比下滑3.54%;第三名為蘇泊爾,市場份額為10.57%,同比下滑0.14%。
  • 與其正向投資石頭世紀科技 不如逆向投資科沃斯
    由於代工部分佔的份額較高,所以在淨利率/毛利率的比對上,石頭科技的產品低於科沃斯:2016-2018年間,石頭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19.21%、21.64%、28.79%,而科沃斯同期則分別達到33.88%、36.85%、36.97%。為什麼一開始要提到兩者毛利率的差別,因為這是構成科沃斯產品競爭力的重要組成。
  • 掃地機器人「兩強」突進,選科沃斯還是石頭科技?
    而聚焦到國內掃地機器人行業來看,擁有先發優勢的科沃斯和背靠小米生態鏈的石頭科技絕對是繞不開的兩家「巨頭」,隨著掃地機器人「兩強」不斷在行業中突進,一個疑問也就在消費者心中產生:在掃地機器人產品領域,石頭科技、科沃斯到底哪家更好?
  • 攜手iRobot,科沃斯有望迎業績拐點?
    作為國內最早入局掃地機器人行業、也曾一度頂著「掃地機器人第一股」光環登陸上交所的企業,科沃斯上市兩年多時間以來,業績陷入接連滑坡的窘境。 近幾年掃地機器人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小米+石頭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緊追科沃斯之後,其他品牌如海爾、iRobot、戴森,三星、松下、雲鯨等都在該領域持續發力。
  • 疫情助力吸塵器行業,石頭、科沃斯和萊克Q3增速明顯
    今年前三季度,科沃斯與萊克電氣營收突破40億元。石頭科技營收雖墊底,但淨利潤接近9億元,遠超科沃斯與萊克電氣,令自家股價大漲。近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0第三季度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家電市場整體零售額規模為5792億元,同比下降8.6%。
  • 瘋狂的石頭科技,想靠技術逆襲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家公司:石頭科技。上面這些都是科研投入結出來的果實,再看看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同行業的科沃斯:2020年H1研發投入 1.39億元,研發費用率為 5.78%;儘管在研發投入金額值上沒有科沃斯多,但公司在研發費用率佔比上略高於科沃斯。按照發展趨勢,明年石頭科技在研發投入上,應該會超過科沃斯。
  • 科沃斯PK石頭科技:掃地機器人雙龍纏鬥 兩倍漲幅高光難掩彼此隱憂
    科沃斯有沒有可能降低銷售費用率呢?這個從短期來看不太現實,因為科沃斯「產銷一體化」的重資產經營模式難以改變,其擁有的數千家線下門店(石頭科技無自有線下門店),及2000多名銷售人員(石頭科技不足200人)組成的龐大銷售系統難以精簡。
  • 「當紅辣子雞」,石頭科技4年20倍的增長奇蹟能否延續?
    成立於2014年的石頭科技,當年就拿到了小米的投資,成為小米生態鏈中的一員。 這樣一來,石頭科技的發展一直都是憑藉小米在品牌、渠道、供應鏈等方面的支持起家,在業績和市場佔有率才得以快速提升。2016年小米推出由石頭科技代為開發的「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也是石頭科技2016年的主要收入來源。
  • 力壓科沃斯,背靠小米的石頭晉升掃地機器人新龍頭
    掃地機器人作為家庭場景重要智能設備之一,逐漸進入千萬家庭,背後離不開科沃斯、小米與石頭科技推動。值得一提的是,石頭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藉助小米得到高速發展,並一舉實現對科沃斯超越,晉升為國內掃地機器人新龍頭。依據年報披露的數據,2019年,石頭科技共賣出251萬臺掃地機器人,實現銷售收入39億元。
  • 超級觀點 | 石頭科技成「新股王」,掃地機器人老牌玩家如何找到破...
    掃地機器人市場競爭情況 掃地機器人全球的競爭格局可以總結為「三強+多巨頭+創業公司」,三強是科沃斯、石頭科技、iRobot,多巨頭包括戴森、小米、三星、松下、海爾等一些類消費電子和家電公司,創業公司包括雲鯨等。  科沃斯是國內掃地機器人第一大品牌,2018年其家庭服務機器人銷售額約為41億元,石頭科技2018年收入達到 30.5億元。
  • 石頭科技大解禁前的微妙變化
    由於米家品牌產品定位於性價比,且主要採用利潤分成模式,因此米家產品的毛利率低於公司自有品牌產品的毛利率。2016-2018年,石頭科技主營業務實現收入為1.81億元、10.96億元、30.09億元,其中米家品牌收入為1.81億元、9.89億元、14.39億元。
  • 站不穩的千元股,石頭科技如何與小米「斷舍離」?
    但科沃斯的盈利能力卻遠遠不如石頭科技。去年前三季度,石頭科技淨利潤接近9億元,而科沃斯僅有2.5億元,不到石頭科技的三成,2019年石頭科技的淨利潤更是科沃斯的6倍多。 有資本人士提到,石頭科技現在僅有6667萬股本,而科沃斯約有5.64億股,但其盈利規模更低,意味著其每股收益更低,就容易出現股價越低的情況。此外,科沃斯是在主板上市,而石頭科技是在科創板,總體估值會高於主板,因此石頭科技也享受了一定市場溢價。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石頭科技目前股價有一定虛高,存在資本炒作的成分,一旦出現業績下滑,未來股價大幅下跌的風險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