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刊發10張珍貴的老照片,為大家展示晚清社會生活的一些細節。有些是瑣碎的日常,有些是重大事件,在今天看來都是難得一見的歷史資料。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對八國聯軍宣戰後,直隸候補道譚文煥與義和團聯絡,參與攻打天津租界和守衛海光寺的戰鬥,後來兵敗逃至北京。8月21日,被八國聯軍逮捕,經過短暫審訊後被判處死刑。隨後,他被押赴天津交給都統衙門(八國聯軍在天津成立的殖民機構),於10月16日在天津北門被斬首。根據照片記錄的場景,譚文煥已被按倒在地,瓜皮帽滾到了一邊,德國士兵和法國士兵站在旁邊監斬。

《辛丑條約》籤訂後,列強的侵略欲望得到了滿足,陸續撤出北京。照片記錄了俄國軍隊撤出紫禁城的場景。畫面中,一隊清軍為前導,緊隨其後的俄軍旌旗飛舞,自大清門浩浩蕩蕩地出發,頗有勝利者的姿態。

1903年,慈禧太后令攝影師裕勳齡進宮為她拍攝了大量照片。在其單人照中,有的正襟危坐,有的蹺二郎腿,有的端然站立,唯獨這一張,拿著鏡子梳妝打扮,有很強的生活色彩。

麻風病有傳染性,而清朝時期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治療手段。當時各地對待麻風病人的做法往往是把他們驅趕到深山或孤島,以與健康人隔離,任其自生自滅。1891年,英國萬國麻風救濟會在廣東北海倫敦會醫院附設麻風病院,這是中國最早的治療麻風病的專業醫院,也採取了全新的治療方法。

照片中的美女面容姣好,極具東方女性的古典美。她站立扶靠在花臺前,花與人交相輝映,畫面和諧唯美。

她右手持菸袋,左手拿手絹,展現晚清中上階層女子的形象。

黃包車和自行車都是在晚清時期傳入中國的,前者迅速傳遍各大城市,遍布街頭,而後者長期以奢侈品存在,普通百姓買不起。自行車一直依賴進口,直到1936年中國才出現了第一家自行車製造企業——日本人在天津建立的昌和工廠。

袁世凱的名片非常簡單,除了自己的名字和頭像,沒有寫官職和辦公地址。頭像下方寫著「清國袁世凱」五個小字,說明這張名片是在外交場合使用的。

駱駝是當時重要的運輸工具,老百姓的生活用品、達官貴人的奢侈品,都要靠駱駝運入城內。畫面中出現了電線,這是傳統與現代交融的一個場景。

海軍衙門成立於1885年,1895年又裁撤,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長。這個衙門的官員分為大臣與章京,章京是協助大臣處理事務的小官,皆為本職以外的兼差。色楞額本職為驍騎校,正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