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卜居》
雖然屈原有著很高的文學天賦,但是大家對屈原的了解卻大都不是來自他的詩詞,而是來自他的愛國情懷。屈原雖然屢屢被當時的楚國君臣所不信任,可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背叛楚國,最終投江以明志。
其實,楚國詩人屈原有著不亞於唐朝詩仙李白的想像力,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他就已經寫出了許多對生命追索的詩詞,比如《天問》,我國的航天事業中,還依然使用這一首詞來命名探索太空的太空飛行器。
除了對生命的求索,屈原在對事物的觀察上也有著極為敏銳的洞察力。甚至有一絲辯證法的意味。尺子雖然很長,但是卻也不能用來測量大江大河的長度;人手的一寸雖然很短,可是用來做一些粗略的測算還是綽綽有餘的。這就是辯證法的精髓,從來都不以絕對的目光來看待一件事物。
同樣的,書法文字也絕對不能簡單地來看待。文字最為直接和簡單的用法就是用來記錄和表達。只要寫的人寫的清楚,看的人看得明白就完全沒有文字。而中國書法的存在則是一種對美的刻意追求,書法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而是追求更高一層次的美的感受。因此,只要具有美感,書法就應當得到承認。
然而,有一位書法家的字體寫得很美,卻不受到人們的歡迎,這是怎麼回事呢?
事實上,這位書法家的名字叫做徐冰,他獨創出了一種「英文書法」,雖然美卻依然受到了網友們的群嘲。
一、標新立異的英文書法
自從書法從魏晉時期被抬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以後,中國的知識分子就在書法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甚至還形成了一種觀念,那就是認為字如其人,人的品德觀念也會反映在他的字當中,這種觀念直到現在依然深入人心。
在明清時期,中國書法基本上就已經定型,不再有開創性的書法大家的出現了。明清時期讀書人都在追求科舉功名,學習書法也只是為了能夠在考場之中獲得有利地位,畢竟,科場的最後一道關卡殿試的考官皇帝本人喜歡看一手好字。在生活中書法的用處就不大了,修身養性還行,養家就差強人意了。
既然沒有很強的經濟性,於是書法的發展也就逐漸進入了一種停滯的狀態,已經有很長時間,再沒有一種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字體出現了。這或許是為何央美副院長徐冰會提出這樣一個讓人覺得十分荒謬的英文書法的原因吧,書法界實在是太需要革新了。
徐冰獨創出來的英文書法,說實話單從審美的角度上來講,寫的確確實實還可以。那麼他的英文書法是怎樣的一種模式呢?其實,他是以英文的26個英文字母作為基礎,先將漢字轉化為對應的拼音,但拼音不就是由英文字母所構成的嗎?再將這些字母,一個一個搭積木式的搭成一個類似於漢字的方塊字。最後就變成了徐冰口中筆下所寫的「英文書法」。
說實話,這樣一種書寫的方式確實很有新意,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法,但是他能夠有如此的創意,也還是值得大家肯定,可是網友們又為什麼會批評的他如此厲害呢?
說到底,還是因為徐冰在創作出這樣一種書法之後,某些人觸動了網友們的底線。
二、受到網友們群嘲
徐冰標新立異創造出來的英文書法,實際上是完完全全的創作出了一種新字。如果不經人專業的去解答的話,那麼,恐怕世界上不會有人能明白徐冰寫的究竟是什麼。
單從審美的角度上來講,徐冰寫的英文書法確實有幾分可取之處,他在英文字母當中運用了一些中文書法的技巧的堆砌,也可以看出徐冰在書法方面的造詣。如果徐冰將他的這種英文書法當作是個人業餘之下的一種愛好,那自然不會引來網友們的取笑。
可問題是,徐冰的一幅英文書法竟然被拍賣出了1000多萬元的天價,這是在匡時2011年的拍賣會數據中看得到。明眼人一眼就能夠知道,這樣的一種書法字體,基本上就是一種個人的喜愛,真要說有什麼藝術價值,那也談不上。徐冰寫出來的字,中國人看不懂,英國人也看不懂,基本上來講,就只有徐冰一人能夠看得懂。
所以說,會有人花1000多萬的天價去買這樣一幅書法,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不管這個人有多麼蠢,他也絕對不會去買這樣一幅書法。因為收藏家們收藏物品,如果不能保值升值的話,那他收藏的意義在於什麼呢?難道是為了國家而保留這些文物嗎?如果這樣的話,那他早就將文物捐出去了。可現在徐冰的這幅字跡並沒有被捐出去,而且這幅書法也算不上文物。
由此可見,在這之後必然隱藏著什麼大家並不知曉的貓膩。這就是網友們為什麼會群嘲這位央美副院長的原因,他想將全國人民來糊弄。可是全國人民又怎麼會看不透他的伎倆?
網友們不僅看破了,而且還說破了。可惜的是由於沒有相關方面的證據,而拍賣會也不願意透露收藏家的姓名。所以網友們也沒有辦法實錘。只能採用這樣一種群嘲的方式來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
有些網友們就認為,徐冰的英文書法沒有任何的價值,就這樣都能賣出天價,那他用腳丫子寫出來的字恐怕都能比徐冰寫得好。
還有一些網友認為,徐冰在練習所謂的英文書法之前,應當先把漢字寫好,從名家字體當中推陳出新,才是將中文書法練好,徐冰很明顯是走都沒有走就已經在開始跑了,他竟然直接跳過了中文書法,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書法模式。不過很明顯這種說法模式並沒有被朋友們接受。
群嘲歸群嘲,然而徐冰還是在他創作英文書法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他創作出來的英文書法竟然還被收藏界的一些人士追捧,甚至拿出展覽供人們參觀。這算是怎樣的一件事情呢?恐怕說是沐猴而冠也差不多吧。這樣一種完完全全沒有任何價值的東西,竟然會有人欣賞?網友們也是摸不著頭腦。
其實,不論是在西方國家,還是在我國都有對於美的十分深刻的探討。美它既是一種道德品德上的感受,也是一種人生理上的感受。當人們覺得某個人,某樣事物具有很好的品德,人們便會認為它是美的。又或者當某樣物品讓人們的身心感到了舒暢放鬆時,人們也會認為這件物品是美的。美具有諸多的形式,但是其內在卻一定是不變的,那就是能夠對人類有益而無害。
用這樣一條標準來看徐冰寫出來的英文書法,說實話,確實並不具備什麼相應的審美性。一筆一畫之間,雖然有著中國傳統書法的模樣,但完全沒有中文書法的意境,而且,在讀不懂他書法的情況下強行去欣賞,簡直讓人一言難盡。
小結
在創新的道路上會有人成功,也會有人失敗,徐冰創作出來的英文書法明顯就是一種失敗的作品,雖然他想在書法方面開創出一個全新的時代,然而書法絕對不是如此創新的。
我們回首去看待古代的那些書法家,會發現他們的書法,一來具有很強的美觀性,二來能夠提高練習者書寫的速度,方便人們的閱讀,這是有一定實際效果的,而徐冰的書法則沒有任何的實際用途。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