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別墅外裝屋面工程使用的第五立面陶土瓦製作工藝並非一日之功。看似簡單的產品,從最初的手工製造到現在的全自動機械化生產經歷了近百年的磨礪,見證了工業化的發展步伐。現代陶瓦製造工藝,結合了最新的窯爐煅燒技術和全自動生產管理經驗,嚴格一致的工藝流程保證了每塊陶土瓦的卓越性能和整齊如一的外形。
1、原料挖掘和開採
優質原料是高品質產品的前提條件,泥土開採之前,首先對採土場的土質特性做地質學研究。地質學研究結果確認了泥土品質以後,要根據土地復原計劃制定科學的泥土開採計劃。原料土被挖掘出來以後,分別按照粘性、中性和砂性土質分別堆置,然後將在不同位置開採的同類土混合堆置至少一年。
2、原料準備
泥土陳化工序的目的是讓原料土從粒徑分布、溼度和塑性等方面性質均勻一致。
靜置了一年以上的原料土經稱重、碾碎後被堆放在室內貯存幾周至幾個月,以使其性質進一步穩定。貯存一定時間以後,把不同性質的原料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再人水和其它必要的礦物質,以期達到完美的成分構成。從這一步開始,所有生產進入了完全自動化控制。
3、成型和模壓(溼法成型)
原料混合均勻以後,進入擠出成型線,先被切割成等量的坯子,然後擠壓成型。擠壓機的模具根據產品不同而使用石膏模具。模具類型決定了最終產品的外形和表面紋理特徵。適用於造型豐富的瓦型。
4、成型和模壓(幹法成型)
幹法成型是採用1700噸以上的衝壓機,將精細球磨顆粒後的原料,在相當高的衝壓下成型,成型後生坯強度較高,在生產運送帶上不易變形,適合生產造型較小的瓦型,尤其是平板瓦類的陶瓦,平整度得到很大的提升。此外不用烘乾操作,減少生產步驟,生產效率高。
5、乾燥
模壓成型的瓦坯要在乾燥室乾燥,以減少其水含量。
乾燥設備取決於生產線的設計,可以是連續式乾燥(用窯爐車裝載瓦坯通過乾燥室),也可以是靜態乾燥(將瓦坯靜置於乾燥室下方)。無論採用何種方式,乾燥室內的溫度和溼度控制都要控制得當,以保證瓦坯的最佳乾燥效果。
6、上釉(表面美觀處理)
在乾燥和煅燒工序之間,要對某些產品進行表面上釉處理。天然釉料在煅燒時充分滲入陶土內部結構,最終燒制出來的顏色歷經多年而絕不會褪色。
7、煅燒
乾燥後的瓦片被整齊碼放在窯爐車上進入窯爐通道,緩慢經過不同區域在不同溫度下進行燒制。煅燒工序決定了成品的品質和顏色。在煅燒過程中,瓦片根據產品類型不同,燒結溫度會有所變化,最高溫度達到1180℃,從而保證成品瓦的幾何平整度、機械性能、吸水率、孔率和美觀性。
8、質量控制
煅燒工序結束,產品冷卻以後會被輸送到品檢線上,通過目測和聲音檢測剔除不合格產品。除此以外,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所有產品和設備都處於動態的質量監測和控制狀態,品檢、實驗室分析和工藝流程也都處於嚴格的質量管控體系之中。
通過以上生產流程,第五立面陶土瓦就製作完成了,是不是機械化生產屋瓦更高效更規範更嚴格了呢,只有通過嚴格檢測合格的產品才會投入市場,才能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天道一直致力於屋面一體化服務,為更多家庭建築美好家園。
關注別墅裝配師,了解更多建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