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賀大眾報業集團成立20周年齊魯美術館系列展」之「美美與共——江蘇山東中國畫名家作品交流展」
主辦單位:大眾報業集團
承辦單位:齊魯美術館、山東新聞書畫院
參展畫家:
江蘇:王野翔、高洪嘯、劉紅沛、楊耀寧、崔見、趙治平、高德星
山東:嶽海波、李兆虯、張宜、賈榮志、魏百勇、宋豐光、林兵
展覽時間:11月27日—12月3日
展覽地點:山東新聞美術館
諮詢電話:15665705711
前言
自9月28日以來,大眾報業集團主辦,山東新聞書畫院、齊魯美術館承辦的「慶賀大眾報業集團成立20周年系列美術活動」陸續拉開了帷幕。省內外百餘位畫家通過創作、展覽,參與到了此次慶祝活動中,用丹青妙筆講述了畫家們與大眾報業集團的深厚淵源和友情,也用暖心的話語對報業集團寄予了更多、更重的期許。「美美與共——江蘇·山東中國畫名家作品交流展」作為大眾報業集團成立20周年這一主題的最後一個慶賀活動,11月27日在山東新聞美術館精彩亮相。來自江蘇的七位畫家與我省七位畫家組成的「南北」中國畫陣營,以畫對話,展開了文化藝術交流的新篇章和新徵程。
國畫在江蘇有著豐厚的傳統積澱,畫派眾多、名家輩出,在當代也展現出了美術事業繁榮發展的新氣象。山東作為書畫大省,歷史積累和文化底蘊深厚,美術事業繁榮發展,在多屆全國美展中更是表現優異,令人矚目。此次以大眾報業集團成立20周年為契機,邀請江蘇、山東兩省在人物、山水、花鳥領域有著優秀藝術成果的畫家,共同舉辦「美美與共」作品交流展,將進一步推動兩省名家的藝術交流、溝通和共同提升。縱觀八十餘幅展覽作品,或大氣磅礴,或婉約清麗,筆墨橫姿,精彩紛呈。在這裡,北雄與南韻共美、傳統與當代共美、本土與西方共美、大作與小品共美,展現出了當代中國畫在表現形式上和理念上的「和而不同」與「美美與共」,對梳理兩省當代中國畫的創作成就,啟發和豐富兩省書畫家的創作思路都有著積極意義。
王野翔
江蘇省國畫院人物畫研究所原副所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央文史研究館畫院研究員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人物畫藝委會秘書長
江蘇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國家一級美術師
曾獲文化部優秀專家、全國藝德標兵榮譽稱號
獲獎:
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未設等級獎)
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銅獎(首屆政府創作獎)
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獲獎提名
首屆」金陵百家」畫展金獎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
建軍50周年全軍美展」優秀作品獎
建軍80周年全國美展」銀獎
建黨80周年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全軍美展優秀作品獎
出版:
《王野翔畫集》天津美術出版社
《王野翔工筆人物畫》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水墨收藏——王野翔卷》山東畫報出版社
《江蘇省國畫院精品畫庫*人物卷——王野翔作品集》江蘇美術出版社
《工筆人物畫技法》江蘇美術出版社
《走進名家工作室——王野翔卷》天津美術出版社
《江蘇省國畫院創作研究叢書——王野翔卷》江蘇美術出版社
《全國高等美術學院教學範本——王野翔作品精選》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美術》、《國畫家》、《中國畫》、《中國畫研究》、《中國藝術報》等多種專業刊物發表作品或專版介紹。
落花香入夢65x65cm
採風感言
文/王野翔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目的是為了洗滌心靈、過濾雜質,增長見識,拓寬胸襟,使人的靈魂得到淨化、使人的精神得以升華。所以,古人強調功夫在畫外,這是將精神價值放在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時代的飛速發展在不斷改變著世界的同時也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但精神家園的堅守是身為文化人的畫家的靈魂所在,文化修養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修煉是畫家終身的必修課。
時代在發展變化,人們對於審美不斷會提出新的訴求。傅抱石當年以「其命維新」的使命感強調「時代變了,筆墨就不得不變。」如果當年的他們僅僅只是在作品中畫上了水庫、橋梁、高壓電線桿這些新的生活元素,僅僅只是在技法上作些修修補補的增減,恐怕在藝術上是難以產生令人信服的成功的。畫家的任務不是圖解生活,只有以全新的視覺審美體驗去顛覆原有的審美習慣才能引發觀眾心靈的強烈震撼與共鳴。所以,畫家在思維方式、審美觀念的改變上如果沒有新的突破就不可能真正有所作為。
秋香入夢68x68cm
「臨春風思浩蕩,望秋雲神飛揚。」這是一種騁懷暢想的自由境界。面對自然,畫家的心智得到啟迪,想像力得以充分發揮,寄情筆端,縱情抒發自己的情感,繪畫因此充滿生氣與感染力。如果面對自然,按圖索驥,不加取捨被動地被牽著鼻子走,那麼繪畫還有什麼意義?
巴爾扎克給小說下的定義是「偉大的謊言」,從審美的角度講,所有表現人類精神活動的文藝作品其實都應具有這樣的屬性,創作其實就是一個借題發揮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美學理想、價值取向、文化積累都要藉助作品中的形象傳達出來。中國繪畫講究寫心、造境。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偉大的謊言」?
頻低柳葉眉65x65cm
相機的普及為繪畫素材的搜集提供了便利,相機捕捉細節和生動瞬間的功能是速寫難以匹敵的,所以,畫家不會忽視現代化工具的優勢而一味排斥照片。但創作中完全依賴照片的作法卻不可取,將照片準確無誤、原封不動地搬上畫面不能叫創作,美術作品是要通過畫家對生活的提煉、概括,將生活原型演化為一種視覺語言,呈現一種不同於現實的形式,以此喚起人們對於審美的感悟。所以,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心智,合理有效地運用照片素材去營造一個有別與他人的視覺樣式,才是畫家要做的工作。
清風吹竹香68x68cm
美和漂亮不是一回事,漂亮悅目的表像往往將真正的美遮蔽,繪畫不應熱衷於表像的炫目而應追求內在美的表達。
塞尚的蘋果表現的是物體的結構和色彩的節奏,揭示的是畫家主觀世界對於美的認知。
梵谷的向日葵恣意奔放的筆觸是他一顆躁動不安心靈的激情釋放。
羅丹認定「性格即是美」,所以又老又醜的老娼妓「歐米哀爾」能夠穿越時空動人心魄、震撼靈魂。
佛洛依德健碩的人體塑造用鏗鏘的筆觸與敦厚的造型傳遞了視覺的張力與內心的狂放。
畫家過於迷戀事物的表象,執著於精緻細膩的描繪,以炫目的技巧取悅觀眾時,其實正是喪失了對於美的基本判斷能力,是以內心情感的迷失作為代價去換取廉價的讚譽。
清韻65x65cm
三春花滿香成海 136x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