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平淡,個股「精彩」。
-0.58%、-0.83%、-0.9%,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三大指數今日齊齊調整。整體平靜之下,部分個股表現卻相當吸引眼球。
一邊是機構抱團的消費股迎來分化,白酒股和醬油股冰火兩重天:白酒股領漲,醬油股卻突現調整,6000億龍頭海天味業一天沒了500億;另一邊,妖股繼續我行我素:特停恢復交易的妖股天山生物迎來二度漲停,造假300億ST康美復牌漲停,87萬手封單封死漲停。
市場分析指出,A股市場已由前期單邊快速上漲進入橫盤整理階段,基本面風格仍是主線,但是需要兼顧盈利與估值。
「大熱」消費股分化
從市場表現來看,白酒股無疑是A股市場今日的明星。
截至收盤,Wind白酒指數大漲3.06%,領漲兩市。17隻白酒股中,僅順鑫農業、貴州茅臺出現下跌,跌幅均沒超過0.5%。上漲個股中,金徽酒漲停,洋河股份漲7%,口子窖、伊力特、水井坊等個股漲超4%。
誰也沒想到,同樣是機構抱團的消費板塊,醬油股卻迎來深度調整。
今日早盤,醬油龍頭海天味業股價一度突破200元,最高達到203元,對應市值達到6578.1億元,股價首次突破200元,市值首次突破6500億元,市盈率超100倍。
午後,以醬油股為首的部分消費股賣盤資金明顯增加,股價也急劇下挫。其中海天味業下挫跌逾8%,截至收盤,最新市值5994.8億元,較盤中最高值蒸發逾500億元。
類似的情況還有中炬高新(廚邦醬油)、千禾味業。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消費股「過熱」早有預兆。
8月29日,銀河證券發布策略周報《創業板註冊制首周上漲,不為創紀錄的消費股再唱讚歌》,對大多市場人士熱捧的板塊「潑冷水」,直言消費板塊估值已創新高,意味著投資回報率下降。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近期食品飲料持續走強,白酒、調味品等行業市盈率不斷創近年新高,其原因主要由於科技和醫藥板塊前期泡沫較大,受華為、武漢某半導體公司及疫苗等事件影響,資金流入消費板塊,疊加中秋節臨近,推動食品飲料行業持續走高。
據銀河研報數據,2016年至今,食品飲料行業的市盈率均值為31.87倍,最大值為51.76倍,就是當下的市盈率。這個市盈率水平僅次於休閒服務業、計算機、國防軍工、電子、醫藥生物等,但是是少有的市盈率創歷史新高的板塊。
醬油股已經率先出現調整現象了,那麼其他子版塊會否尾隨呢?
銀河證券指出,在股市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資金對確定性的偏好很高,這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是『正常』的,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雖然白酒調味品等消費板塊是我們在過去很長時間強烈推薦的好賽道,但是我們不為當下這種熱度做各種『美化』或背書,不建議加倉追高買。消費板塊的上漲空間在下降,牛市下半場要越漲越冷靜。
創業板次新股終於「熄火」了
令人關注的是,此前熱鬧爆炒的創業板次新股也漲不動了,降溫十足。
9月3日,創業板註冊制第二批3隻次新股集體大跌,跌幅均超過9%,其中迦南智能、大葉股份跌幅更是高達18.13%和14.9%。
在第二批次新股的回調影響下,除了維康藥業,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隻個股剩下的17隻集體回調。
妖股「我行我素」
在行情向好的大環境下,出現個別妖股尚算「正常」,但在各方輪番警示風險的情況下,仍有資金炒作個別妖股,則是超乎預期。
這其中,天山生物震驚了整個A股。
9月2日,此前連續7日漲停的「妖股」天山生物完成核查,恢復交易。其後,「妖股本色不改」,接連又是兩連板,股價從16.18元飆升至今日的23.16元。
復牌前,天山生物發出9項重大風險提示,並表示公司近期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但短期內公司股價漲幅較高,與同期創業板綜指偏離度較大,且顯著高於同行業估值水平。
天山生物還鄭重提請投資者注意:投資者應充分了解股票市場風險,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審慎決策、理性投資。
針對其嚴重異常表現,深交所今日出具第二份關於天山生物最近10個交易日的投資者分類交易統計信息:
數據顯示,天山生物在8月24日至9月3日漲幅嚴重異常期間獲自然人買入40.26億元,佔比97.01%;機構投資者買入佔比2.99%。
數據背後,遊資擊鼓傳花的現象明顯。
除了天山生物,昔日千億醫藥股——ST康美也吸引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9月2日晚間,ST康美連發9份公告,其中最令人關注的無疑是一份控制權擬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康美實業擬將其持有的公司14.87億股股份,對應公司29.90%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及提名和提案權等權利無條件且不可撤銷地讓渡給易林投資行使。一旦該決議在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後,易林投資將成為ST康美的控股股東,公司無實際控制人。
根據天眼查查詢顯示,揭陽易林藥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8月18日,其三位股東分別是廣東省金服股權託管中心,揭陽市城市投資建設集團,廣州神農氏中醫藥發展有限公司。三家股東均有國資背景,尤其是廣州神農氏則是廣藥集團100%控股,背後則是廣州市政府控股。
在市場看來,由於新晉的控股股股東有國資背景,這意味著,國資可將出手託管康美。
值得注意是,在ST康美停牌前,公司股價自7月14日便提前「反彈」,截至今日,累計漲幅已達30.25%。
暗湧頻現,後市A股如何布局?
從近期市場的表現看,A股已經進入橫盤一段時間,市場情緒也逐漸謹慎,相較之下,部分個股表現並不平靜,後市A股應該如何布局呢?
中金公司認為,中期來看,考慮到國內經濟增長復甦仍在深化,疫情防控領先外圍,政策留有餘地,對後市中期市場表現仍持積極態度。操作上,基本面風格仍是主線,要兼顧盈利與估值。
巨豐投顧認為A股中報窗口期關閉,業績暴雷的擔憂消散後,具備繼續上攻的潛力。但近期市場成交量萎縮意味著行情仍有反覆。周四市場延續分化,釀酒、醫藥、煤炭等防禦性板塊走強,保險、農業、軍工等大幅回調。市場在前高附近盤整,面臨方向選擇。建議中線關注新能源汽車、新基建等景氣度向上以及具備估值優勢的板塊,而短線機會還在於創業板小市值個股,總體要注意控制風險。
和信投顧認為,近期的遊資操作風格有轉向的趨勢。作為妖股之王的天山生物盤中巨震已經透露出遊資內部產生分化情緒,創業板的新股與次新股則大幅跳水,註冊制帶來漲停製度改革紅利的邊際效應正在逐漸減弱。那些被炒上天無業績支撐的純概念股同時迎來產業集中資本拋售,數據顯示,本月以來兩市已有超40家A股公司發布了股東或高管擬減持公告。以擬減持股份上限乘以最新股價計,股東合計擬套現金額達105.88億元。在多個利空的打壓下,一旦妖股領袖被打回原形將導致大量垃圾股暴跌,應該說這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從遊資股出逃的資金將再度回歸價值股的懷抱,進入傳統消費旺季金九期內大消費等核心資產望再度崛起。和信投顧表示,近期已經連續多日提示了遊資垃圾股的風險,其已經進入博傻階段,建議投資者切莫因一時衝動導致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