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與王權象徵二者兼備,古埃及為何將穆特神奉為眾神之母?

2020-12-21 歷史雲頂

古代埃及社會中其實有著對很多的神靈崇拜,也許是受制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導致古埃及民眾不自覺的將自然現象與宗教信仰相聯繫。正是因為信仰的作用,使得穆特女神的形象更加具有神秘的色彩,在古埃及的「王權神授」思想的催化下,穆特女神已然成為當時王權的象徵。因此,穆特女神的形象在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以及社會等諸多領域,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埃及法老為加強上下埃及城市之間的聯繫,採取「三位一體」的共神信仰體系,穆特女神在宗教與政治雙重需要下,順理成章成為古埃及主推的「宗教信仰」

縱觀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實際上分為三個時期,即古王國時期、中王國時期以及新王國時期。在不同的王國時期,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也是不同的,如古埃及的荷魯斯崇拜就大多發生於古王國時期。同時古埃及人的信仰體系也是極為複雜的,穆特女神其實只是眾多女神崇拜中的一位。

當然,在古王國和中王國時期,古埃及人民的宗教信仰其實並不具有宗教的特徵,與其說是宗教信仰,不如說是一種氏族之間公認的部落信仰。因為身處不同地區的古埃及人,有著形形色色的信仰對象。那麼,穆特女神形象是如何成為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呢?

要知道古埃及社會中,其實有著由來已久的政教合一的傳統,新王國時期阿蒙成為了埃及的主神信仰,穆特女神作為阿蒙的妻子也就順勢進入了國家信仰層面,被埃及人們公認。

說起穆特女神的形象,其實在中王國時期就有所記載,當時被稱作「天空母牛」,而在阿蒙成為主神後,穆特女神還被冠以「麥傑吉的女主人」的頭銜。此時也從牛的外形轉換成了古埃及金字塔裡獅頭人身,部分地區還有著蛇形的特徵。雖然具有一定的攻擊性,但實際上人們認為穆特女神需要強大自身,以保自己的地位不受侵犯。

新王國時期,埃及的政治中心也開始隨之轉移,並且宗教的作用在維護國家政治穩定方面有著異常重要的作用。而宗教也是需要發展自身實力的,這時埃及法老為了加強上下埃及城市之間的聯繫,採取了「三位一體」的共神信仰體系。

其實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將阿蒙、穆特女神和他們的孩子孔蘇三位神靈組成一個信仰模式。從中也不難看出,埃及法老希望利用家族式的神靈信仰構建成古埃及社會集體追求的樣態,從而反作用於政治。宗教的推動與政治的幫襯下,穆特女神在此時徹底地取代了阿蒙邁特女神的地位。

古埃及人民對穆特女神的崇拜一時間成為了時代的主流,這一現象既得益於宗教的推崇,但在另一方面又反作用於宗教的傳播和發展。在古埃及的第三時期,興建了大量的穆特神廟,同時外族的法老甚至也都偏向信仰穆特女神,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在女祭司的職能熔鑄到穆特神廟中。

由此可見,古埃及人對穆特女神的信仰已經成為自然的理性的崇拜。與之相匹配的是,穆特女神的形象及神職似乎也開始隨之豐富起來。

穆特女神形象日益生活化,神職不斷豐富同時加速精神內涵逐層深化,成為眾神之母和「王權的象徵」

之前的獅身人面像或是蛇形女的樣貌,已經無法形容古埃及人對穆特女神的崇拜之情,所以又衍生出了更具有母性意識以及母性光輝的禿鷲,為什麼如此具有進攻性的動物會用來形容女神呢?

實際上古埃及人們看重的是他們所共有的深層精神內涵,雖然禿鷲對古埃及人來說是極大的威脅,但是不論如何它們都會保護好自己的子女不受傷害。

除此之外,在古埃及的墓葬遺址中還能夠發現化身貓形的穆特女神形象,或許是因為當時的貓能夠捕鼠,可以減少糧食的損失,所以在宗教生活中發展出了具有保護女性的價值,其中巨細現在也不得而知,僅根據現存的史料推測的,因此還有待商榷。

其實從獅身人面、蛇形女神到之後的禿鷲和貓的形象,能夠看出其演變的規律和特徵,那便是生活化的傾向越來越明顯。當然形象的更加多樣,隨之而來的是穆特女神職能的進一步擴大,她所代表的意義也更加的貼合古埃及人民的日常生活,成為庇佑埃及人民的女神典範。

當然隨著穆特女神形象的不斷豐富,她的職能也逐步完善起來。首當其衝的便是作為保護社會的作用,因為當時人們認為蛇多半是具有一種威脅性,會對太陽神有所冒犯,而貓是蛇的天敵,所以穆特女神在埃及後期社會有著極高的地位,成為眾神之母。同時還從現實生活延展到了冥界。

《死亡之書》載:「她是比諸神都強大的女神,她使靈魂更強壯、身體更健全、並將(我)從邪惡的房間,惡魔的居所中解放出來...…她(穆特)保護他們的屍體,使他們遠離邪惡的反叛者的執行死刑的地方。

這一現象和拉美西斯時代的禿鷲形象有著不可割捨的關聯,與此同時埃及民眾稱穆特女神是「底比斯的女神」還是「心靈的女主人」,這些讚頌的語言都難以描繪出古埃及人對穆特女神的敬仰之情。

而這一敬仰似乎被埃及法老看重,並逐漸將「王權」賦予到穆特女神的形象之中。新王國時期,穆特女神在宗教的極力宣傳和王權的推崇之下,具有了「王冠的女主人」的新稱謂。因此穆特女神的政治色彩也就愈發的明顯,古埃及人民對她的崇拜也從宗教信仰擴展到王權象徵。

穆特女神在古埃及社會中逐漸有了王權的能力,並且其形象多雕刻在在王冠和權杖之上,以此達到宣揚自身地位的目的。而這是不夠的,因為代表王權之後,還需要有能力守衛國家和人民,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服眾。

所以,在當時穆特女神不僅成為了王權的代名詞,更有甚者在部分宗教讚歌中還有著對她的讚頌:「沒有能與她匹配的神,她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同伴。

古埃及穆特女神崇拜,實為宗教的推崇和王權的參與,賦予埃及文明古老而神秘的色彩,衍生出眾多類型活動和節日,改變古埃及對女性的偏見

在古埃及社會中,穆特女神形象在宗教的鼓吹下形成了廣泛的民眾崇拜風氣,而人們為了表現對她的崇拜和敬仰,僅僅依靠讚歌的傳頌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宗教的主持者們想到了創設宗教活動和節日,來鞏固穆特女神的信仰基礎,新王國時期就曾出現了奧佩特節。

每逢奧佩特節的時候,雖然這個節日是為阿蒙神所設置的,但是為了表示對穆特女神的崇拜,埃及人們會通過上街遊行的方式,為神廟和神祗進獻水果和食物,並且會整齊的安放在神廟的兩旁,一切都井然有序。因為穆特是阿蒙的合法妻子,同時法老還會重演接受加冕的儀式,以此彰顯王權的地位是神賦予的。

除了這一活動之外,其實還有「山谷節」,因為都是通過祭祀活動表達對土俄女神的崇拜,所以此處就不再敘述了。而不論是什麼活動,其中必定少不了宗教和王權兩個元素,與此同時參與祭祀活動和節日的民眾也都涵蓋了古埃及各個階層的,上有王公貴族,下有平民甚至奴隸。

因此穆特女神還有著緩解階級矛盾衝突的功能,通過對古埃及存留的史料記載的分析之後,不難看出新王國時期古埃及的女性地位,似乎是要高於其他時期的。為何在這一時期,對女性的態度有這樣的轉變呢?

其實這就要說起穆特神的性別了,因為穆特女神是相對於男性神靈提出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扭轉古埃及人對婦女的歧視現象。當然這一說法雖然略有誇大,但是並不無道理。或許在今天的社會中不會出現此類現象,但當時的人們受制於貧乏的認知水平,在認識世界方面只能選擇宗教的傾向。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不再單獨依靠男性的打獵來獲得生活來源,而女性擅長的手工業和紡織業的發展,大大提高了婦女的社會地位,女性也能夠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同時,女性的生育哺乳的能力是男性所沒有的,所以婦女地位的提高主要還是源於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

古埃及民眾對於穆特女神的崇拜現象有著宗教的推崇和王權的參與,二者缺一不可。同時也能夠看出,古埃及社會對穆特女神的崇拜實際上蔓延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多重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而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古埃及來說,雖然其文明未能傳承至今,但依舊是人類文明史上古老而神秘的寶藏。

參考文獻:

《埃及史》

《穆特女神的信仰》

《古埃及眾神論》

相關焦點

  • 古埃及獨特的隼鷹崇拜——荷魯斯神是如何維護和保障王權的?
    古埃及人對隼鷹的複雜認知,使得對荷魯斯的崇拜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進而形成了古埃及王權神授的理論基礎和宗教信仰早在史前社會,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就有著對神靈的崇拜。經過考察後發現,古埃及的神祗眾多,不同的神祗所供奉的神靈也是不同的,同時諸神的職能定位也是不同的。
  • 物質、神權、信仰,古埃及為何會形成「神秘」家具文化,有何象徵?
    法老擁有絕對的權利,因為在古代舉行宗教儀式時,人們出於對自然的崇敬,覺得能獲得為神服務的資格也是人至高無上的榮耀,哪怕是獻出生命。信仰這種東西,在古代確實有極強的魔力,法老正是依靠這種原始的崇拜,來建立起至高無上的權威。古埃及社會等級階層分化十分嚴重,王權貴族生活奢靡,用的是金,銀,銅等器皿。
  • 探究古埃及的宗教信仰
    古埃及原始宗教基本上是古樸而自然的宗教,而非後來西方的那類成熟的、理性的、人為宗教。埃及人所崇拜的神靈大致可分兩大類:一是動物化諸神(the theriomophic gods),其形象一般是動物或獸頭人身(或獸身人面)。這是與圖騰祟拜和特別的地域相聯繫的神只,多為古老的諾姆神。
  • 古埃及墓葬文化中,有一個神秘的「亡靈書」,它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對於上層社會來說,法老借著神的名義統治著整個王國,宗教祭祀也擁有極大的權力,可以說當時的國家系統,完全靠著宗教信仰維持他的運轉。其實古埃及的神信仰,起源很複雜。通過「亡靈書」中,對死者的祭奠和祈禱中,就可以發現埃及的神靈信仰,十分的龐雜,接受供奉的神靈有很多。
  • 詳解古埃及神話中10大神秘圖騰,有些你知道,有一些你未聽聞!
    烏拉埃烏斯後來成為古埃及蛇神,瓦吉特女神的代表,蛇神瓦吉特也是古埃及的守護神,形象為蛇首人身,像中國神話中的女媧。聖蛇烏拉埃烏斯同時被裝飾在法老的王冠上,為法老的保護神之一。5 獵鷹圖騰象徵:王權古埃及人將獵鷹與天空之神荷魯斯和太陽神拉聯繫在一起,太陽神拉通常被認為本體就是獵鷹。獵鷹是神聖王權的重要象徵。
  • 西方服裝史---古埃及
    埃及服裝藝術的發展與興起,與埃及人的宗教信仰、王權、社會風俗等文化觀念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古埃及的奴隸制等級觀念也體現在服飾上,其服裝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褶皺。不同的褶皺不但代表了不同的性別、身份和地位,而且還延伸到服裝的其他部分——飾物、髮型、化妝,處處都有不同形式的褶皺。
  • 古埃及是什麼樣子的,金字塔怎麼出現的,當時的信仰到底是什麼
    在《聖經》之中,有一段描寫,是說古埃及人迫害以色列人的故事,雖然形象不太好,可是也可以看出古埃及的活動範圍十分的廣泛。然而作為一個宗教信仰的人,對於聖經的表述也採取保守的狀態。希臘人也有很多關於古埃及的傳說和記載,當時的哲學家柏拉圖,就認為古代埃及是一個讓人嚮往的地方,古埃及人是世界上最為聰慧的民族,他所寫的《理想國》就是以古埃及為背景創作的。一直到歐洲中世紀,基督教繁榮昌盛、古埃及人成為一種罪惡的象徵。
  • 象徵、圖騰與信仰——金銀貨幣中的動物形象
    與此同時,古希臘金銀幣的風格影響到了西至地中海地區東至印度的廣大地區,內容也往往與希臘及不同地域的神話宗教、風土人情以及動植物等相關。   早期金銀貨幣中的許多動物形象,或與古老神話的相關,或代表了一座城市或者一個王國的象徵,成為代表一個地域獨特文化的「名片」。而這些金銀幣上鑄刻的動物,同樣也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和寓意。
  • 古埃及法老遺體保存完整,對於他們的DNA信息,西方為何閉口不談?
    ",古埃及的位置剛好尼羅河中下遊地區,是典型的水利帝國,然這不是神奇之處,最神奇的莫過於古埃及獨特保存遺體的辦法--"木乃伊"。這依舊是現今科學家熱於探索的問題之一,比如:古埃及的人種的來龍去脈便可以在"木乃伊"身上一探究竟,畢竟現在的科學力量不容小覷。然西方世界甚至是埃及政府對於這件事情都閉口不談,這又是為何呢?
  • 閱讀丨古代亞非文明之古代埃及文明
    新王國時期被視為「眾神之王」形象:①假髮上立著兩根羽毛的人②一隻公羊當底比斯成為全埃及的都城後,他便成為埃及新王國時期的國神和新的太陽神。後來和拉融合為阿蒙拉。鼎鼎大名的冥王奧西裡斯,生前是一個開明的法老,慘遭嫉妒自己的弟弟塞特用計害死。後來被他的妻子伊希斯做成木乃伊復活,復活後進入冥界成為那裡的統治者。
  • 古埃及最強的十大神明
    這位神明給古埃及人帶去了語言和文字,並交給了他們各方面的知識。他的外形為朱鷺頭人身,又是也會被描述為一隻拿著新月的狒狒。NO.8 蓋布(大地之神)古埃及人認為他控制著地震和海嘯,他的眼淚填滿了海洋。她被奉為理想的母親與妻子、自然和魔法的守護神。她是奴隸、罪人、手工業者和受壓迫者的朋友,她也聽取富人、少女、貴族和統治者的禱告。她始終保持著最受歡迎的埃及女神的地位。NO.4 阿努比斯(死亡和往生之神)阿努比斯是伊西斯的養子,他的職責是守護往生之人。
  • 詳解古埃及神話中10大神秘圖騰,有一種中國有,有一些你未聽聞!
    在古埃及有一種叫巴巴的神,就是狒狒。智慧之神託特被描繪成長有狒狒頭或朱鷺頭的人,暗示著思想和理智。3 本努鳥圖騰象徵:重生根據古埃神話,本努鳥是一種自我創造的神物,本努在古埃及的意思為棕櫚樹,而棕櫚樹是古埃及的聖樹,故本努鳥又叫紫色的蒼鷺。這個本努鳥跟中國神話中鳳凰地位一樣,本努鳥有著金紅色的羽毛,被當做太陽之城的聖鳥。
  • 古埃及人思想的內在的神性,是法老文明的一大特徵
    在他們的著作中,我們注意到佔絕大多數的名字是與神有關的,古埃及人希望通過這樣做可以讓這些生於尼羅河畔的孩子得到古埃及萬神廟中一位神仙的保護。這也揭示了他們的現實世界與宗教的虛幻世界之間存在著緊密相連的關係。世界的起源、眾神的存在及其功能、死後的生活,這些是古埃及人嘗試回答的神秘而又普遍存在的問題。
  • 當國王死後:古埃及人的信仰、形式主義與靈魂旅行指南
    歷史學家們將美尼斯完成統一之前的古埃及稱為「前王朝時期」,美尼斯統一埃及後,進入了「早王朝時期」,此後的埃及歷史被依次劃分為: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第三中間期、晚王國、託勒密時期,加上「前王朝時期」和「早王朝時期」一共十個時期,在這3000年的歷史中,埃及曆經了33個王朝的統治。
  • 古埃及人的時尚觀和審美觀為何與現代人如此相似?偶然還是必然?
    例如,蓮花花紋代表著富有,白楊象徵著王權,羽毛則有著神聖的含義,是統治者的專有標誌。除此以外,各式各樣的珠寶也是女性樂於佩戴的裝飾。常見的飾品包括項鍊,胸飾,手鐲,腳鐲等等,幾乎涵蓋了一切現代女性常見的飾品。
  • 古埃及「四大美女」PK古代中國的「四大美女」
    貂蟬原為歌女,善舞,為報王允養育之恩,獻身連環計,誘呂布殺董卓。王昭君,善琵琶。昭君出塞,維繫了漢匈兩族友好和睦的關係幾十年。西施,善舞。天生麗質,以身救國,被勾踐獻於吳王夫差,亂吳宮,以霸越。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克麗奧佩特拉七世,有名的"埃及豔后",託勒密王朝女王,也是古埃及史上的末代女王。她雖貌美如花,也確實才華橫溢,精通11國語言。她非常擅長利用美貌和智慧,服務政治,維護搖搖欲墜的王權。
  • 古埃及法老為何鍾愛屎殼郎,把它鑲進上億美元的寶石並放進金字塔
    02原來,埃及的聖甲蟲或者說屎殼郎的形象,代表著古埃及的「太陽崇拜」。由於埃及與中國一樣,也是一個以農業為本的國家,因此,能孕育萬物的太陽自然就成了埃及人的信仰之源。埃及的法老稱自己是「太陽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這就好比中國的皇帝自稱為「天子」一樣。埃及先民注意到,太陽並沒有腿腳,但每天卻能東升西落,風雨無阻。他們就猜想,是不是有一種無形的神力推動著太陽運行呢?這時他們又注意到,沙土中有一種小小的甲蟲,推動著比它們身軀巨大得多的糞球,緩緩向前滾動。這自然會讓古埃及人聯想到宇宙中的星辰交替,乃至於日出日落。
  • 作為「權利的象徵」與「神學的魔法石」,隕石為何會被鑽石取代?
    三、隕石背後卻是神學的猜想 隕石為何在基督教傳播的情況下成為神學的一種專有寶石之一,就連之前的鑽石也沒有流入神學之中呢?因為基督教是一個從平民階層傳來的宗教,自然也不會擁有軍權象徵的寶石。
  • 古埃及貴族留下了自傳體銘文
    貴族自傳體銘文起源到發展經歷悠久,古王國和中王國時期記載側重點不盡相同古埃及成熟的文字出現在公元前三千一百年,文字的產生意味著文明的一大進步。同時古代埃及也為後人留下了大量寶貴的歷史文獻。從宗教、行政、經濟、軍事方面十分齊全。
  • 古埃及服飾(二)妝飾與飾物
    法老的王冠主要分為兩種:級別高的用白色高筒冠,級別低的用紅色頂定冠,古埃及法老、貴族的首飾多用貴重金屬和半寶石製成,二者都是當時人們喜愛的材料。平常百姓所戴的首飾一般用釉料製成,通常以石英砂為胎,再飾以玻璃狀的鹼性釉料,也可在石子上塗釉彩而成。    古埃及人十分重視自己的外表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