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容編輯 | 昝慧昉
5月4日,燕京啤酒公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未經審核業績,報告期內,燕京啤酒實現營業收入20.05億元,同比下降41.86%;淨利潤虧損2.46億元,相較於2019年第一季度0.59億元,降幅在518%左右。
對於業績發生劇烈變動,燕京啤酒在財報中解釋稱,由於今年新冠疫情的發生,使消費市場萎縮,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目前公司已陸續復工,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開展,疫情對公司全年生產、經營產生的不利影響和不確定性尚無法準確預測。
截至2020年3月31日,燕京啤酒淨利潤虧損為2.46億元。
界面新聞此前報導過,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多家啤酒公司的情況都不如意。
據青島啤酒2020年一季報,營收同比減少20.86%至62.93億元,淨利潤同比減少33.48%至5.37億元;截至今年2月29日,華潤啤酒前兩個月之未經審核綜合營業額、未計利息及稅項前盈利,相較於2019年同期,降幅分別在26%及42%左右。
同樣遭遇疫情的衝擊,和上述兩家啤酒巨頭相比,燕京啤酒境況更為慘烈。
在一位廣東啤酒經銷商看來,這主要是由於燕京啤酒的面向的市場布局範圍小所致。
從去年財報來看,燕京啤酒在北京、內蒙古、廣西三大優勢市場市佔率均超75%;分地區來看,2019年,燕京啤酒的主要收入來自華北地區和華南地區,佔比各在46%和33%左右。
「北京等華北市場、內蒙古是燕京啤酒的大本營,但出於疫情影響,北京疫情管控非常嚴格,返京人員按照政策必須測核酸、隔離十四天;另外,廣東和廣西也是燕京啤酒的重要市場,廣東還有限制堂食的政策,這些對於燕京啤酒來說,影響很大。」上述經銷商對界面新聞說。
此外,燕京啤酒近年來逐步掉隊多少也和其產品結構有關。
「高端化」是啤酒巨頭們近年來的關鍵詞之一。為改變品牌架構單薄與形象老化的現狀,燕京啤酒也表示,公司產品結構也形成了「以清爽酒為基礎、以中檔酒為主突破、以高檔酒提升品牌價值」的戰略。
2019年,除推出燕京U8、燕京7日鮮、燕京八景文創產品等中高端個性化新品外,還專門為冬奧會量身打造了三款產品。
燕京啤酒U8。
不過,由於對中高端產品的開發不足,燕京啤酒旗下中高端產品市場反響不如預期。
飲料行業人士朱丹蓬對界面新聞表示,所謂中高端產品一定是由品牌調性來支撐 ,高價不一定等於高端、高值。在南方市場,消費者傾向於選擇百威、喜力等品牌的中高端產品;在北京市場,也可能選擇嘉士伯等其它一些高端品牌。而燕京啤酒高端條線尚未出現高競爭力的明星大單品,在消費者心目中中高端的產品印象尚未完全建立。
不僅如此,從中高端佔比來看,燕京啤酒與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等拉開了差距。
目前,燕京啤酒的中低端產品仍為其貢獻主要銷量,佔比接近40%;青島啤酒2019年高端產品實現銷量185.6萬千升,同比增長7.08%,在中高端產品布局了包括經典1903、皮爾森、青島啤酒IPA等新產品,常見於商超貨架;華潤啤酒旗下雪花啤酒則是佔據了高端市場15%左右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