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第二家 興嘉生物IPO為何被否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每日財報

近期,據上交所科創板官網顯示,長沙興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興嘉生物」)科創板首發未通過,公司因此成為2020年第二家科創板IPO被否的企業。

公告顯示,對於公司IPO計劃,科創板上市委提出了多方面質疑,其中包括興嘉生物定位「生物醫藥」行業的具體理由及依據,發明專利主營業務收入的關係,將董事長70%工資、總經理40%工資計入研發費用是否符合規定等問題進行了重點問詢。

據我們了解,興嘉生物成立於2002年,主要從事礦物微量元素的研發生產,核心技術和產品主要應用於動物營養領域和植物營養領域,可以理解成為動物飼料添加劑提供微量元素。

年內科創板現第二家被否,科創屬性引質疑

據招股書顯示,興嘉生物2017年-2020年上半年實現的營收分別約3.08億、3.12億、3.06億、1.59億,對應歸屬淨利潤分別約2603.97萬、4493.45萬、4994.89萬和3014.24萬。

過去三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達41.03%,增速非常高,但公司銷售業務主要來自以北美為代表的海外區域,其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2017年—2020年上半年,興嘉生物國外市場銷售逐步上升,佔主營收入分別為10.30%、17.11%、31.24%和39.08%。

興嘉生物國外銷售主要出口地區包括北美、歐洲和亞洲等,其中向北美市場銷售佔海外市場比例分別為75.01%、56.35%、65.07%和60.18%,興嘉生物的國外業務對北美市場的依賴較大。

雖然發審委對興嘉生物提出了諸多質疑,但科創屬性不足或許是此次IPO折戟的根本原因,而這還要從公司的主營業務說起。

根據披露的信息,2017年-2019年,興嘉生物生產的單體微量元素的銷售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1.12%、46.93%和55.49%,複合微量元素的銷售佔比分別為46.47%、50.52%和43.61%。

報告期各期,公司營收來自羥基氯化物、有機複合多礦兩款產品的銷售收入合計佔比分別為60.58%、66.28%、74.12%、77.58%。公司生產的礦物微量元素主要應用於動物飼料添加劑、植物肥料、食品、醫藥等領域,但招股書並未披露各領域具體佔比。

通過查閱興嘉生物今年上半年的前五大客戶可知,下遊客戶均為飼料企業或農產品生產企業,因此興嘉生物生產的礦物微量元素實際主要應用於動物飼料添加劑,添加到飼料或預混料中為動物提供礦物微量元素營養。

靠攏「生物醫藥」不成,研發投入略顯不足

有趣的是,興嘉生物最開始並不想把自己定義成動物飼料添加劑生產廠商,而是往「生物醫藥」屬性靠攏,試圖提高公司的科創屬性。

但經過幾輪問詢之後,興嘉生物顯然撐不住了,對外披露稱:經過複合之後,公司不屬於科創板「生物醫藥」行業定位。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 32號)之附件《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公司主要產品屬於「二、生物與新醫藥」之「(七)農業生物技術」之「2、畜禽水產優良新品種與健康養殖技術」之「安全、優質、專用新型飼料、飼料添加劑」。

因此,公司已修訂相關申報材料,並將公司所屬行業重新定位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之「第三條」之「(七)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其他領域」。

事實上,從興嘉生物披露的其他信息中也可以窺見公司在科創屬性上的薄弱。截至去年底,興嘉生物員工人數共187人,其中本科及以上為60人,但並沒有披露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數,大專學歷為54人,大專及以下也就是初中學歷層次最多為73人,佔比近40%。

此外,公司的研發投入上也略顯不足,2017年—2019年,其研發投入分別為1489萬、1734萬和1618萬,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84%、5.55%和5.29%,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為5.23%,剛剛超過5%的要求。

產能分配或存不均,左手分紅右手借錢

興嘉生物在招股書中披露到,公司此次擬募資3.29億元,其中2億元用於礦物微量元素產業園擴建項目。

據公司預估,該項目建成後,高品質礦物微量元素添加劑年產能增加6萬噸,其中有機礦物元素2.6萬噸、羥基氯化物1.1萬噸、複合礦物微量元素2萬噸、發酵產品3000噸。

我們注意到,興嘉生物的產能分布似乎並不均衡,2017年—2019年,公司單體微量元素系列(包括羥基氯化物)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1.26%、56.39%和55.92%,產能利用率嚴重不足。

另一方面,複合微量元素系列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221.31%、225.48%和193.45%,大幅超過正常標準。值得注意的是,以羥基氯化物為代表的單體微量元素的產能已經過剩,但依然要擴大生產,這顯然是沒有道理的。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也很難讓人理解,就是公司一方面大手筆分紅另一方面卻將專利拿去抵押借款。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興嘉生物的現金股利分配金額分別為1176.6萬、2353.2萬和3529.8萬元,佔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比例分別為45.18%、52.37%和70.67%,每年都大手筆分紅,且比例不斷提升。

但另一方面,就在2020年6月16日,興嘉生物將16項發明專利質押給長沙銀行滙豐支行,作為最高額4957萬元地債權的擔保,長沙銀行於2020年7月7日向公司發放了1400萬元專利質押流動資金貸款。

此外,興嘉生物還將大量的房產抵押出去,從這個角度來說,公司的資金狀況並不充足,在此背景之下,大比例的分紅對於未來的發展勢必會造成衝擊,而且傳遞出的信息是大股東更關心自己的「錢袋子」而不是企業未來長遠的發展。對此我們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邯鄲漢光科技IPO申請被否為年內第二家
    摘要 【邯鄲漢光科技IPO申請被否為年內第二家】《證券日報》記者4月1日從證監會獲悉,當天召開的發審會,審核了兩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其中,博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得通過,邯鄲漢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否。
  • 邯鄲漢光科技IPO申請被否 為年內第二家
    其中,博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得通過,邯鄲漢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否。  邯鄲漢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今年第二家IPO申請被否的公司。3月9日,上海錦和商業經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被否。  至此,今年以來,證監會已經審核了65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其中,過會63家,否決2家,過會率為96.92%。  證監會昨日並沒有給出邯鄲漢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否的原因。
  • 品恩科技IPO被否 主營業務收入多方面受質疑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0日,今年ipo共審結了267家企業,其中暫緩表決6家、待表決的10家、未通過發審會的32家、取消審核的7家,真正通過審核的公司只有212家,ipo審核通過率為79.4%,這個通過比例相較2016年數據(全年發審委共審核275家企業ipo申報、247家獲通過,通過率高達89.82%),相差了10個百分點。
  • 深圳萱嘉生物旗下「安幕茵」涉嫌傳銷遭市場監管部門查處 並被法院...
    天眼查顯示,深圳市萱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2月21日,張嘉恆是持股38.40%的自然人股東,同時也是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安幕茵」為廣東萱嘉醫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商標,該企業成立於2018年,深圳市萱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其持股97%的大股東。
  • 凱盛新材IPO:實控人王加榮虛擬貿易增厚業績,會否重蹈「金正大...
    但富凱IPO財經發現,報告期內凱盛新材主營業務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貿易業務,且收入真實性存疑。2017年3月,凱盛新材設立全資子公司凱斯通化學。2017年7月開展貿易業務,並於2019年逐步退出。2017年-2019年,公司貿易業務收入分別為7208.24萬元、26105.94萬元及6368.74萬元。
  • 2020年企業IPO被否案例分析
    據wind統計,2016年上會企業共有275家,247家獲通過,過會率89.82%;2017年上會企業共有479家,380家獲通過,過會率79.33%;2018年上會企業共有189家,111家獲通過,過會率58.73%。
  • 興嘉生物衝刺IPO,礦物微量元素應用概念來襲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葉青 北京報導隨著我國農牧業持續快速發展,礦物微量元素在飼料添加劑中的應用日益廣泛,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也獲得長足發展。近日,上交所公告顯示,礦物微量元素企業興嘉生物即將於11月26日上會。
  • 2020年首家IPO被否企業產生 嘉曼服飾曾刷單與自買貨
    來源:國際金融報原標題:2020年首家IPO被否企業產生,公司曾存在刷單與自買貨行為1月9日,新年第一家IPO被否企業出現,這就是北京嘉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曼服飾」)。險超50家企業連續過會市場本以為會再次迎來全部過會的消息,但嘉曼服飾此次IPO被否終結了連續過會記錄。不分板塊計算,最近一次上會被否的企業是科創板申報公司博拉網絡,其在2019年11月14日上會。
  • 恆強科技上市滑鐵盧 中泰證券保薦年內被否第二單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9日訊 昨晚,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150次會議審核結果顯示,浙江恆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恆強科技」)首發未通過,成為發審委今年否決的第53家企業。恆強科技是專業從事各類針織機械電腦控制系統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 興齊眼藥:獨立董事提名人聲明
    興齊眼藥:獨立董事提名人聲明 時間:2020年12月22日 18:50:47&nbsp中財網 原標題:興齊眼藥:獨立董事提名人聲明是 □ 否 如否,請詳細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被提名人在最近十二個月內不具有前六項所列任一種情形。.
  • 童裝水孩兒母公司嘉曼服飾成為2020年首家IPO被否的企業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1月9日,證監會發布發審委會議公告,北京嘉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曼服飾)IPO被否,成為2020年首家IPO被否的企業。2013年6月,長春市工商局對兒童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嘉曼服飾生產的一款Moncler連衣裙抽檢不合格。2013年7月浙江省工商局的監測發現嘉曼服飾銷售的一款ARMANI JUNIOR長褲抽檢不合格。除此之外,嘉曼服飾IPO被否也早有端倪。
  • 註冊制下創業板IPO被否第一家 網進科技因實控人認定等問題受關注
    原標題:註冊制下創業板IPO被否第一家!這家公司因實控人認定等問題受關注註冊制下,創業板出現第一家IPO被否企業!11月11日晚間,深交所官網發布消息顯示,江蘇網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進科技」)當日上會未能獲得通過。
  • [年報]興齊眼藥:2018年年度報告
    指 公司控股子公司、瀋陽興齊眼科醫院有限公司 第二節 公司簡介和主要財務指標 一、公司信息 股票簡稱 興齊眼藥 股票代碼 300573 公司的中文名稱 瀋陽興齊眼藥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簡稱 興齊眼藥 公司的外文名稱(如有)
  • 興齊眼藥:獨立董事提名人聲明[二]
    瀋陽興齊眼藥股份有限公司        獨立董事提名人聲明        提名人瀋陽興齊眼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現就提名李地為瀋陽興齊眼藥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發表公開聲明。
  • 創業板註冊制IPO現被否案例,為何是它?深交所直指三大關鍵問題
    3過2,創業板註冊制首現IPO被否。11月11日,深交所發布創業板上市委 2020 年第 44 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會議審議結果顯示,致遠裝備、恆帥股份首發過會,網進科技被否。這是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以來首現IPO申請被否的情況。網進科技創業板IPO被否▲▲▲
  • 「鵬拍」2020年IPO第一否之否決原因分析
    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已在全國開設有758家門店,其中直營店324家,加盟店434家;同時,公司通過唯品會、天貓、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建立了線上直營銷售渠道。公司採用多品牌運營策略,產品包括自有品牌、授權經營品牌、國際零售代理品牌等三類,共計24個品牌,憑藉各品牌自有特色在各個細分市場中滿足不同類型消費者的需求,培養有品牌忠誠度的客戶群體。
  • 太興茶餐廳的母公司擬港股上市,旗下大部分門店能在兩三個月內達到...
    其的前身為「太興燒味」,第一家店誕生於1989年的香港西灣河太安樓,此後30年間,在香港、內地迅速擴張,旺角菠蘿油、港式燒鵝、冰鎮原味奶茶、菠蘿咕嚕肉等都都是這家餐廳的明星菜品。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7年,太興集團在香港和內地自營休閒餐飲餐廳市場的收益排名分別位列一、二位、在香港臺式休閒餐飲市場的餐廳數量排名第一。
  • 年內62家公司衝A未果 近九成主動撤單
    今年以來至12月9日午間,年內共有62家擬IPO企業衝擊A股未果。其中,有55家公司系主動撤單,佔比近九成。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自9月以來,擬IPO企業撤單的案例較此前明顯增加,僅在12月8日這一天,就出現5家公司集體撤單的情形。無論是審核環節被否還是主動撤單,都利於從源頭上把好資本市場入口關,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 創業板註冊制IPO首例被否:網進科技實控人成迷,三大問題引質疑|IPO...
    在創業板上市委2020年第44次審計會議結果公告顯示,江蘇網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進科技」)未通過審核,公司因此成為創業板實行註冊制下首家被否企業。  據《每日財報》了解,網進科技成立於2000年7月7日,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均為潘成華。是一家專業的智慧城市IT服務商,業務範圍涵蓋智慧公安、智慧政務、智慧交通以及智能建築等眾多智慧城市子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