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樹一年砍2次,不要木頭偏要皮,收益高卻招人罵,看看咋回事
在我國南方地區,森林茂密,物種豐富,如果你生活在農村一定不會陌生山野間的食材,許多不起眼的植物可能就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食材。當然大部分植物並不是全株都可食用的,有些只有花朵可以食用,有些只有種子和果實可以食用,而有些最值錢的是「皮」。南方有一種樹「皮」很值錢,一年砍2次,不要木頭偏要皮,樹皮用處大,價格高還經常出口。
在我國廣大南方地區,生長一種樹,它是高大喬木,樹幹可以長到20米,可以用作綠化和觀賞用途,但是往往不等到長大就被砍伐,原因是它的樹皮很值錢,需要在小苗時就剝下來,一斤鮮樹皮可以賣到七八元,而經過加工的樹皮價格翻了好幾倍,還經常出口國外。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人已經猜到這種樹是什麼了,其實它就是香桂,它的樹皮就是我們所說的「桂皮」。桂皮是食品香料,也是我國應用很廣泛的調味品,因為它有特殊的香味,經常用來滷肉。而在國外,桂皮被叫做中國肉桂,經常被研製成粉用來製作甜點。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使得桂皮這種香料有了不同的用途,因此經常被出口國外,國外人很喜歡這種味道。其實用來製作桂皮的樹不止一種,大約有十多種,這裡我們主要來介紹香桂。
香桂是樟科樹木,生長地區廣泛,我國廣東、福建、浙江、四川等省份都有種植,樹木高大,枝繁葉茂,春夏季開花,四季常綠,可以用作綠化樹種和經濟樹種。在很多農村地區,香桂是一種經濟樹種,一年可以砍2次,春季和秋季是收穫樹皮的季節,人們會把幼苗砍倒,剝掉的樹皮拿去賣,而剩下的木頭因為比較細,不能製作工具,只能拿來當柴燒。
香桂被剝皮之後還能活嗎?被剝皮的樹幹需要砍掉,過一段時間就會長出新的樹苗。一般情況下,一茬樹苗長成可以剝皮的樣子大約需要4~5年時間,長一茬砍一茬,就這樣一茬接一茬,經濟收益還是挺高的。香桂樹經常種植在山林裡,幼苗期可以充當綠化苗木,等到長成可以砍的粗度時就成了經濟樹種。
隨著桂皮市場價格的提升,種植香桂樹的農戶也越來越多,但是卻因此遭到很多人痛罵,這是什麼原因原來很多朋友沒有見過桂皮的生產過程,它們在網上看到砍伐樹木、剝樹皮的照片,以為是在砍伐森林,破壞生態,所以才會破口痛罵。其實朋友們應該是沒有分清綠化林和經濟林的用途,綠化林主要用來綠化,這樣的樹木是不能隨意砍伐的,但是經濟林不一樣,它就像莊稼一樣,是農戶種植的,主要用途就是獲得經濟收益,人們砍伐香桂樹樹苗就是為了獲得桂皮,桂皮收穫以後可以換來一些經濟收入。
你的家鄉產桂皮嗎?你知道桂皮都有哪些用途嗎?外國人拿桂皮做甜點您能接受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說出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