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時分秒的單位換算是六十進位,而不是十進位?跟角度有關聯

2020-12-09 採尺書廬

十進位是人類最早掌握的,最廣泛使用的計數方法。現行的公制單位裡,長度、重量等採用的都是十進位(或者是10的整倍數)。那為什麼時、分、秒之間的換算,採用的是六十進位而不是十進位?

時、分、秒是六十進位的,而角度的度量單位度、分、秒也使六十進位的,這之間沒有聯繫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古代人對於時間的測量是基於天文曆法和生活的需要。而在地球上,時間流逝最重要的特徵就是晝夜變化——即地球的自轉。

太陽的東升西落,(古代人由於沒有確立起日心說,所以大多把地球作為參照系,把太陽的當作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天體)是古代人認識時間的重要現象[1]。而角度在天文觀測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時間和角度的測量就緊密地聯繫起來了。

那為什麼角度要用六十進位呢?現代六十進位的雛形起源於兩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內),當地人在天文觀測中經常要用到角度的概念(天體視位置之間的距離用角度表示)。而在這裡就一定會涉及到等分角和小數的問題。

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六等分……為了方便計算,最好使它們經過等分仍然是一個比較整的數。這一點就是六十進位相較於十進位方便的地方了:60是2、3、4、5、6的公倍數,而如果用十進位(或者100進位)記錄角度的話,遇到三等分、六等分;三分之一度、六分之一度時,只能用無限循環小數表示,不方便記錄和後續的計算。所以在時間和角度這兩個領域,十進位和六十進位的比較中,六十進位勝出。

六十進位誕生後在天文曆法方面得到了長期的使用並一直延續至今[2],獲得人們普遍的認可,成為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時、分、秒,度量時間的單位有很多:大的單位有世紀、年、月、周、日;小的有釐秒、毫秒、微妙、納秒等等。它們依照的換算方式並不是六十進位。年月日之間的關係要遵循曆法確定。

比秒更小的時間單位是隨著科技進步,測量精確度的提高而產生的,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採用的是十進位,1釐秒=0.01秒、1毫秒=0.001秒、1微妙=0.000001秒……

隨著我們對自然界不斷地探索,我們也在不斷地追求更高的精確度,追求對時間更精準的把握。

[1]用於認識時間的自然現象有很多,比如月相的陰晴圓缺、夜晚恆星位置的變化等等。以天文現象來測量時間的原理基本上都是相同的。[2]我國古代天文學創造出過許多突出的成就,在曆法和計時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國古代天文學觀測天體時,將天體運行的圓周平均分為365段,一段稱為1度,而不是用六十進位。所以這裡說的六十進位在天文學的廣泛應用,指的是受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希臘影響較大的西方天文學。

文字來源:蒼鰭

圖片來源:網絡

本期責編:艫韽

相關焦點

  • 經緯度坐標的換算 地理坐標的度分秒——十進位
    經緯度坐標單位有不同的顯示方法,有度分秒(DMS)和度(DDD)等,例如:牛郎織女景區的經緯度坐標如下:
  • 經緯度十進位與六十進位轉換
    工作有時候經常要用到經緯度轉換這個功能,十進位與度分秒之間轉換如下:度分秒之間的關係式為1度=60分
  • 單片機進位轉換
    1507換算成十進位。  假設有一個十六進數 2AF5, 那麼如何換算成10進位呢?  然後我們將結果按從下往上的順序書寫就是:31,那麼這個31就是二進位11001的八進位形式   小數部分: 從前往後每三位一組,缺位處用0填補,然後按十進位方法進行轉化, 則有:
  • C/C+編程筆記:C語言進位詳解,二進位、八進位和十六進位!
    因為逢十進一(滿十進一),也因為只有 0~9 共十個數字,所以叫做十進位(Decimalism)。十進位是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例如人類有十根手指,也有十根腳趾。
  • 大話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十六進位之間的轉換
    信息的存儲單位位(Bit) :度量數據的最小單位字節(Byte):最常用的基本單位,一個字節有8位b7 b6 b5 b4 b3 b2 b1 b01 0 0 1 0 1 0 1 =27+24+22+20=149K字節 1k=1024 byte
  • 使用Swing製作進位轉化器
    進位轉化1.各進位之間的轉化在計算機科學中,常用的進位有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和十六進位。在開發過程中使用比較多的是二進位和十進位的。其它進位向十進位進行轉化也是按照這個展開公式進行。移動單位為1。另外可以並通過一個JLabel組件實時跟蹤滑杆數據變化狀態。輸出進位控制組件:同上。輸入組件:輸入組件可以使用JTextField,在輸入內容的時候,需要對文本進行監控,不能輸入超出轉化範圍的字符。例如三十六進位只能輸入1~9和a到z範圍內的字符。
  • 如何讓文科女朋友輕鬆認識二進位數?
    國慶長假回來上班第一天,超模君就看到有位小哥哥在後臺留言:進位即進位制。進位制是一種計數方式,可以用有限的記數符號代表所有的數值。我們常用的進位包括: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與十六進位,它們之間區別在於數運算時是逢幾進一位。
  • 今日分享:擁有百種功能單位換算工具
    編號:113單位換算「Unit Converter」是一款具有如此廣泛的單位轉換功能且界面非常簡單易用的單位轉換器應用。具有100多種功能和廣泛的工具。7.擁有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轉換工具,包括燃料計算,溫度,體積,速度,重量,計算機存儲,角度,功率,粘度,力,能量,扭矩,密度等…8.具有工程轉換工具,例如輻射,電阻,電容,電感,慣性,比熱密度,比熱容和照度。
  • 為什麼古時候一斤等於十六兩?算起來那麼麻煩!
    習慣了十進位,總會覺得一斤十六兩很麻煩。比如,去買一斤十五塊的東西,按照十進位,一兩就是一塊五。如果換成十六進位呢?一兩是多少?九毛三分七釐五。這數看著都頭疼……然而,一斤十六兩這麼難以計算的換算制度,卻在中國的歷史上延續了2000多年,直到1959年國務院發布《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才將原來的一斤十六兩改為一斤十兩,目的就是為了方便折算。明知道一斤16兩很難折算,那為什麼古人還要制定這個規則呢?
  • C語言常用的進位轉換工具函數盤點!爺爺再也不用擔心我不會進位...
    01 字符串轉十六進位 代碼實現: 03 字符串轉十進位 (1)若帶負號,代碼實現:
  • 小學數學單位換算公式大全及專項訓練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單位換算貫穿始終。在小學階段,主要涉獵的單位換算包括長度、面積、體積、重量、人民幣以及時間方面的換算。 由於換算值的不統一,導致很多小學生容易把這些換算值混淆,導致考試出錯丟分,有時還會在生活中鬧笑話。
  • 今日科普|購買的U盤等存儲為什麼比標稱要小?(容量換算詳解)
    1TB的機械硬碟我們知道,存儲單位有B(字節)、KB(千字節)、MB(兆字節)、GB(吉字節)、TB(太字節)、PB(拍字節)、EB(艾字節)、ZB(澤字節)、YB(堯字節)、BB1.44MB老式軟盤常見存儲設備一般有U盤、內存卡、移動硬碟、機械硬碟、固態硬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主流的是軟盤,現在已經淘汰);其中,常見的U盤有:2GB、4GB、8GB、16GB
  • 小學單位換算練習題,長度重量時間的單位換算
    你還在為自己的孩子不會單位換算操心嗎,著急也沒用,應該放穩心態,給孩子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學習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能心急。有的孩子還在為單位換算一頭霧水,不知道怎麼給單位換算,這就需要家長們多收集一些習題給孩子做,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練習題做多了自然就會了。
  • 力矩單位換算公式 力矩單位換算
    力矩是一個物理概念,表示的是力對物體作用時所產生的轉動效應的物理量。而力矩的單位卻有兩個,分別是牛頓·米和千克力·米,那麼這兩個單位怎麼換算呢?快來看看吧!  力矩單位換算公式力矩的單位換算公式即是重力公式。
  • 1至6年級數學公式大全,各種圖形計算公式,單位換算等
    在學習數學這門課程時,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計算公式,套用這些計算公式能讓我們快速計算出問題的答案。同學們在做數學題時經常不知道怎麼解答,特別是一些應用題做不出來。說白了就是沒有掌握計算公式,不知道怎麼去套用公式計算。只要會套用正確的計算公式,就能快速地解答出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份1至6年級數學公式大全,有各種圖形的計算公式,單位換算,還有其他的公式,大家可以看圖中資料。
  • 中美計量單位差異大 單位換算、衣物尺碼大盤點
    美國等一些使用英語的國家使用的單位是「英制」計量單位,因為種種的歷史原因,英制單位的進位也是十分複雜,所以小編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些常見的英制和公制計量單位的換算,以及常用尺碼錶,更加方便大家的日常生活。美國通用的溫度不是攝氏度(℃),而是華氏度(℉),這兩個單位換算起來不太好記住。
  • 小學數學一至六年級所有單位換算公式及練習
    單位換算是小學文字題裡面經常考察的重要知識點,由於是分階段學習,所以各個年齡段的同學都很容易遺忘各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尤其是低年級階段,計算能力較差,換算的方法不成熟。高年級的同學主要是記憶不深刻,知識點多,容易混淆。今天我們來整理一下小學階段常見單位之間的換算方法。
  • 數學老師提醒學生體積單位換算並不難,只要能找到單位換算規律
    體積單位換算是繼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之後的重要學習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很多學生不會進行體積單位換算,這也屬於正常情況,因為這些學生其它單位換算也不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關鍵是這部分學生沒有掌握單位換算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