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貓和老鼠本是一對冤家,貓是老鼠的天敵,貓抓老鼠,貓吃老鼠都屬天經地義。但是,近幾年來,貓和老鼠關係改善的現象卻層出不窮。許多人抱怨自己家的貓不抓老鼠,甚至一見老鼠就敬而遠之,任由老鼠施展本領;還有人反映自己的愛貓倒是貓性猶在,能夠盡職捕鼠,但是只殺不吃,將老鼠的後事交給人去處理;尤為令人稱奇的是,一些貓甚至見義勇為,大發善心,養起老鼠來。如石家莊兒童服裝市場的趙女士飼養的一隻母貓生完小貓後,竟然從外面捉回一隻小老鼠和小貓養在一起,盡顯母愛之光輝。貓與鼠和諧相處,其樂融融。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社會之變,令人驚嘆。
那麼,現在的貓為什麼不愛吃老鼠呢?下面讓我們全方位探究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從生理角度分析,貓的腸胃功能已發生了較大變化。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人類社會的物質生活空前豐富,對精神享受的要求與日俱增,寵物熱浪潮迭起。作為傳統寵物的貓以其貌美可人,憨態可掬,生動有趣而大受歡迎。人類似乎忘記了貓的天性,用大魚大肉等餵貓,以饞著稱的貓自然不會放著這些奢侈食品不吃而去憶苦思甜。長期的貴族生活使貓的飲食結構和腸胃功能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對鼠肉基本提不起什麼興趣了。
其次,從心理角度分析,貓的思想情緒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當今社會是資訊時代,娛樂時代。時勢造就人才,發展推動創新。先是大洋彼岸的《貓和老鼠》這部經典動畫片所詮釋的新型貓鼠關係吹來一股清新之風,後有一大批打破傳統的優秀作品湧現出來:老鼠愛大米、狼愛上羊、狐狸愛上熊、披著羊皮的狼、披著狼皮的羊等等等等。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毫無疑問會對貓的心理產生壓力,迫使其重新考慮與老鼠的關係,化敵為友,和諧相處。
第三,從社會空間的限制。房地產業迅猛發展,高樓林立,氣魄非凡,使老鼠的活動空間受到很大限制,而身處豪華樓房之內的貓貓整日與各種現代家居和美味佳餚相伴,可能一生都無緣與老鼠見面,即使見上一個,還可能與自己的地位相同--主人的另類寵物鼠。因此,假使偶然遇到尋常鼠輩,也多因罕見其面而不知所措,無心動嘴。
第四,出於食品安全方面的考慮。藥品產業的飛速進步使各類藥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這其中自然有滅鼠藥,其毒性之強令人類都談之色變。而貓類在前些年因誤食毒鼠而中毒身亡者不計其數,留給廣大貓貓的心靈創傷至今難消,這自然導致了貓在面對老鼠的時候有食慾而無食膽,無奈之下只好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