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要說最喜歡的就是盛家二哥長柏了,盛家二哥有呆萌可愛的一面,一旦有一天自己說話說多了,之後就會補償自己,之後就會很少說話。也有讓人沉穩踏實的一面,對家人都能負得起責任,對朋友誠心相待,刻苦讀書為國家盡一份力量。 沒想到最後卻是他圈粉無數,更被大家贊為「嫁人就嫁盛長柏」。那我們就來說一下二哥的優點都有哪些吧!
王大娘子比較小心眼,除了疼愛自己的孩子以外,對待妾室的孩子都是比較介懷,對明蘭雖不像林姨娘那邊怨恨,卻也是不聞不問。盛長柏卻不像母親,他憐愛乖巧懂事的明蘭,從沒有把嫡庶之分放在心上,他擔負起了作為家中長子、兄長的責任,對明蘭多有照顧。
明蘭去宮中給父兄送吃食,誰知道發生宮變,他害怕明蘭遭迫害,立馬想到的就是先讓明蘭出宮。擔負起兄長的責任,這樣的兄長不得不讓人羨慕。
不僅如此,他還實力寵妻,成親的第一天,長柏帶著妻子海氏去給雙親奉茶請安。王大娘子對海氏海氏是非常滿意的,娘家實力雄厚,在兒子以後的仕途中還能多有幫助,本人更是知書達理,在娘家也有較好的名聲。
估計是王大娘子這些年受祖母的壓制太多,現在特別想擺一擺婆婆的譜,就想著說幾句話給兒媳婦立規矩。海氏還沒說話,一向聽話的兒子卻替妻子說起了話,既不讓母親尷尬,也沒讓妻子難受,巧妙地化解了婆媳關係,海氏嫁了個好丈夫,心裡估計樂開了花吧。
他是清楚妻子的為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婚姻生活,沒有聽從母親的話,讓母親幹預自己的夫妻生活,一味的愚孝。剛進門就給妻子撐起了腰,這樣拎得清的男人,有幾個不想嫁的。
在大是大非面前更不會含糊,王大娘子性格直爽,沒有什麼心計,但是她心軟特別容易受人挑撥。她的親姐康姨母居心不良,一直想挑撥她和婆母的關係,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不機會來了,因為明蘭的事,老太太懲罰王大娘子下跪,給她立規矩。王大娘子是個愛面子的人,這麼多年一直受著老太太的壓制,心中怨恨,康姨母就挑唆她給老太太下毒。
王大娘子只想讓老太太生病,而康姨母則是毒害老太太性命,利用此事要挾自己的親妹妹。老太太福大命大,她的奸計沒有得逞,被明蘭抓著把柄,還被打了一頓,可謂是真正的解氣。
雖然認定是康姨母的計謀,但是還有一些利益關係在裡面,康姨母用二哥的前途做威脅,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明蘭心中氣急,卻也是沒有辦法,二哥對她好,她心中感念,不得不做出妥協,而此時的二哥突然到來,一下子讓人鬆了一口氣。
來之前就知道了來龍去脈,一上來就細數康姨母的罪狀,誆騙他母親做出這種大逆不道之事,一點沒顧忌到祖母的懇求,一定要嚴懲康姨母。甚至被祖母打一耳光,也沒有絲毫的動搖。
王家老太太還想用至親來感化長柏,祖母是外人的話來勸說,再次求他放過康姨母。誰知二哥感念祖母不是血緣,這麼多年為家裡操碎了心,更是想為祖母討回公道。
做錯事的人一個都沒有逃過,甚至為了讓母親答應懲罰,不惜用自己的前途來賭注,真可謂是下定決心。
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怎樣處置都會傷了親人的心,沒想到二哥處事果斷,一點不顧念骨肉親情,做出大義滅親的決定,真是讓人大呼快意。
不僅是為了替祖母討回公道,他也是為今後考慮,康姨母做事狠毒,有了王老太太的庇護,如今更是變本加厲。所以此時如果不除去康姨母,以後就更難了,以後說不定還被別人詬病,對這個家沒什麼好處,所以二哥處置這件事真是讓人刮目相看,格局大,想得遠。
相比於父親盛紘的虛偽自私,二哥做事情光明磊落,自此之後重振家風。不得不說王大娘子唯一的欣慰就是養育了一個三觀非常正的兒子。要嫁就嫁三觀正的男人,女人們以後還是擦亮眼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