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傳席
美術的第一要素是要美,美也是美術作品的最基本要素。所謂「科學求真,宗教求善,藝術求美」,永遠如此。否則便不成為科學、宗教、藝術。西方的繪畫追求形式美,視覺衝擊力,形式上變來變去,其中一部分作品把美去掉了,而且他們倡言:「藝術由審美階段現在進入了認知階段」,從理論上也把美給放棄了。有很多畫家,講究藝術作品的哲學含義,觀念深刻,當然,這並不錯。但如果沒有視覺上的美,僅有哲學和觀念,那麼文字記載的哲學完全可以替代繪畫,而且哲學家著作中的哲學比繪畫中的哲學更深刻、更清楚、更詳細,那就不必要繪畫了,所以西方學者認為並著書說明:「藝術已死亡了」,「藝術終結了」。筆者認為,挽救的辦法就是要恢復藝術以美為第一要義的本質,「唯美」也很好。唯有不美,不可稱為藝術。當然,東西方對於美的含義,又有不同見解,此當另論。
2018年 綻放68X68cm
劉喬喬的繪畫,給人的感覺,首先就是美,勿論是花鳥,抑是人物,都給人美的感受。美有雄渾美,有厚重美,有淡雅美,有疏曠美,有狂放美等等,但不論哪一種美,必須有內秀,即我常說的「秀骨」,「秀骨」顯示出來的是清氣。
劉喬喬的畫顯示出來的美是清秀之美,清潤、清麗、清雅、清潔、清新;骨子裡是秀,而且其秀在骨。如前所述,凡好畫必有內秀,王羲之的書法是內秀外也秀,顏真卿的書法是外雄而內秀,蘇東坡稱其書法是一種「雄秀」,即使是狂放的,如徐渭之畫,也必有內秀,範寬的畫,剛古之勢,厚實之筆,然也必有內秀;粗放亂頭,不掩國色,也是因為內秀,否則便是粗惡俗陋。
2018年 午後68X68cm
劉喬喬的畫是內秀外也秀,她的花鳥畫原是學清初惲南田的,惲南田是清初六大家之一,其畫是學宋初徐崇嗣的沒骨花卉,其實主要是他自己的創造。他不用勾勒,直接以色筆傳染,若有若無,幽清秀骨,古淡明潔。而且惲南田力主形似,在形似中見神韻,他說:「寫生家神韻為上,形似次之,然失其形似,則亦不必問其神韻矣。」「神形俱妙」,所以劉喬喬的畫,首先是形像真切、準確,畫花如真花,但多了一層神韻,這神韻見於秀骨,更多了一股清氣。凡藝術美,必有秀骨,必有清氣,這是衡量藝術高低雅俗的重要標準。
2018年 輕風68X68cm
藝術上的秀骨,清氣,來源於畫家的秉性、修養、功力,尤其是其見識和氣質。劉喬喬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後來美國留學,獲碩士學位,2006年她聽說筆者在中國人民大學任博士導師,便立即趕回報考,結果她以優異成績考入。但當年有幾個學生都考入我的博士生,而劉喬喬是學畫的出身,不是學理論的,院領導想把她調給其他教授,但劉喬喬堅決不同意,這見出她的風骨和意志。一般學生考博士,只要能讀上博士生就達到目的了,調給誰都行,免得失去讀博的機會,劉喬喬認準了導師,就不變。院領導也很感動,一致認為她是來求學的,她要跟陳傳席學習,她有她自己的目標,而不是來混一個博士學位的。於是按她的要求仍然做了我的博士生,她正要學習藝術史和藝術理論,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她讀過我的著作,知道幹任何事,首先要明「理」知「道」,理明道正才不致走錯路,而且作為一個畫家,也一定要有美術史的修養。而且古今哲人都認為,讀書改變人的氣質,不改變人的讀書等於沒讀,人的氣質改變了,為政、為文、為藝都改變了。但我擔心她學習美術史和美術理論基礎是否踏實,聰明人做任何事都容易出色,就讀博士生期間,她門門功課皆優秀,她寫的幾篇論文,並沒有找我為她推薦,也沒有任何關係,直接投稿,因為內容好,都發表了。她的博士論文選擇了惲南田為研究對象,以惲南田的一張畫為點,對惲南田的沒骨畫作了深入的研究,寫了十幾萬字的博士論文,答辯時所有教授一致通過,並獲好評。
2018年 粉紅68X68cm
通過三年的博士課程學習,劉喬喬的文化修養和理論水平突飛猛進,和以前真是天壤之別,她自己也許感覺不到,學習如「潤物細無聲」,在很多方面都能感到她的進步,所以才有後來的作品之秀骨和清氣。
在校學習期間,她也畫了一些畫拿給我看,畫得很一般,我勸她不必再畫,好好研究藝術史,但她堅持畫下去,而且就學惲南田,因為她研究過惲南田,對惲南田的沒骨畫有深入的理解,理明則意得,所以她的畫,託深心於毫,傳神韻於丹青,而其秀在骨,而麗、而潤、而潔,而成一家之風骨,於是我又鼓勵她畫下去,只要堅持必有更高的成就。
劉喬喬畫花卉已經成功,她又畫人物,而且人物畫得很好,她的人物也是把美放在第一要素的。她把在西安美院的油畫學到的人物造型的基礎用上去,首先是形似,在形似的基礎上求神韻。她的人物畫也是其秀在骨,潤、潔、麗、淡、雅。她的人物畫被選入全國美展,我聽了十分高興,當老師的最大高興,莫過於看到學生的進步和取得成就。
希望劉喬喬繼續努力,認真研究,邊研究,邊創作,但一定要把美的表現放在第一位,唯有美,才能稱為藝術,美有深度,藝術才有深度,劉喬喬勉之哉。
2019年8月26日於中國人民大學
作品欣賞
2017年 蜀葵花50X50cm
2017年 清清白白50X50cm
2017年 朦朧50X50cm
2017年 插花的罐子 50X50cm
2017年 落英繽紛68X68cm
2017年 冊頁之 舞69X43cm
2016年 天鵝湖68X68cm
2016年 案頭清供68X68cm
《盛世芳華》2018年240X174cm
《麗日》2013年68X136cm
《皎夜霓裳》2017年230X117cm
劉喬喬
劉喬喬,女,1978年生,祖籍河南,200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2004年獲得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碩士學位,2009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美術學博士學位,2010-2012年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博士後。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中國工筆畫高端創新人才培養項目成員、臺北長流美術館特聘畫家、《中國書畫》雜誌社書畫院院聘畫家、長城書畫研究院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