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抖音直播持續三小時,支付交易總額超過1.6億,累計觀看人數超過4800萬人。
今年愚人節最大的新聞,莫過於最能說相聲的ceo羅永浩同學開始直播帶貨了,而且賣得不錯。
從現場的數據來看,儘管老羅既沒有親自抹口紅,也沒有高呼omg,但仍然帶來了令人震撼的結果:直播持續三小時,支付交易總額超過1.1億,累計觀看人數超過4800萬人。之前的質疑一掃而空。
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要知道,抖音籤約羅永浩,一個是4億日活用戶的短視頻平臺,一個是屢敗屢戰、擅長創造話題的第一代網紅,這一仗雙方都輸不起。
有意思的是,羅永浩高調宣布進軍直播帶貨之後,坊間各種傳聞也是暗潮洶湧。先是傳出消息淘寶8000萬籤約老羅,接著高的創服合伙人金葉宸又在社交媒體爆料:快手創始人程一笑親自帶隊找老羅溝通,並給出上億報價,但最終未能「截胡」成功。
如果傳聞屬實,則說明了兩個重要信號:
這是魔幻的一夜,老羅新風格直播超1.1億,薇婭直播賣火箭,辛巴和他的徒弟也發起衝擊,這又是值得記住的一夜。
從當晚的局面看,抖音成功開闢了新戰場,老羅直播首秀成績亮眼,快手錯失這一關鍵棋子,直播帶貨開始進入跨性別、年齡、行業的全民時代,但是戰爭才剛剛開始,戰局瞬息萬變,未來會怎樣誰都說不好。
總體上看,直播帶貨的參與者可以分為內容平臺(抖音、快手)和電商平臺(淘寶、拼多多)。
在內容領域,抖音和快手他們已經佔據整個直播行業的半壁江山,他們的大戰是整個直播帶貨之戰的震中。
內容平臺做直播變現,本質上是要給內容創作者提供更豐富的盈利手段,從而形成內容創作的正循環,讓他們生產更多的優質內容。
從這個角度說,搶老羅本質上就是搶人搶內容,羅永浩不是一個商家而是一個超級優質的內容網紅。
在這場戰爭中感覺最舒適的恰恰是淘寶,無論老羅去不去淘寶對淘寶都無任何影響,但對快手抖音,意義就完全不同。
快手需要老羅:一是要阻擊抖音,二是需要粉絲破圈。
抖音同樣需要老羅,它要向平臺上所有內容創作者表明,你們也可以在這裡像快手那樣賣貨,而且賣的更好。
這個關鍵棋子,誰錯失了代價可都不小。
事實上,直播平臺的火熱並不是新鮮事。
2016年上半年,陌陌、映客、花椒們就曾掀起「百播大戰」,只不過,當時爆火的主要是「秀場直播模式」,是一個個網絡夜總會:美女主播們一口一個哥哥,土豪大哥們一擲千金,這種秀場打賞變現太利索、且套路滿滿,驚人的現金流水轉眼吸引了整個資本圈的目光。
時過境遷,那場大戰的主角你方唱罷我登場,卻都沒有笑到最後。接著,先後經歷了遊戲直播、直播問答、直播相親三股浪潮的更迭,我們終於進入了直播帶貨的大時代。
直播帶貨也不是新鮮事,16年直播熱時就有人嘗試,今天的「口紅一哥」李佳琦就是在16年底進駐淘寶直播,只不過一開始觀眾寥寥,市場反應並不熱烈。
為什麼時間到了2020年,直播帶貨忽然就如日中天?原因有四:
一是新消費的崛起。明眼人都會發現,「新消費」這一提法在過去兩年內不斷被提及,並伴隨著疫情之下中央拉動內需、大力發展「新基建、新消費」的聲音走向高潮。
中國已經擁有最強大的消費品供應鏈和生產製造體系、最龐大的消費市場、最高效豐富的消費渠道(新零售、社交、算法),並迎來了一輪曠日持久、聲勢浩大的消費升級運動。從三隻松鼠到瑞幸咖啡,從完美日記到鍾薛高,各種借力網際網路的新品牌紛紛湧現,每個消費細分領域都值得重做一遍。
從這個角度說,直播帶貨不過是這場新消費浪潮水到渠成的結果,作為一種新渠道和促銷方式,成為其基礎設施、有機構成。
二是用戶習慣培養完成。歷經四年堅持「洗腦」,直播終於成為人們的一種內容消費和生活方式。
艾媒報告顯示,約有25%的直播電商用戶每天會看直播帶貨,約46%的用戶每周都會看直播帶貨,超過60%的用戶表示直播帶貨能夠非常大或者比較大地引起消費欲望。
李佳琦、薇婭、辛巴的現象級爆火,更是完成了最初的市場教育,直播帶貨已經不是新鮮事。更何況疫情期間宅在家中,甚至學生網課直播,都給添了一把火。
直播帶貨重構了「人貨場」,提升了交易效率。根據那份讓羅永浩立刻「改弦更張」的招商證券調研報告,2019年直播電商總gmv約超3000億元,未來有望衝擊萬億體量。
三是其他賺錢模式的受阻。過去幾年裡,伴隨著國際資本市場的波動,網際網路公司常見的「集資」手段受到了影響。
能喝湯都難,連新浪微博、百度都壓力山大。
在這種局面下,「快速變現、現金為王」早已成為主流思潮。具體到直播領域,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是:打賞的錢沒那麼容易賺了。疫情以來筆者訪問多個中小直播平臺,得到的反饋都是打賞數據有
不同程度地下滑,且不大穩定。看起來,金主大哥們的生意受到了影響,面對巨大風險出手也沒那麼大方闊綽了,靠他們的飯沒那麼好吃了。
四是直播領域自身行業建設的完善,各種mcn紛紛湧現,產業鏈流程規則日趨成熟,這裡就不贅述了。
時勢造英雄,各種偶然與必然的系統性推演,將「直播帶貨」變成了當下消費網際網路的風口。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們將進入百播大戰2.0模式,只不過這一次是賣東西的對決。
下面結合直播帶貨戰役的特點,讓我們來對比一下快手、抖音這兩家的優劣勢。
在直播領域,快手具備先發優勢。根據科技媒體人潘亂19年的分析,快手18年主要的成績在直播,直播在快手中佔據的時長越來越多,其收入更是從每月10億一路飆升至每月20億。同時招商證券的
報告則認為,20年其電商gmv日均1億、全年預計400-500億。
這一優勢的背後,是快手通過「社交關係鏈」打造的強大粘性。快手副總裁餘敬中曾經指出,快手直播90%多是私域流量,只有關注到這個人才能看他的直播。
今天的快手平臺上已經出現了辛巴、散打哥、娃娃這樣的頭部,辛巴19年雙十一更是帶貨20多億,20年放言要做到gmv1000億,數據令人豔羨震驚。草根大v獨有的個人魅力和快手社區獨有的老鐵文化氛圍相印成趣,構成了一道護城河。
但是,快手直播也面臨這樣幾個挑戰:
其一,快手最大的優勢在於「深耕五環外流量」,但當直播帶貨大戰爆發時,最大的優勢也可能是劣勢,五環外也可能是快手的瓶頸甚至天花板,畢竟從消費力的角度說,下沉市場不如一二線。
其二,快手帶貨直播的體量驚人,但很多仍是「體外循環」,與平臺本身的營收並沒有直接聯繫。相信這也是該平臺力推小店、電商合伙人、品牌掌柜計劃保護品牌等一系列動作的原因。
其三,主播生態高度頭部化、集中化,前十名kol流量佔30%,新來者入局門檻大大提高。特別是近期對「掛榜電商」作出調整,靠重金打榜、給主播刷虛擬禮物來快速收割粉絲和流量的套路走不通了,快捷上升通道沒有了,用原有模式再造一個辛巴的難度提高了不止百倍。
其四,以往的直播優勢很大一塊集中在「打賞」上。但是如前所述,伴隨著經濟波動、這一塊的收入會有影響,大哥們的錢沒那麼好賺,也不穩定。
與之相對,抖音是目前最大的短視頻平臺,日均活躍用戶已達4億,作為網際網路圈的當紅炸子雞具備明顯的流量優勢。
同時,抖音用戶結構相對均衡,無論一二線城市用戶還是五環外人群,都具備相當的規模和體量,這一結構分布的直接結果是:抖音用戶的平均消費力相對較高,且消費的種類和包容性更強。
自誕生以來,抖音一直是各類網絡營銷和事件話題的策源地,從答案茶、摔碗酒開始,就帶火了無數的網紅產品、景點、歌曲……善於流量營銷是其自帶基因、先天優勢。
這一優勢的背後,是抖音藉助「算法精準分發」實現的個性化推薦體系,使平臺上洋溢著一種「內容導向」的氛圍,不論你有多少的粉絲量,核心是內容質量要好,只要有好內容、哪怕粉絲量不高也
可能轉眼爆火一夜成名。當然,這種優勢同時可能也是問題,下面將會提及。
近兩年來,抖音接連發力直播帶貨。2019年開放開播權限,且不受粉絲人數限制,20年1月與火山打通,疫情期間推出「宅家雲逛街計劃」、10億直播流量補貼、開放小店入駐綠色通道、幫助線下零售店開展「線上不打烊」活動,其打法從起初的保守變得逐步激進,劍鋒直指帶貨。
保利抖音直播,半小時售房102套;安徽舒城等多個縣縣長抖音賣茶,累計銷售2010萬元;攜程大佬梁建章抖音賣貨,一小時內賣出三亞本地酒店套餐交易額1025萬元……
但是儘管做了這麼多努力,在直播帶貨領域,抖音仍然是一個後來者。根據招商證券的報告分析,抖音直播帶貨日均2000萬,全年預計100億。抖音直播帶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方面:
綜合以上分析不難發現,儘管從整個大盤來看抖音略佔優勢,但在直播帶貨這個戰場卻是實打實的「攻方」。本來,兩家公司一個主推內容分發、一個主打社交,一個重點一二線、一個深耕五環外,看起來並無太多交集,但圍繞著「羅永浩直播」這個導火索,雙方忽然劍拔弩張起來。
可能就在這一刻,他們都看到了這場直播帶貨之戰必須拿下的關鍵高地。
兩大平臺的對壘,其核心在於對中間地帶的爭奪,這個中間地帶具體包括「賣什麼、賣給誰」,也就是爭奪更多的品類和用戶。
按照定位理論,市場競爭的本質就是對用戶心智的切分,李佳琦和薇婭無疑已經拿下了女性消費向(如美妝、日用)「主流大牌的特價限量尖貨」這樣一個區塊,他們的議價能力最強,對主流大牌的理解體驗也是最專業的。
根據網際網路與娛樂怪盜團的分析,快手的核心是眾多白牌和網紅自有品牌們,比如辛有志嚴選、zuzu、e3e4等,這些顯然對五環外的老鐵們很靈光。
而在卡思數據監測中,目前抖音銷量最佳的美妝品牌主要以國牌為主,包括完美日記、鉑萊雅等。
那麼,在女性向主流大牌和白牌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空間:非女性向(未必就是男性向)的主流大牌、非一線主流品牌(中腰部)、新消費品牌(新入局者)。
儘管這些領域李佳琦和薇婭們也有涉及,但還沒有強到可以壟斷心智的地步。
這也恰好是羅永浩撕開缺口的區塊,他的口號是「又好又便宜、新奇特」的產品,說白了就是「大牌+爆款+最低價」路線。
這個打法簡單直接:
具體來看,這個新奇特主要集中在數碼產品、文創產品、小家居、食品等領域,實戰中果然出現了小米手機、極米投影儀、小龍蝦、鍾薛高、搜狗錄音筆、吉列剃鬚刀等內容,這是標準的非女性向主流大牌了。
對於中間品類的爭奪,正在成為這場直播帶貨戰的核心。從這個角度可以理解快手為何為老羅願意出價1億以上,他們太需要突破「五環外」這個心智天花板,而老羅正是關鍵棋子。
有趣的是,「新消費」正在拉動的核心增量空間,也恰好在這裡。
在《第四消費時代》一書中,日本人的消費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富裕階層的西方化,第二階段是家庭消費的崛起,第三階段是消費的個性化、多元化、物質主義傾向,第四階段是消費逐步理性,追求簡約、共享、不盲目虛榮與自我充實(優衣庫、無印良片等)。
那麼今天的中國處於哪個消費階段?
事實上,在幅員遼闊的大陸上,不同的地區、年齡、行業都有著不同的消費模式,但是總體看仍處於第三階段向第四階段的變軌期,疫情的到來可能會讓更多人的消費回歸理性。
可以預想,未來將出現更多需要「極致性價比+網際網路上講故事」的新品牌和謀求轉型的中腰部品牌,他們也將是各家平臺爭搶的核心。
另一個要爭搶的是新用戶。如果說,李佳琦和薇婭們主要拿下的是女性消費群體,快手主播們主要拿下的是下沉老鐵,那麼有待發掘的人群依然數量龐大:一二線男性消費者、銀髮族、z世代年輕人。
儘管人們常常戲言,男性在消費鄙視鏈中處於底端,在消費的意義上男人的地位還不如狗,但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在於時間稀缺的一二線男性沒能真正體驗購物的樂趣。
如果老羅們的直播能夠成功吸引他們的目光,把這個人群引入直播帶貨的圈子,他們或許也會大喊一聲:真香!
在中間地帶的爭奪中,在新品類、人群的發力中,抖音先下一城,但並不值得僥倖,且看接下來快手會如何還擊,能不能找到下一個老羅?
不過,如果老羅像知識付費時那樣,錄了兩期就撂挑子不幹了呢?
從長遠來看,平臺之間的戰爭,誰能笑到最後,關鍵還在一個生態的「可持續性」:是逐步出現馬太效應,所有流量向幾個頭部集中,甚至平臺被大v裹挾,還是逐步垂直細分、打造一個百花齊放、
真正人人都有機會賣貨成功的局面?
這就包括幾個方面:
一是對新來者的友好度。
前面說過,早先很多快手主播的崛起靠的是重金砸榜、贈送虛擬禮物,現在這條「捷徑」已經被鎖死了,那麼快手能不能儘快打造出一個新的通路?
與之相對,筆者最近看到一些快手直播的公司轉投抖音,理由就是:即便0粉絲,只要內容優質,通過抖音的算法,也可以很快獲得很高的直播推薦流量和訂單轉化。
二是商品生態的安全規範。
中消協發布的《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37.3%的受訪消費者遇到過消費問題。未來誰可以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消費體驗呢?
三是規則穩定度。
這一點兩家平臺做的都不太好,規則變化很多,很多mcn機構抱怨滿滿。
四是垂直主播們的心智佔領能力。
一個主播火起來靠的是「爆款內容」,但長期火下去,靠的是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可以持續提供某種場景、某種價值的「功能認知」。這就好像在很多女生的心中,李佳琦已經不再是一種內容,而成了某種工具app一樣的存在,「買口紅尖貨找李佳琦」。
五是如何處理與主流電商的關係。
抖音、快手、微博們作為流量提供方,他們和電商平臺的關係就會變得微妙,該如何平衡這種關係?
前面說過,羅永浩去不去淘寶,對淘寶的基本盤影響都不大,畢竟快手和抖音的競爭,本質上也是一種「代理人戰爭」,電商平臺們只需坐山觀虎鬥,只要自己的代理人贏了,打到最後受益的都是自己的商戶。但如果繞開,可就說不清了。
最後,真心希望各家平臺的直播帶貨大戲能打得更加火熱、高潮迭起,畢竟這樣一來,得到實惠的是我們消費者。
張俊,微信公眾號:阿辯論(ID:bianlunlove),個人微信13385698365。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上海帥醒創始人,專注社交傳播、事件營銷、商業預測分析和產品開發。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