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危機給鐘錶業帶來了哪些影響

2021-02-15 雷諾內部學院

對鐘錶業如果有一點點了解應該聽說過石英危機,有的人稱之為石英革命。石英危機的衝擊對瑞士制表業來說是一次重創,在它出現之前,瑞士機械錶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接近五成,可以說整個鐘錶業被瑞士的鐘表集團壟斷了。石英危機出現改變了這一情況,鐘錶市場面臨重新洗牌。 

石英危機到底給鐘錶業帶來了哪些影響?

1、日本精工的崛起

日本的精工是在石英危機中崛起的腕錶產業。精工35SQ天文手錶是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石英手錶,瑞士只是第一隻石英手錶模型的發明者。精工一直是機械手錶製造商,1895年研發出第一隻懷表,1913年推出第一支手錶Laurel。發現自己在鐘錶界的短板,他們集中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新技術石英手錶的研發,相信石英時代的到來會改變世界手錶的布局,在手錶歷史上引發一場革命。

 

石英表徹底改變了機芯走時不準的情況,成本降低同時帶來產品價格下降。精工隨後憑藉著石英表很好的發展了起來。到現在為止日本的手錶品牌還是一直堅持科技引導發展的理念,而石英表是日本手錶史上最好的印證。

 

2、出現一批追求高品質和複雜功能的機械錶

剛開始對於鐘錶來說,最大的賣點就是「時間的準確性」。但因為有了石英這種革新技術,以機械式手錶為中心的瑞士鐘錶業很快落伍。緊隨其後70年代又出現了電子表,石英表和電子表都很容易實現批量生產。瑞士鐘錶稱霸世界的時代,鐘錶是一種「奢侈品」。但是當石英表和電子表成為市場主流並實現批量生產的時候,鐘錶就成了「日用品」。瑞士鐘錶業不得不面臨更加殘酷的價格競爭。

 

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瑞士的鐘表商不得不從功能和品質上下功夫。要在技術層面跟電子表和石英表較量,瑞士傳統品牌唯一能做的就是從機芯上動腦筋。所以之後的瑞表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也耗費很多精力在機械錶的機芯改造上。

 

3、時尚腕錶的出現

正是因為上個世紀出現的石英危機,時尚品牌開始進軍鐘錶行業。因為石英機芯的價格低廉,走時精準,保養方便,對傳統制表業帶來衝擊的同時降低了鐘錶行業的門檻。

看到鐘錶行業有利可圖,一些頂級時裝品牌也想分一碗羹,想要在鐘錶行業擁有一定的話語權,迪奧香奈兒等都屬於時尚品牌進軍腕錶市場的類型。表的消費者會更注重第一印象,時裝品牌設計表款講究的是設計的概念突出與製作細節,並且能提供定製等更多方面的服務,這在鐘錶行業激烈的競爭中,無疑也是一種優勢。「這些時裝品牌進軍專業制表領域無疑是拓寬了人們對鐘錶的認識,這些品牌不僅在專業機芯的研發與製作上不遜於專業制表品牌,在錶盤與表殼的設計上還更具創新的精神。因為這些時裝品牌本身就以設計聞名於世,將其時裝上的設計元素靈活運用於腕錶的設計上,對於他們來說是駕輕就熟的一件事。」‍

--

雷諾表,商務手錶領導品牌,國內手錶五大品牌之一,「博鰲亞洲論壇」長期戰略合作夥伴,「博鰲亞洲論壇官方商務禮賓用表」,影視紅星孫紅雷為品牌形象代言人。在「新一代商務經典手錶」的定位基礎上,雷諾表按照商務人士的個性、人生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將產品分為:商務經典、商務運動、商務休閒及商務個性四大類別,對商務人士的一生和不同階段做了全新的註解。

憑藉強大實力,雷諾與大商、茂業、銀座、百盛集團等頂尖商貿系統實現全面戰略合作,全國零售連鎖網點2000餘家。

公司網址:http://www.rarone.com

官方微博:雷諾商務手錶

官方微信:raronewatch

雷諾微學院:leinuoweixueyuan

視頻空間:http://u.youku.com/雷諾表

服務熱線:400 880 8888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衝擊瑞士鐘錶業,比石英表革命還嚴重?
    據瑞士鐘錶業僱主聯盟發言人Ludovic Voillat表示,在三、四月時,瑞士鐘錶業約5萬名的員工當中,有8成都跑去申請國家的紓困補助方案,這是因為自從三月中以來,不少表廠響應瑞士聯邦政府的政策而宣布關廠停工、在家辦公等,這使得制表業員工的生計大受影響,而這麼高比例的申請紓困補助人數,在瑞士制表業歷史上可說是絕無僅有的現象。
  • 瑞士鐘錶經歷了哪三次危機?什麼策略讓他們逢兇化吉,化危為安?
    歷經上百年的風雨考驗和時代變遷,瑞士鐘錶依然是世界鐘錶業一座屹立不搖、難以逾越的大山。第一次,機械化大生產帶來的衝擊。中世紀時期,因為宗教迫害,大批法國新教徒遷徙至瑞士,其中不乏手藝精湛的鐘表師,據說有上千名,這些制表「先驅」的到來為瑞士鐘錶業的繁榮打下來了良好的基礎。況且,加爾文的新教還禁止佩戴珠寶,卻提倡佩戴手錶。以瑞士為中心的鐘表業,迎來一個大發展時期。今天的很多鐘錶大牌都是誕生在那個年代。
  • 瑞士鐘錶業「起死回生」的變革帶給燈飾行業什麼啟示?!
    瑞士是舉世聞名的鐘錶王國,擁有全球95%以上的高端手錶品牌,全世界出口每10塊表就有7塊來自瑞士。在消費者眼中,瑞士手錶是精美、高雅、華貴的代表,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但鮮為人知的是瑞士手錶業曾經歷過一次嚴重的崩潰危機,讓當地制表業一度凋零到幾乎消失。
  • 勞力士有石英表嗎?勞力士借石英表擊敗了日本制表業
    【導讀】事情發生在七十年代,瑞士鐘錶每況愈下,在世界市場佔有率急速下降,總出口量一年內就下降到了41.2%,美國以及香港為首的地區都以佩戴電子表為時尚,面對石英表表浪潮,即將沒落的瑞士制表商勞力士又是如何用一招反敗為勝,帶領瑞士制表業走出低谷的呢
  • 行業顛覆啟示錄:瑞士機械錶如何跨越「石英危機」
    ; 三是瑞士機械錶經歷「石英(表)危機」衝擊後,依然傲立在行業之巔,而石英表也正是瑞士人發明的。 這些日本品牌生產了大量的物美價廉的石英表,漸成鐘錶市場的新主流,並對瑞士的機械腕錶產生了革命性的打擊。至1980年代初期,瑞士機械錶出口額比高峰時期下降了70%,從業人員從90萬下降至30萬,「至暗時刻」之下,有言論認為機械錶將成為歷史,全面被石英表取代。
  • 曾被日本精工狂虐,聊一聊瑞士表怎樣在「石英危機」中強勢逆襲?| 腕錶知識
    這就是在鐘錶史上影響深遠的石英危機。石英危機以前,瑞士表總體活得還是挺滋潤的,只是有時會受到日本鐘錶品牌精工的「芯騷擾」。這事兒要從天文臺比賽說起。但是音叉表存在先天缺陷,它靠齒輪記錄振動,不但對齒輪加工的要求超級高,而且長期使用下來很容易磨損,另外,它也很容易受到外界震動的影響。無論漢米爾頓的電子表,還是寶路華的音叉表,從走時精度、穩定性來說,都遠遠不如後來問世的石英表,但算是機械錶和石英表之間的過渡產品,在鐘錶歷史上應該有它們的地位。其實真要說石英表,恐怕倒還是瑞士人先搗鼓出來的。
  • 瑞士鐘錶的不平凡歷史,幾經生死終燦爛
    這些法國新教徒中有大量鐘錶匠和手工匠人,各種因緣際會,鐘錶業在瑞士紮下根來,最終使瑞士成為世界的鐘表大國。1,侏羅紀和鐘錶山谷你對電影《侏羅紀公園》一定很熟悉,侏羅紀是恐龍繁榮的時代。1580年左右,流亡的法國胡格諾派給瑞士帶來了絲綢業和鐘錶業。早在1495年,法國查理八世派人從波斯將蠶種帶回法國,開始生產生絲。1536年,裡昂開辦了法國第一個絲綢紡織作坊,並逐漸成為法國絲綢業中心。1544年,裡昂的絲織工有一萬二千多人。法國迫害胡格諾派後,大量的絲綢商和工人流亡瑞士。
  • 中國鐘錶業的復興?巨變?
    另外,國內市場的規模體量,並不能決定本土製表業的成功與否,比如瑞士幾乎是依賴出口也能奠定「鐘錶王國」的地位。瑞士在中國獲得成功的兩大代表品牌專著《播威與中國》(常偉,2015)瑞士傳統上是一個貧窮的國度,因為制表所帶來的巨大財富,歸功於產品與市場的成功,實質是由經驗和技術的積澱而成。19世紀前,著名瑞士鐘錶匠離開故土前往英國和法國發展,是因為那裡存在市場和金錢。
  • 4月瑞士鐘錶出口額成史上最差一年:疫情下,品牌該如何應對?
    疫情下,各行各業均受到影響,奢侈品行業也不例外。近日,瑞士鐘錶業聯合會(FH)公布了一組數據,數據顯示:4月份瑞士鐘錶出口額同比暴跌81.3%至3.288億瑞士法郎,彭博社稱瑞士鐘錶企業正在經歷制表業現代史上最差的一年。
  • 這個公司曾經讓無數的瑞士手錶廠被逼破產,製造了著名的石英風暴
    到了40年代末,隨著二戰結束,深受軍事風格影響的鐘表製造業中,手錶的製造量已經佔據了整個成表出貨量的80%以上。由於手錶的需求量越來越旺盛,整個瑞士包括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制表業顯得俞發的欣欣向榮。考慮到來自精工的威脅以及石英表對於機械錶所帶來的影響,再加上幾百年來機械鐘錶製作的傳統,終於讓瑞士做出了暫停各類鐘表的天文臺競賽的舉動。但這只是開頭。從這1969年一直到1985年,被稱為瑞士鐘錶業稱為最黑暗的歷史已經打開了帷幕。
  • 鐘錶產業上最黑暗的一刻,石英風暴是怎麼發生的?
    1969 年年底的購物季,Seiko 趕在耶誕節當天推出了全世界第一隻石英表「Astron」,它的振頻有8192Hz──附帶一提,當時的機械錶多半都只有2.5-3Hz,而這支理論上可以比機械錶準上數千倍的手錶在日本的售價相當於一臺小車,跟今天石英表=廉價的形象不可同日而語。
  • 拯救瑞士鐘錶業的ETA機芯斷供以後,還能買什麼?
    瑞士制表業是否將面臨缺乏高質量機芯的危機?這是2020年困擾瑞士各大制表廠家的問題。
  • 小科普|蓬勃發展的瑞士鐘錶業竟差點被亞洲這個公司掀翻?
    電子表、石英表之類的玩意兒都是瑞士人先發明的,但卻沒有受到重視,一直沉浸在傳統制表的美夢之中,讓我們從瑞士天文臺比賽慢慢說起。自1866年開始,瑞士Neuchatel納沙泰爾的天文臺開始每年舉行比賽,各個鐘錶品牌將自己的產品送交到這裡來進行為期45天的測試,歷經五個方位和冷.熱.常溫的變化。最後按精準度排名,成績靠前的品牌自然獲得榮譽,市場銷量大增。
  • 瑞士手錶品牌,卻不屬瑞士鐘錶公司,制表業四大集團怎麼形成?
    Vendome與LV這個兩個全球著名的奢侈品集團先後進軍瑞士鐘錶業,並迅速取得與鐘錶業「老霸主」們一爭高下的實力。使得鐘錶業生產形成以瑞士的斯沃琪集團、勞力士集團、歷峰集團和法國的路易威登(LV)集團,四大主導地位。今天輕奢品小編就來看看這四大集團做了哪些舉措。
  • 新型冠狀肺炎對鐘錶業影響有多大?百達翡麗,愛彼及宇舶暫停工廠
    我們相信,我們有能力集體起來迎接新的挑戰,並將共同克服這場危機。」就在剛剛過去的3月16日星期一,瑞士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直到4月19日,除雜貨店、藥店和衛生設施外,「所有商店、餐館、酒吧、娛樂和休閒設施……都被強制關閉」,已經撥出105億瑞士法郎,隨時可用以幫助該國渡過危機。
  • 鐘錶業衰退探底 香港鐘錶零售股或見曙光
    法國名牌卡地亞(Cartier)總裁Cyrille Vigneron預告,鐘錶業衰退已經見底。他表示,所有類型的手錶價格目前都需要調低,因為名表的售價已經太貴。大多數高價手錶的售價,對消費者而言,已經不能承擔。
  • 受智能手錶及香港市場影響,瑞士鐘錶出口創新低
    12月20日,瑞士鐘錶協會發布消息稱,2019年1月-11月瑞士手錶的出口量同比減少13%,降至約1890萬隻。上一次這麼「蕭條」還要追溯到1984年,當時的數字是1780萬隻,正逢石英技術以及塑料手錶給鐘錶業帶來的激烈競爭。
  • 福建漳州鐘錶業:抱團應對出口「倒春寒」
    訂單取消、關口封閉、貨款延期支付、成品積壓倉庫、資金壓力、原材料漲價,一系列因為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讓漳州許多鐘錶企業的負責人有點措手不及。僅恆麗鐘錶一家企業,就取消出口德國、美國、法國的訂單額超過1200萬元人民幣,出貨受影響鐘表超過15萬隻,造成經濟損失近500萬元人民幣。
  • 百達翡麗BETA 21 石英表
    ,再沒有比石英危機對整個行業的衝擊更大的事件了,整整 70年代的這十年永遠改變了制表業的面貌。這是Beta 21推出之年,也是百達翡麗涉足石英手錶的開端。故事始於1962年,當時大約21家知名瑞士公司聯合成立了納沙泰爾電子鐘錶中心(C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