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條路,叫「中山路」

2021-01-09 林夕探長

每座城市似乎都有一條路叫「中山路」,每條中山路似乎都處於城市的繁華中心地帶,舉足輕重,大有可觀——這是行走過多地後的直觀感受,上網一查,竟然還真有人做出過統計:全國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道路約有三百餘條,其中命名為中山路的道路佔了一半以上,實為世界罕見。

這些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所建的路,或是歷史文化豐厚之地、或是風情十足的商業步行街、或是權利中樞所在,或是革命氣息濃鬱……雖然擁有相同的名字,卻早已搖曳出不同的風景……

最早的中山路,在南京

最早的中山路,在南京,是1928年8月為迎接孫中山先生的靈柩而建,所以又被稱為「迎櫬大道」。

安葬在南京,是孫先生的遺願。他與這座城市的不解之緣,始於1912年的寒冬,那是他第一次踏上南京的土地,在全城百姓張燈結彩、鞭炮齊鳴,一片喜氣洋洋的歡迎儀式中,以渾厚的聲音宣誓就任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從此奏響了一場屬於中國的命運交響曲。

17年後,孫先生的遺體在南京紫金山奉安,魂歸中山陵。在此之前的一年裡,南京特別市政府專門成立「首都道路工程處」,趕築迎櫬大道。「計自江岸至中山門,共長一萬二千公尺,謂之中山路。」據《迎櫬大道建築紀略》記載,它北起下關江邊,東出中山門與陵園大道銜接,全長12001.94米,建成時是世界第一長街,後被譽為「民國子午線」。

如今的中山路,更多的是指包括中山北路、中山東路、中山南路在內的中山大道,依然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它就像一根金線,將古都氣韻和現代特色完美地串聯在一起。道路兩旁栽種著法國梧桐,像布列整齊的衛兵一樣守護著這條「金陵第一大道」,高大的枝葉參差纏繞,一年四季都吸引遊人前來打卡拍照。

與這條大道相伴的還有亮麗的民國建築風景,國民政府海軍部舊址、國民政府外交部舊址、中央博物院、中央飯店、鼓樓醫院等近百處民國建築盡數坐落在旁,且大多仍在使用,比如國民黨中央黨史陳列館,如今是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在,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舊址,現為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

漫步在梧桐樹蔭下的中山大道,看平臺瀝青路面上車輛往來,塵土不揚,偶爾與民國印記擦肩而過,在靜謐沉默中聽它們訴說著那一段段或是哀切、或是浪漫、或是盪氣迴腸的前塵舊事,歷史滄桑感瞬間浸染心頭。

最出名的中山路,在廈門

在所有中山路中,廈門的中山路應該是最為知名的了。與南京中山路不同,它最初的名字並不叫中山路,在孫中山先生逝世後,為了紀念他才改的名字。在早期,中山路就是廈門城市的代表,當時的廈門指的就是中山路這一片區。如今,它作為廈門最老牌、最繁華的商業街,享有「中華十大名街之一」的美譽,自然也是當地最重要的名片之一。

全長1198米的中山路,與「海上花園」鼓浪嶼遙遙相對,是中國唯一一條直通大海的商業街。不論是旅遊旺季還是淡季,街上的旅遊團總是絡繹不絕,尤其到了晚上,兩側的燈光在夜色中點亮,保留著南洋風情的騎樓建築流光溢彩,格外引人注目。

騎樓是我國南方沿海城市出現的、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經典建築形式,大多為東南亞華僑返鄉所建。在這片騎樓街道歷史文化遺址中還有許多古蹟,比如陳化成故居、中華第一聖堂、黃氏大宗祠等等,與中山路上矗立著的民俗風情雕塑和石碑一起,共同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留存了最寶貴的城市記憶。

最吸引人的,當然還是那些散落在步行街和與步行街相交的巷子上的美食鋪子。花生湯、沙茶麵、燒肉粽、海蠣煎、燒仙草、黃金豆腐蛋……廈門所有那些令人耳熟能詳的地道小吃,都能在這裡找到正宗的店家。此外,還有一些專門經營福建和臺灣地區特產的店鋪,方便選購回程的伴手禮。百貨、書城、茶莊、琴行、電影院、咖啡館……坐落著300多家店鋪的中山路是逛不完、看不夠、吃不盡的。

南寧中山路,夜幕下的人間煙火

廈門中山路已經夠好吃了,但南寧中山路更是在美食的路上一去不復返。這條比「同名」兄弟們晚20年建成、無論是從歷史地位還是規模長度都無法與其他中山路相提並論的小路,卻單靠美食脫穎而出,成為全國知名的小吃一條街。

《南寧市志》裡記載的中山路,是由朝陽環形立交橋(現已爆破拆除)至桃源路的這一段,全長不到1000米,卻匯聚了天南地北各種小吃美食。 難怪有人評價它是「一條用腳從頭走到尾不超過五分鐘,用嘴卻可以念叨好幾年的路。」

「白天如草房,晚上似天堂」。中山路是南寧夜生活的一個象徵,也只適合晚上來逛。雖然對於當地人來說已經講到膩了,但每天還是會有大波的吃貨湧入進來,在此打卡吃嘢朝聖美食。 燒烤、海鮮、粉餃、酸野、涼茶、雲吞、小炒、油條、牛肉丸、芋頭糕、麻辣小龍蝦、武漢的鴨脖、北京的炒板慄、臺灣的蚵仔煎、香港的缽仔糕、雲南的汽鍋雞、上海的小籠包……應有盡有,包羅萬象,絕對可以讓人站著進去,滾著出來。並且自從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南寧落戶後,東協十國的特色小吃也開始出現在中山路的攤位上,膽子大的可以嘗嘗泰國昆蟲店裡的蜈蚣、蠍子、水蜻蜓……這才是真正的萬物皆可盤呀!

夜色裡的中山路,煙火和市井氣十足,遊人在這裡摩肩接踵,只覺得自己的食量太小,如果想不重複地品嘗完這裡所有的美食,恐怕是要呆上個一年半載了。

天津中山路,天然的近代歷史博物館

天津中山路也有美食一條街,它位於中山路與律緯路交口處,全長不到500米。與南寧中山路不同,天津中山路美食街最適宜早晨來逛,因為天津人格外重視吃早點,所以它的美食代表通常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等通常作為早點的食物。

與內容豐盛、製作精良的粵式早點相比,天津的早點看起來要簡單樸實的多,甚至帶著當地特有的「草根」情結。早餐,味道至關重要,天津人最懂得這一點。在這座城市居住數日,發現當地人很少在家做早餐,都喜歡去外面吃,且很有心得和講究。大街小巷裡充斥著大大小小的早餐店,對於哪兒的東西正宗他們了如指掌,知道哪兒的煎餅餜子用料好、味道香,哪的果子炸得又大又脆。

中山路美食街就是當地老饕們常來光顧的地方,人擠人的狹窄巷子裡,到處都是濃濃的煙火氣息。上崗麵茶、十月炸糕、秀澤熟梨糕、傳統燒麥……這些店鋪門前一大清早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受不了香味兒的刺激,我也要了碗麵茶,味道很像小時候吃過的那種,沒有亂七八糟的調料味,只有濃濃的麻醬香,再配上芝麻燒餅,超頂飽的美味早餐滿滿都是幸福感。

天津中山路原名叫大經路,是1903年袁世凱下令修建的,最初作為「新河北」的主幹線,將新車站和總督府直接連在一起。 194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大經路更名為中山路。這條看似低調而接地氣的路,卻有著不同尋常的過往。這裡推行過清末「新政」,攪動過民國風雲,留下過李大釗、周恩來、鄧穎超等革命家的事跡,也留下過曹禺、嚴復、李叔同等文化名人的身影。如今道路兩側,還留有李鴻章祠堂、直隸總督衙門、中州會館、李叔同碑林、北洋造幣廠、勸業會場等一批極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和文化遺存,也因此,天津中山路被譽為一座「天然的近代歷史博物館」。

歷史上,孫中山先生曾三次來天津從事革命活動,與這座濱海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中山路上的中山公園裡,佇立著一尊孫中山全身銅像,展現的正是他當年兩次來此巡視演講的風採。百年歲月流逝,國人一直以質樸而直接的方式緬懷這位扭轉中華命運的偉人。一條條中山路,就是一張張城市發展的文化名片,了解不同的他們,或許可以觸摸到這些城市的心臟脈動……

相關焦點

  • 中山路和博愛路之間,將打通一條新路!
    記者從火炬區住建部門獲悉,作為一條貫通中山路和博愛路的市政新路——火炬區花園路(起點位於中山六路與濠東路交界)改造工程有望於三季度內動工,預計明年4月份通車。這意味著,未來中山路與博愛路之間將新增一條南北走向的市政路。
  • 瞰•包頭丨東河區曾有一條老街——中山路,你知道在哪嗎?
    「中山路」可以算得上是我們國家最出名的一條路了,據統計,全國大約有180多條中山路。你知道嗎?在咱們包頭東河區曾經也有一條中山路,它到底在哪呢?必須要看的視頻☟記者任芳:在我身後就是人民影院。我們之前也了解過,有很多東河人稱它為中山堂。
  • 全國幾乎都有一條中山路,這些你都去過嗎?
    中山商報、中山新浪樂居、鄉土地理等紅綠燈最多的中山路:在廣州 廣州的中山路在清代時叫做惠愛街,全長9公裡,有中山一路到中山八路,其中,最熱鬧的中山四、五、六路是廣州最早的商貿、政治中心。 說起來廣州中山路由來還蠻有趣的,它是在省港大罷工期間,由罷工委員會的發動下,三千多名罷工工人自願參加修築,在1926年春完工。因為這條路是按孫中山《建國方略》的意圖修建的,所以叫做中山公路。
  • 南寧市中山路美食街,美食變味了,路也不再是曾經的中山路了
    對於一個外地來南寧旅遊的人來說,你要問南寧當地人哪裡可以吃到好吃的,南寧人一定會強烈推薦你去中山路。 對,沒錯!就是那條充滿了各式各樣美食的南寧中山路美食街。
  • 一條中山路,一段發展史,一城商業精神
    80年代末,中山在原人民路和長洲路的基礎上,著手修建中山路。西接廣珠公路,東連京珠高速和中山港,全長10.3公裡的中山路,作為全市最長、最新、最寬的交通動脈甫一建成,便迅速帶動了沿線商業地產的發展,也推動了中山的城市重心由石岐逐漸向東區轉移。
  • 你知道每個城市都有中山路嗎?全國有多少上海路?
    中國的城市各不相同,可是各個城市都有非常多相同的馬路名稱。中山路、人民路、解放路、建設路這四條路每個城市都有,是路名裡的霸主,排名部分先後,是妥妥的四胞胎。他們基本都是商業中心或者主幹道。南北向馬路以省份命名,如四川路、河南路、山東路等,一些小的馬路,就用全國各地的縣城命名。.中國有5276條中山路,4150條天津路, 4485條南京路,有4612條重慶路。6677條蘇州路,7487條成都路,7719條北京路,10048條上海路, 10166條廣州路。甚至連澳門也有一條北京街。
  • 瞰 包頭丨尋找老街巷:中山路
    「中山路」可以算得上是我們國家最出名的一條路了,據統計,全國大約有180多條中山路。您知道嗎?在咱們包頭東河區曾經也有一條中山路,它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之前也了解過,有很多東河人稱它為中山堂。這裡也有一條路叫中山路,今天我們就尋找這條路,到底在哪兒呢?從地圖上看,前面這條路就是和平路,我們就是順著和平路找找看。
  • 中山路,一座城的商業母脈
    早期的中山路以德縣路為界分為兩條路,北段自德縣路至大窯溝,叫做山東街,屬國人居住的「鮑島區」,也稱「華人區」,俗稱「大馬路」;南段是棧橋至德縣路,命名為「Frendrich Str」,中文有不同的譯名,如斐迭裡街,屬德國弗裡特利希街等,歷史上是歐美僑民居住地,史稱「青島區」,也叫「歐人區」。1914年,日本取代德國佔領青島,這條路改名為靜岡町。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後,南北段合名為山東路。
  • 南寧市中山路-一條煙火食街,美食客的宵夜朝聖地
    話說到了南寧,你一定得體驗一下這裡的夜生活,晚上八點開始,街上的人流就開始多起來,在南寧夜生活中有一條最有煙火氣息的街道,那就是中山路,南寧市最著名的小吃街,又被譽為夜市一條街。也許全國很多省市都有中山路這個路名,但是真正有夜市美稱的中山路,我看只有南寧中山路是美食街的代表,這裡充滿了南寧的煙火氣息,這裡的美食數不勝勝數,來南寧的遊客都會忘記一天的疲憊,好好的享受夜晚的煙火市井氣息,白天的中山路安靜無奇,到了晚上則會被人群擠得水洩不通。很多美食小攤檔都是下午5、6點才開始出攤,到了晚上八點後就會異常熱鬧,直到凌晨三四點。
  • 福建廈門景觀:1939年鷺島的思明路、中山路和大同路
    1939年的廈門思明南路思明西路街景中山路,位於廈門島西南部,日本侵佔時期(1933年-1945年)稱為大漢路。解放後文革時期又被改為了東方紅路中山路是廈門老牌的商業街,街邊建築都是騎樓。騎樓在鴉片戰爭後就傳入鼓浪嶼和廈門,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中山路太平路口1937年開建的華僑銀行大廈大同路。是廈門第一片商業區出現時建造的街道,整體是由華僑出資的,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百年老街開元路。1920年12月開建,1924年的8月1號正式竣工,共耗資20萬銀元精華商店。
  • 老城區「升級」:中山路將有新的南北主通道
    老城區「升級」:中山路將有新的南北主通道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0.12 星期一 ■濟南路右邊緊靠鐵路線的樓座將要拆除,左邊的北京路老裡院保護修繕。邢志峰 攝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萌    本報10月11日訊 今天上午,濟南路拓寬工程啟動封閉施工。
  • 繼過街天橋之後,中山路又有大動靜!
    中山路, 一條有著百年歷史、聞名全國的商業街, 它曾是青島的「名片」, 青島商業的「母脈」。
  • 老照片:上世紀30年代山東青島,中山路,聊城路,第一海水浴場
    如今現在的青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於以前的青島經過拆建後也變得非常模糊,圖為當時的青島中山路,別問我是怎麼知道,因為照片左上角寫有青島中山路,哈哈,從圖中來看,當年青島的建築真的很不錯,而且也很有特色,道路也非常寬闊。
  • 誰才是衡陽市區最「老」的一條路?中山南、北路?東風路?還是?
    先鋒路先鋒路東起湘江東路,西到天馬山路,看到先鋒路就想到曾經非常紅火的「衡陽電腦城」。二、石鼓區石鼓區因轄內有石鼓書院而得名,轄內有中山北路、人民路、常勝路等「老」路!常勝路常勝路東起中山北路,西到紅湘北路!是一條典型的商業之路,是連接南華大學學生到中山北路(市中心消費)最便捷的一條路!三、珠暉區珠暉區沒什麼好選的,就是一條東風路!
  • 天津中山路:百年歷史的縮影(圖)(1)
    在天津,有一條以孫中山命名的道路——中山路,還有一座以中山先生命名的公園,叫中山公園。中山路位於天津市區東北部,原名河北大經路、大馬路,194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路,這條通衢大道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自強自立——中山路的歷史淵源 中山路所佔據的區域,在清朝中葉除沿河分布著一些村落外,其餘大都是坑塘葦草。
  • 中國這麼多城市都有一條「重慶路」!你走過哪條?
    也許你聽過大概所有的城市都會有一條中山路如果沒有,那一定有一條人民路不然就有一條解放路如果上面的都沒有那肯定有一條建設路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其實不然。
  • 追溯中山路變遷,期待華章續譜!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在咱們青島,曾有一條遠近聞名的中心商業街——中山路,貫通南北,如同一條歷史川流,在老青島人的心中已流淌了百年,是青島老城區的「名片」。伴隨著中山路片區復興改造的進行,今年中山路片區的廣興裡等老裡院化身青島工業設計中心等,中山路片區其它功能區也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11月28、29日,記者在中山路片區注意到,這裡的老裡院不少已經進行了改造,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改造後的老建築原汁原味的就行再現;裡院區域內的各條小路也被鋪設上了地磚,有的體現出步行街的設計風格;濟南路拓寬工程進入施工階段。
  • 20世紀寶雞最繁華的中山路
    寶雞市區最早開通的公交1路車,就是沿中山路通行。 新中國建國後,中山路又成為寶雞市政府最早的駐地,是寶雞最早的主城區,也是寶雞主城區內最早開發、最初的城市繁華地帶。 中山路始建於唐代,時稱「大馬路」,是寶雞縣城內僅有的一條大街。清初,寶雞縣城內修車馬道路5條。其中主要一條為東西街道(即原大馬路),橫貫全城。以今南門口為界,分稱東街、西街。
  • 中山路子城地下通道基本情況公布,中山路(建國路—少年路)將限行!
    今天上午,子城地下通道項目涉及中山路(建國路—少年路)全幅封道施工媒體通氣會召開。一、項目基本情況中山路(環城河內段)環境整治提升項目市政工程施工,項目位於嘉興市中心老城區內。中山路(環城河內段)環境整治提升項目平面示意圖(一)子城通道基本情況子城地下通道主通道橫穿中山路,一側連接子城廣場,一側連接瓶山公園。中部與有軌電車瓶山站連通。主通道總寬24.50m,總長61.00m。北側設置1部樓梯和2部自動扶梯,南側設置1部樓梯和2部自動扶梯。
  • 天津中山路:百年歷史的縮影(圖)
    在天津,有一條以孫中山命名的道路——中山路,還有一座以中山先生命名的公園,叫中山公園。中山路位於天津市區東北部,原名河北大經路、大馬路,194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路,這條通衢大道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自強自立——中山路的歷史淵源 中山路所佔據的區域,在清朝中葉除沿河分布著一些村落外,其餘大都是坑塘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