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詩詞:「春風得意馬蹄疾」,孟郊一生最風光的就是這一天吧?

2020-12-23 藝術泛舟

認識孟郊,我們都是從《遊子吟》上知道這個「詩囚"的。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有觀點認為這首詩是寫於五十歲,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同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於是寫出這首發於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

唐代著名詩人。先世居洛陽,少時隱居嵩山。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於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後因河南尹鄭餘慶之薦,任職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唐憲宗元和九年,鄭餘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 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孟郊工詩。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

孟郊這一生呢,挺不容易的。二次落第,家境也並不好好,但是他的老母親從史載中的隻言片語中,應該是慈母,而且還是那種很有賢母風範的。而孟郊對於母親是非常孝敬的。

而且從他的《遊子吟》也可以看出對母親的孝順。不過從這詩中也看出他經常出去遊蕩,在古代這個很好理解,有很多文人墨客喜歡出遊歷,不管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思想,還是出去開拓視野結交朋友也罷,這個在古代確實非常流行的。而且很多古代文學家詩人和著名畫家都是有類似的經歷。他父親是崑山縣尉,拿現在的話說就是管治安的,相當於縣公安局長吧,只是那時的縣尉只是吏,薪水不會太高,家境應該是清貧,至於其父親是否早亡也沒有什麼記載。只是記載孟郊從小生性孤僻,很少與人往來。青年時代隱居於河南嵩山,但關於這段經歷的起訖時間與具體情況,已不可考。他的這段歷史屬於空白。孟郊上任溧陽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到老家,把母親接到身邊奉養照料。他是孝順的。

其三十歲到四十歲也是空白期,除了寫詩,在陸羽的那兒留了首詩,然後還給韋應物送了首詩。

題陸鴻漸上饒新開山舍》驚彼武陵狀,移歸此巖邊。開亭擬貯雲,鑿石先得泉。嘯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乃知高潔情,擺落區中緣。然後又給韋應物送了首詩:《 贈蘇州韋郎中使君》 謝客吟一聲,霜落群聽清。文含元氣柔,鼓動萬物輕。嘉木依性植,曲枝亦不生。塵埃徐庾詞,金玉曹劉名。章句作雅正,江山益鮮明。萍蘋一浪草,菰蒲片池榮。曾是康樂詠,如今搴其英。顧惟菲薄質,亦願將此並。這段歷史也是推測他是一直從中原到江南,行蹤不定,也算出去遊歷吧?

陸羽烹茶圖

孟郊在四十一歲才參加鄉試並獲取入京參加科舉的資格,這才有了相對詳盡的歷史記載,也許是少年和青年的遊歷過程,給他積累了豐富的閱歷吧?也許可以稱上大器晚成吧?

延伸閱讀:在古代要參加科舉最常規的路數就是鄉試,至於舉薦制也存在的。這個就更複雜了。周代是地方選,兩漢到隋代是察舉制與徵辟制,舉「孝廉」就是其中一種。唐代科舉的應試者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即「生徒」和「鄉貢」。生徒即官辦學校的學生。鄉貢即各地人自學或在民間私塾學成,到縣、州應試,經地方考試合格,再到京師應試。鄉貢每年十月隨地方向京師進貢的糧稅特產一起解赴朝廷,稱為「發解」。州縣預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當然唐代也有舉薦制,到了明代實際被舉薦的是被科舉選舉的看不上的,地位相對低。這四十一歲獲取資格,貞元八年孟郊四十二歲入京考試落第,不過幸運的是他結識了當時中進士的李觀和韓愈,得到韓愈的表揚推崇,才詩名大振,成為韓愈這一詩派的名士。貞元九年,孟郊四十二歲應進士試,再下第。

四十六歲終於中進士,這是他一生最為輝煌的時期,也是這一生最為快樂最為風光的:

貞元十二年 (796年),孟郊四十六歲,奉母命第三次來應試,才得進士登第,隨即東歸,告慰母親。

二次落第,終於在三次一舉中了,不要忘了韓愈也是考了六次才中的。心情中的壓抑惶恐,包括還有愧對母親的情緒終於得到釋放,他仿佛一下子從苦海中超度出來,登上了歡樂的頂峰,自然不能免俗的幻想「未來美好的幸福生活在向自己招手」,雖然後來現實給了他很大的打擊,所以這應該是他最開心最輝煌的一天吧?

於是寫下了《登科後》來抒發自己這種興奮之情: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以往不如意的處境再也不足一提,今日及第令人神採飛揚,興致高漲。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迎著浩蕩春風得意地縱馬奔馳,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完長安似錦的繁華。雖然一日看盡長安花,有點誇張,但是也恰恰證明詩人在苦海掙扎突然有了希望,用這個來釋放內心的壓抑和表達自己的興奮,恨不得騎馬縱情在長安奔跑一圈。在車馬擁擠、遊人爭觀的長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馬疾馳的,偌大一個長安,無數春花,「一日」是不能「看盡」的。但是正這樣的寫法才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和充滿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因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才會成為後人喜愛的名句,也是表達心情舒暢,在辛苦付出後終於得到回報吟唱這首詩最為應景了。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這時候的長安,正春風輕拂,春花盛開。城東南的曲江、杏園一帶春意更濃,新進士在這裡宴集同年,「公卿家傾城縱觀於此」(《唐摭言》卷三)。新進士們「滿懷春色向人動,遮路亂花迎馬紅」(趙嘏《今年新先輩以遏密之際每有宴集必資清談書此奉賀》)。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

但是現實卻同他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

後面他的一生留了豐富的詩作,但是生活窮困潦倒。

按照唐制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猜測他應該是二甲,直到三年後才被授縣尉之職。現在也無法得知為什麼他才到縣尉的之職,也許同他性格過於另類有關係吧?但是他任縣尉實際是有希望做出政績然後再調任至少縣令職位的,畢竟是進士出身。但是他卻走了另一條路:他被任為溧陽(在今江蘇省)縣尉。貞元十八年赴任,韓愈還作《送孟東野序》說:「東野之役於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可能理想與現實差別太大吧,讓他去做縣尉是與他的願望很相違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盡到一個縣尉的職責。但是我卻認為不管如何也應該做好這個職位,如蘇軾如白居易即使被貶也是在某一地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他卻選擇了自暴自棄式的路。溧陽城外不遠有個地方叫投金瀨(lài),又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積水,孟郊往往去遊,坐於水旁,徘徊賦詩,以致曹務多廢。於是縣令報告上級,另外請個人來代他做縣尉的事,同時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給那人,因此孟郊窮困至極。

韓愈詩云,「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得暫閒。天恐文章渾斷絕,故生賈島著人間」,詩囚詩奴,天生耳。人總要留下些什麼,不然不是白白來了這人世一遭。歷史就是這樣存在很多的相同的人物,同為才華橫溢,有人遭受失意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只是文學成就留青史,有人就是自暴自棄,雖文學成就留名,但是卻不是一個好官員。雖然我們用現代的眼光來評判他們有失偏頗,但是我們應該從中借鑑。

相關焦點

  • 每日一首古詩詞: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古人寒窗苦讀多少年,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可以榜上有名,從而進入朝堂,實現自己的抱負。 尤其是考了好多年沒有上榜,突然中榜,不知道心裡是有高興! 登科後 唐代: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的這首詩因為兩個成語而出名
    這首詩因為給後人留下了「春風得意」與「走馬看花」兩個成語而廣為人知。孟郊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他自以為從此可以別開生面,風雲際會,龍騰虎躍一番了。滿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登科後唐: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詩的一開頭就直抒自己的心情,說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 鬱結的悶氣已如風吹雲散,心上真有說不出的暢快。孟郊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頗出意料。
  • 高考後最該讀的一首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就是說30歲才考上明經科,算很老了,但是50歲考中進士還算年輕。事實也是如此,寫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曹松,高中進士的時候都71歲了,那年和他同榜的還有四人同樣到了古稀之年,人稱「五老榜」。還有晚唐花間詞派的代表人物韋莊也是到了59歲才進士及第。
  • 十首古詩致青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登科後》唐·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在這最美好的時代,宮女們卻被深鎖宮門中,無法體會青春的激情與活力。《贈郭駙馬》唐·李端青春都尉最風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 孟郊:不負責任的苦悶一生,是因為從未找到自己該有的定位
    孟郊是湖州武康人,就是現在的浙江省德清縣人。孟郊的父親在當時是一個小官吏,薪水不高,而孟郊還有兩個弟弟,因而,彼時的孟家也算是過著清貧的日子。孟郊自小,性格便孤僻,不怎麼喜歡與人往來。青年時,孟郊曾跑去了河南嵩山,過起了隱居的生活,有人說,彼時的孟郊是去潛心學習,也有人說,彼時的孟郊是為了逃避。
  • 中國詩詞大會:小童誤解孟郊故事,讓董卿花枝亂顫,引出神童詩
    提起孟郊,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是「郊寒島瘦」?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還是因他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而被稱為的「詩囚」?不管大家想到的是什麼,提起他,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登科後 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趣味成語】春風得意的故事.每天三分鐘,在故事中學會一個成語!
    本期看圖猜成語的謎底是:按圖索驥,您和孩子猜對了嗎,快來看看學習一下這個成語的具體釋義以及成語的典故吧。[ 出處 ] 唐代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春風得意 唐代詩人孟郊,在其一生中,寫下了很多首流傳於世的詩作,可是他的生活卻非常坎坷。孟郊年輕時,隱居於河南嵩山。他為人孤僻、耿直,很少與人結交,卻和詩人、散文家韓愈一見如故。
  • 孟郊終於有得意時留下名詩表心情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曠蕩恩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登科後》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是說,往昔的貧窮窘迫日子再不用說了,終於我孟郊金榜題名,令我自己心曠飛揚,這兩句妙在於心情與情景相會。
  • 孟郊在人生最得意時寫下一首詩,短短四句打動無數人!
    唐朝詩人孟郊從小家境貧寒,作為一個寒門學子,他唯一改變自己人生的道路就是參加科考。不過他的科考之路十分坎坷,唐貞元七年(791)孟郊第一次入京參加科舉考試,但卻不幸落第,接著他又連續參加了多次科考,直到他四十六歲時才終於高中進士,那是何等的艱辛啊!孟郊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詩人,一次次的失敗給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 由孟郊引發的隨想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詩的名字叫《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張十八就是張籍,水部員外郎。孟郊拜訪張籍,兩人見面相談甚歡,結為好友。張籍隨後就把自己的老師韓愈介紹給了孟郊。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很牛的文壇大咖。韓愈有「三多」:第一多,自薦信寫得特別多。《古文觀止》裡面收錄了他五篇自薦信,比如《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與陳給事書》《與於襄陽書》等等。第二多是文章寫得多。
  • 孟郊最經典的詩,讀完整個心情都變好,還涉及兩個成語,傳唱千年
    科舉制就是當時最為著名的人才選拔方式,歷史上多上文人墨客都是在進士及第後才大放光彩的。孟郊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小時候的孟郊出身卑微,但是他勤奮好學,通讀四書五經。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終於在46歲那年進士及第,這也從此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金榜題名之後,他以為自己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能,這盛世唐朝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安耐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悅,便隨手寫出了這首風格迥異的小詩,接下來就跟大家一起欣賞一下這首出自狀元之手的名詩。
  • 春風得意後的放縱
    孟郊的一生命運坎坷,仕途多蹇,心理壓抑、不平。他的詩古樸凝重,避熟避俗,用字險奇艱澀,精思苦吟,「字字推敲」,刻意求新,多有僻字險韻與生冷意象。蘇東坡說:「元輕白俗,郊寒島瘦。」他的詩冷澀、荒寞、充滿枯槁的色彩和意味,表達他內心的憤懣愁苦。
  • 薔薇花的眼睛:孟郊的3首薔薇詩,以儒、釋、道的思想相望一生
    這是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這首詩,可以說是寫盡了天下母親對孩子的至深之情,也因此成為了千古名詩。除了這首詩之外,孟郊還有一首《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首詩,寫於孟郊久試不中,而終於登科之後。
  • 八首及第詩詞,寫盡士子們的興奮之情:金榜高懸,春風得意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歷盡困頓,終於在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此時的他守得雲開見月明,苦盡甘來。自有滿心按捺不住的得意欣喜之情,便揮筆寫下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尤其是詩中所提到「春風得意」與「走馬觀花」兩個形容高興的成語則更是為人們熟知。《及第後歸覲留別諸同年》:十年常苦學,一上謬成名。
  • 孟郊與母親:無以華貴,唯有陪伴
    他欣喜若狂,當即寫下了人們在春風得意時都想吟誦的那首《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他本以為從此苦盡甘來,名震天下,終於可以報答老母親了。然而,在當時的唐朝,即便是考中登科,也並不能保證馬上就有官做。考試過關的人很多,而官職卻有限,得等編制,等空缺才行,好比現在,你考上大學畢業了,國家早已不包分配。
  • 杜牧和孟郊中進士後,都寫過狂傲之作,為何後世卻損孟郊誇杜牧?
    對於古代讀書人來說,參加科舉考試步入仕途是他們一生的追求。即便是並不醉心權勢,但是想要一展讀書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參加科舉考試無疑是最為有效的方式,雖然也會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就像唐代的幹謁,但說到底科舉考試始終是主流。既然是考試,有人金榜題名自然也會有人名落孫山。
  • 詩詞分享:孟郊詩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1、遊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讀孟郊《登科後》詩,帶你了解唐代科舉制度,及考進士究竟有多難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代:孟郊《登科後》年已46歲的孟郊第三次赴京參加科考,終於進士及第。放榜之日,欣喜若狂,當即寫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詩《登科後》。孔子曾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孟郊46歲才進士登第,未免有些晚。
  •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嶺花!長煉改制企業全部復工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嶺花長煉改制企業全部復工復產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5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張勇 肖永江)今天,記者在中國石化長嶺煉化通達建築安裝公司廠房裡見到目前,雖然各改制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但長嶺煉化有關日常疫情防控督查工作仍每日在進行。企管處處長向運國表示:「只要疫情不解除,防疫情保生產工作就會一直堅持下去!」[責編:王相輝]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