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中國科技新聞網9月22日訊(李欣) 瑞幸咖啡行政處罰迎來落槌之時。
9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通告,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合稱「瑞幸公司」)等公司作出行政處罰。
通告顯示,經查,2019年4月至12月期間,瑞幸公司為獲取競爭優勢及交易機會,在多家第三方公司幫助下,虛假提升瑞幸咖啡2019年度相關商品銷售收入、成本、利潤率等關鍵營銷指標,並於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通過多種渠道對外廣泛宣傳使用虛假營銷數據,欺騙、誤導相關公眾,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規定,構成虛假宣傳行為。
就此,2020年 9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及上海、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及北京車行天下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北京神州優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徵者國際貿易(廈門)有限公司等45家涉案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處罰金額共計6100萬元。
市場人士認為,從金額上看,瑞幸咖啡遭到監管部門重罰,一方面說明監管部門對於企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零容忍;另一方面也相當於給後來者以警示,無論是資本還是企業,都應該對市場心存敬畏。
這一處罰決定公布後,迅即獲得了瑞幸咖啡回應。瑞幸咖啡表示,尊重並堅決執行國家相關部門就此次調查所做出的處罰決定,並已就相關問題進行全面整改。公司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規範經營活動,保障穩定運營。
這也意味著,肇始於2020年4月的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正式告一段落。
財務造假事件發生後,瑞幸咖啡在資本市場動蕩不斷,公司內部也進行了人事大調整,身處輿論漩渦中,得益於瑞幸咖啡新管理層上任後的努力,瑞幸咖啡一直維持穩定運營。
在管理層面,瑞幸咖啡對公司組織架構進行重組,並對公司價值文化提出重塑,強化內部控制。與此同時,在業務經營上,瑞幸咖啡經營戰略也由快速擴張佔領市場的「閃電戰」模式,向精細化運營創造盈利轉變。
首先,在門店上,瑞幸咖啡持續對門店進行優化,在對個別效益不好或客戶覆蓋重合的門店進行「關停並轉」的同時,持續新開門店,疫情後期,瑞幸咖啡響應復產復工號召,全國門店復工超過90%。據悉,在2020年7月,扣除受疫情影響暫未營業的300餘家大學門店,瑞幸咖啡已實現單門店現金流轉正。
其次,隨著經營戰略的調整,瑞幸咖啡營銷策略也作出響應,精細化社群運營成為營銷重心,營銷策略的關鍵也從拉新變成了留存,深度挖掘存量用戶的價值。
在產品端,瑞幸咖啡仍持續根據市場需求推出爆款飲品,迎合消費者日益重視的健康和新潮時尚的消費需求,為市場提供高品質服務和產品的同時,也給員工和消費者帶來信心。
業內人士則表示,經歷市場培育後,瑞幸不缺乏市場,也不缺乏做好產品的基因。從商業邏輯的運營上看,瑞幸唯一缺少的就是時間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