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天,就是一年一度的萬聖節了。
近幾年,萬聖節在國內的節日氛圍愈發濃厚,不管是熱衷「trick or treat」的小孩子,還是致力於把每個節日都過成「情人節」的情侶,抑或是受到潮流文化圈影響的年輕人,萬聖節都是一個吃喝玩樂的好機會,這也激發了品牌們對萬聖節的廣告靈感。
這些萬聖節廣告,有的恐怖到讓人背後一涼,有的柔軟到內心深處,希望也能給你提供更多的靈感。
瑪氏(Mars)集團
萬聖節最少不了的當然是糖果。
作為全球最大的糖果類廠商之一,瑪氏集團聯合了旗下的一眾品牌,推出了萬聖節恐怖劇場《Floor 9.5》、《The Road》、《Replacement》《Live Bait》等四部影片。
其中最受好評的就是這部來自瑪氏旗下品牌「Skittles彩虹糖」推出的《Floor 9.5》,作為一部廣告短片,其在豆瓣上甚至擁有獨立的詞條和高達7.5分的評分。
故事開始於一個夜深無人的寫字樓辦公間,時鐘剛好走到午夜12點。
一個女子下班之後,搭乘的電梯突然停在了不可能停下的9.5層,電梯門緩緩打開,一個只有背影的男人站在女子眼前,如影隨形,恐怖氛圍陡增。
據導演透露,這個短片還設計了一個循環式的結尾,是為了營造卡夫卡式噩夢的氛圍,也暗示了生活和職場的無限循環,打造人群共鳴。
這個系列的廣告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品牌露出的場景都不多,這一定程度的減少了商業信息對短片的幹擾,因為作品本身足夠優秀,加上這是集團聯合一眾子品牌所做的系列廣告,品牌聲量依舊很足。
這也是近年來品牌集團廣告的一個趨勢,即不單獨突出某個產品,即使商業信息不明顯,但是依靠子品牌聯合起來的聲勢,依舊可以達到品牌傳播的效果,幫助母品牌成長。
資生堂(Shiseido)
美妝品牌如何打造萬聖節廣告?資生堂也許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思路,被稱為"最美萬聖節廣告"的《The party bus》剛一上線就獲得了無數的讚譽。
短片以日本文化為背景故事展開,以一句日文「我無法說我愛你」開場,女主輝夜姬坐在派對大巴上,面對德古拉伯爵的互動卻心不在焉,甚至一度落淚。隨後,淚水喚起了唇彩,臉上的美妝開始在臉上幻化成不同的色彩的舞姿,下定決心的輝夜姬決定下車尋找最初遇到的骷髏武士。
這其實並不是一則簡單的彩妝廣告,影片本身拍得比較晦澀,人物關係也比較隱晦。如果你有注意到的話,雖然骷髏武士扮相十分具有日本特有的少年感,但面具揭下,我們發現她其實是個女生。看懂了這一點,我們也就不難明白故事的本質所在。
總的來說,資生堂說了一個不錯的故事,但是華麗的視覺效果加上現在頗為引人注意的LBGT話題,更為這個故事賦予不同的深意,也為這個百年老品牌觸達年輕的社會、觸達當下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手段。
愛彼迎(Airbnb)
愛彼迎有個標誌性的項目,那就是「奇屋一夜」,在每一年萬聖節,愛彼迎都會玩一把「大」的。
2015年,愛彼迎在在巴黎著名的地下墓穴裡安置了床具,並且邀請品牌粉絲和600具遺骸同眠共枕一夜,成為第二天清晨,唯一活著醒來的人。
2016年,愛彼迎聯合布朗城堡(吸血鬼《德古拉》中的德古拉城堡原型)開門營業,讓粉絲能夠探秘古堡中幽暗的走廊,享用氛圍十足的燭光晚餐,並在地窖中鋪滿天鵝絨的棺材裡入睡。
2017年,愛彼迎開放麥金儂頂層奇屋——來自 1930 年的黑屋「鴉青」,並聯合「不眠之夜」的製作團隊,將房客變成「戲中人」,真正體驗一把沉浸式的戲劇。
在各大主題樂園圍繞萬聖節定製活動的同時,愛彼迎正在把恐怖傳說變成活的傳奇。
藉由對恐怖故事的挖掘,以及對現代藝術形式的運用,「奇屋一夜」正在成為愛彼迎,甚至旅行行業中的標杆性項目,也讓其不斷刷新品牌在行業中的位置。
搞怪的萬聖節
也可以做廣告
其實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廣告圈,相比起春節、聖誕節,相比起很多其他節點,萬聖節並不是一個很熱門的節日,甚至品牌都沒有太多的預算來圍繞萬聖節做廣告。
但是,萬聖節的又是一個搞怪的節日,它的這種稀有屬性決定了品牌可以在這個節日熱點打造腦洞大開的創意,例如在一本正經的嚇人時,提供給用戶更多新奇的體驗;或者依舊以人為本,關注這個節日中個體、或者群體的故事。
同時,這個更屬於年輕人的節日,無疑也是品牌年輕化的時機之一。
本文系新視維文化傳媒原創內容,
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如有侵權異議,請後臺留言,聯繫洽談。
推 閱
薦 讀
網易雲音樂品牌片《萌芽》,讓寶媽的第一次被「看見」
芬蘭航空國內專屬廣告:飛行的N個理由
你的品牌形象設計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