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見過任何一家廠子對於一個特定價位的耳塞有著如此的執與鑽研——雖然我知道他們在很多年之前就發跡於一條199元的R02,並且將這個經典的型號幾經改版一直賣了很多年——我記得的版本就有R02 Pro、R02銀線版、GR02、GR02銀線旗艦版、GR02銀線版、GR02低音加強版、與最後的經典GR02白色版。而這條塞子對於稍微老一點的耳機愛好者而言就是如同頭戴耳機裡的K420,平頭塞中的MX500或者MX360系列一樣,不僅是很多人的第一條主打音質的入耳耳機,也是不少人因為它第一次知道了「不同的耳機之間差別居然那麼大」。
GR02的歷史使命在2013年截止了,這時候的中國HiFi耳機市場已經是一片繁榮,我在給人推薦耳機的時候也不用再翻來覆去就那麼寥寥幾個型號了。這時候的GR02雖然聲音依舊是經典而順滑、女聲表現依舊在入門級入耳中獨領風騷,奈何時代變了,最新一批的音樂愛好者們的口味不再是這般平平淡淡的經典葩樂,對於「聲音素質」也有了新的標準和要求。
這時候Vsonic在一片質疑與起鬨聲中,由其CEO鬱夏峰鬱總高喊著「這產品的音質秒三百超六百平一千,但是我們只賣199」的秒超平口號,用一種一路碾壓的姿態推出了全新產品線的開山之作VSD1&VSD1S。至於這兩個東西怎麼樣,究竟有沒有秒超平,大家心中都已經有了一個自己的結論,我也就不多說了。我就只說一句:VSD1系列的確從各種意義上重新樹立了199元耳塞的聲音素質層次和設計做工包裝水準,同時也以自身的話題性,成功的完成了「新時代引領者」的工作。
而2015年3月,隨著一條原價569的AN16贈品,同樣以199元首發的VSD2又怎麼樣呢?我挺遺憾自己在這東西發售9個月之後才知曉了它的存在的。這隻看著像VSD3下級版的耳塞聲音與做工裡所帶有的氣質,是Vsonic對於199這個神奇的價位的耳塞又一次的自我進化與超越。
VSD2在擁有著僅僅略遜於VSD3一點的聲音素質基礎上(信息量相當,只在聲音清晰度上略輸),擁有著以往199價位耳塞從來沒有過的聲音取向。其憑藉著足夠的聲音素質基礎,在調音風格上既沒有妥協聲場自然度與規模來換取氛圍感,也沒有犧牲掉聲音的密度與質感來換取更多的細節與清晰度。
這樣做最直觀的結果就是「這耳塞聽起來不像是便宜貨」。入門級別入耳會有的一些調音上的小問題隨著這樣大氣的聲音取向與背後支撐它的強大聲音素質完全消失,哪怕把它扔到更高價位的耳塞廝殺中(比如500這個梯度)也絲毫不落下風,甚至除了聲音素質不出挑(相對500價位)之外挑不出任何的大問題與小毛病。
再這份難得的均衡與圓滿之上,剩下的就是聲音取向的問題了。VSD2如同大部分的Vsonic產品一樣,都有著微微的暖意,同時低頻表現也不那麼轟隆隆,非常適合華語經典流行樂的回放。同時因為調音風格的回歸與自我進化(VSD2的聲音質感像極了當年叫好又叫座的GR04旗艦版,卻又在那個底子上更加完善、更符合現在的主流聽音觀),從搖滾到器樂再到電子EDM甚至對器材要求嚴苛的爵士樂都有著穩妥的聲音表現。而在大多數人關心的人聲表現方面,女聲系的表現還是綜合優於男聲系的,整體會略微偏嫩偏甜美的人聲演繹也更加適合華語女聲的回放。
縱使有十八般武藝,依舊作為一隻定價與定位都是入門的入耳式耳機的VSD2在驅動性上絲毫不用擔心,隨便什麼手機都能夠讓其大展拳腳,反過來說即使給它接駁上高價位的臺式設備聲音也不會有很大的提高或者改變。
具體來說VSD2的調音還是部分有參照蘋果系的機器(iPad、iPhone、iTouch)來進行針對調音,在接駁iPhone的時候有極佳的聲音表現,而Vsonic官方也推出了帶蘋果線控版本的VSD2Si來給蘋果用戶更多的方便。
就配件來說,三對矽膠套、一個絨布耳機袋盒一組耳掛的組合不復當年VSD1剛上市的年代十對矽膠套騎臉的華麗陣容卻是更加的實用,而包裝盒也來得更加上檔次一些,相比起那些國際大牌都不差,更是和絕大多數國產耳機廠家拉開了距離。
最後總結一下吧,總的來說VSD2是Vsonic在我自己心目中的「199元入門布道耳塞」的第四代接班人,比起第一第二代的前輩GR02來擁有著更加亮麗的外觀和強大到不在一個時代的聲音素質,比起大哥VSD1來又擁有著Vsonic更加正統經典的調音路子和更加大氣全面的聲音表現。
VSD2的聲底徹底的脫離了「入門級耳塞」有可能擁有的所有問題。在聲音取向上偏暖,在擁有著很好的曲風適應性的基礎上再華語流行樂的回放上有天生加成。在199這個價位上如果沒有特別的曲風要求的話(比如只聽搖滾、想要個平頭塞等等),VSD2綜合下來基本上就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