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社會中其實有著對很多的神靈崇拜,也許是受制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導致古埃及民眾不自覺的將自然現象與宗教信仰相聯繫。正是因為信仰的作用,使得穆特女神的形象更加具有神秘的色彩,在古埃及的「王權神授」思想的催化下,穆特女神已然成為當時王權的象徵。因此,穆特女神的形象在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以及社會等諸多領域,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埃及法老為加強上下埃及城市之間的聯繫,採取「三位一體」的共神信仰體系,穆特女神在宗教與政治雙重需要下,順理成章成為古埃及主推的「宗教信仰」
縱觀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實際上分為三個時期,即古王國時期、中王國時期以及新王國時期。在不同的王國時期,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也是不同的,如古埃及的荷魯斯崇拜就大多發生於古王國時期。同時古埃及人的信仰體系也是極為複雜的,穆特女神其實只是眾多女神崇拜中的一位。
當然,在古王國和中王國時期,古埃及人民的宗教信仰其實並不具有宗教的特徵,與其說是宗教信仰,不如說是一種氏族之間公認的部落信仰。因為身處不同地區的古埃及人,有著形形色色的信仰對象。那麼,穆特女神形象是如何成為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呢?
要知道古埃及社會中,其實有著由來已久的政教合一的傳統,新王國時期阿蒙成為了埃及的主神信仰,穆特女神作為阿蒙的妻子也就順勢進入了國家信仰層面,被埃及人們公認。
說起穆特女神的形象,其實在中王國時期就有所記載,當時被稱作「天空母牛」,而在阿蒙成為主神後,穆特女神還被冠以「麥傑吉的女主人」的頭銜。此時也從牛的外形轉換成了古埃及金字塔裡獅頭人身,部分地區還有著蛇形的特徵。雖然具有一定的攻擊性,但實際上人們認為穆特女神需要強大自身,以保自己的地位不受侵犯。
新王國時期,埃及的政治中心也開始隨之轉移,並且宗教的作用在維護國家政治穩定方面有著異常重要的作用。而宗教也是需要發展自身實力的,這時埃及法老為了加強上下埃及城市之間的聯繫,採取了「三位一體」的共神信仰體系。
其實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將阿蒙、穆特女神和他們的孩子孔蘇三位神靈組成一個信仰模式。從中也不難看出,埃及法老希望利用家族式的神靈信仰構建成古埃及社會集體追求的樣態,從而反作用於政治。宗教的推動與政治的幫襯下,穆特女神在此時徹底地取代了阿蒙邁特女神的地位。
古埃及人民對穆特女神的崇拜一時間成為了時代的主流,這一現象既得益於宗教的推崇,但在另一方面又反作用於宗教的傳播和發展。在古埃及的第三時期,興建了大量的穆特神廟,同時外族的法老甚至也都偏向信仰穆特女神,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在女祭司的職能熔鑄到穆特神廟中。
由此可見,古埃及人對穆特女神的信仰已經成為自然的理性的崇拜。與之相匹配的是,穆特女神的形象及神職似乎也開始隨之豐富起來。
穆特女神形象日益生活化,神職不斷豐富同時加速精神內涵逐層深化,成為眾神之母和「王權的象徵」
之前的獅身人面像或是蛇形女的樣貌,已經無法形容古埃及人對穆特女神的崇拜之情,所以又衍生出了更具有母性意識以及母性光輝的禿鷲,為什麼如此具有進攻性的動物會用來形容女神呢?
實際上古埃及人們看重的是他們所共有的深層精神內涵,雖然禿鷲對古埃及人來說是極大的威脅,但是不論如何它們都會保護好自己的子女不受傷害。
除此之外,在古埃及的墓葬遺址中還能夠發現化身貓形的穆特女神形象,或許是因為當時的貓能夠捕鼠,可以減少糧食的損失,所以在宗教生活中發展出了具有保護女性的價值,其中巨細現在也不得而知,僅根據現存的史料推測的,因此還有待商榷。
其實從獅身人面、蛇形女神到之後的禿鷲和貓的形象,能夠看出其演變的規律和特徵,那便是生活化的傾向越來越明顯。當然形象的更加多樣,隨之而來的是穆特女神職能的進一步擴大,她所代表的意義也更加的貼合古埃及人民的日常生活,成為庇佑埃及人民的女神典範。
當然隨著穆特女神形象的不斷豐富,她的職能也逐步完善起來。首當其衝的便是作為保護社會的作用,因為當時人們認為蛇多半是具有一種威脅性,會對太陽神有所冒犯,而貓是蛇的天敵,所以穆特女神在埃及後期社會有著極高的地位,成為眾神之母。同時還從現實生活延展到了冥界。
《死亡之書》載:「她是比諸神都強大的女神,她使靈魂更強壯、身體更健全、並將(我)從邪惡的房間,惡魔的居所中解放出來...…她(穆特)保護他們的屍體,使他們遠離邪惡的反叛者的執行死刑的地方。」
這一現象和拉美西斯時代的禿鷲形象有著不可割捨的關聯,與此同時埃及民眾稱穆特女神是「底比斯的女神」還是「心靈的女主人」,這些讚頌的語言都難以描繪出古埃及人對穆特女神的敬仰之情。
而這一敬仰似乎被埃及法老看重,並逐漸將「王權」賦予到穆特女神的形象之中。新王國時期,穆特女神在宗教的極力宣傳和王權的推崇之下,具有了「王冠的女主人」的新稱謂。因此穆特女神的政治色彩也就愈發的明顯,古埃及人民對她的崇拜也從宗教信仰擴展到王權象徵。
穆特女神在古埃及社會中逐漸有了王權的能力,並且其形象多雕刻在在王冠和權杖之上,以此達到宣揚自身地位的目的。而這是不夠的,因為代表王權之後,還需要有能力守衛國家和人民,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服眾。
所以,在當時穆特女神不僅成為了王權的代名詞,更有甚者在部分宗教讚歌中還有著對她的讚頌:「沒有能與她匹配的神,她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同伴。」
古埃及穆特女神崇拜,實為宗教的推崇和王權的參與,賦予埃及文明古老而神秘的色彩,衍生出眾多類型活動和節日,改變古埃及對女性的偏見
在古埃及社會中,穆特女神形象在宗教的鼓吹下形成了廣泛的民眾崇拜風氣,而人們為了表現對她的崇拜和敬仰,僅僅依靠讚歌的傳頌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宗教的主持者們想到了創設宗教活動和節日,來鞏固穆特女神的信仰基礎,新王國時期就曾出現了奧佩特節。
每逢奧佩特節的時候,雖然這個節日是為阿蒙神所設置的,但是為了表示對穆特女神的崇拜,埃及人們會通過上街遊行的方式,為神廟和神祗進獻水果和食物,並且會整齊的安放在神廟的兩旁,一切都井然有序。因為穆特是阿蒙的合法妻子,同時法老還會重演接受加冕的儀式,以此彰顯王權的地位是神賦予的。
除了這一活動之外,其實還有「山谷節」,因為都是通過祭祀活動表達對土俄女神的崇拜,所以此處就不再敘述了。而不論是什麼活動,其中必定少不了宗教和王權兩個元素,與此同時參與祭祀活動和節日的民眾也都涵蓋了古埃及各個階層的,上有王公貴族,下有平民甚至奴隸。
因此穆特女神還有著緩解階級矛盾衝突的功能,通過對古埃及存留的史料記載的分析之後,不難看出新王國時期古埃及的女性地位,似乎是要高於其他時期的。為何在這一時期,對女性的態度有這樣的轉變呢?
其實這就要說起穆特神的性別了,因為穆特女神是相對於男性神靈提出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扭轉古埃及人對婦女的歧視現象。當然這一說法雖然略有誇大,但是並不無道理。或許在今天的社會中不會出現此類現象,但當時的人們受制於貧乏的認知水平,在認識世界方面只能選擇宗教的傾向。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不再單獨依靠男性的打獵來獲得生活來源,而女性擅長的手工業和紡織業的發展,大大提高了婦女的社會地位,女性也能夠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同時,女性的生育哺乳的能力是男性所沒有的,所以婦女地位的提高主要還是源於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
古埃及民眾對於穆特女神的崇拜現象有著宗教的推崇和王權的參與,二者缺一不可。同時也能夠看出,古埃及社會對穆特女神的崇拜實際上蔓延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多重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而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古埃及來說,雖然其文明未能傳承至今,但依舊是人類文明史上古老而神秘的寶藏。
參考文獻:
《埃及史》
《穆特女神的信仰》
《古埃及眾神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