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龍字科招生:150歲的相聲如何把票賣給年輕人?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文 | 文化產業評論,作者 | 梁鑫,編輯 | 魚七七

17年前,郭德綱就立志要「把票賣給年輕人」;17年後,他帶著德雲社進駐了抖音。這些年來,德雲社的「去相聲化」「男團化」一直甚囂塵上。可以說,德雲社的商業化和它的娛樂化,始終是交織在一起的。但「男團化」浪潮會不會衝毀相聲舞臺,在「內娛經濟」的誘惑下社員們又該如何把持?或許,以相聲為前車之鑑,我們能看到傳統文化曲藝未來的路在何方。

1995年,郭德綱剛到北京,他躊躇滿志地找到相聲界前輩張文順以及青年演員李菁,開始了自己在京味茶館、廣德樓等地的演出生涯。到了1998年,演出隊伍擴張到了十幾個人,場地也從茶樓轉到了戲樓。這麼些人,組成了最初的「北京相聲大會」。

2003年,「德雲社」成立,第一天在天橋樂茶園演出,郭德綱撩開幕布,發現底下坐著的全是老頭兒老太太,一張票賣15塊錢。他馬上扭頭對後臺說:「你們得長能耐,我們不能只為80歲以上的人服務,他們的生命決定我們演出的生命。這些人沒了我們怎麼辦?」從那天開始,他就清醒地認識到,「把眼光放遠,就要賣年輕人的票。」

時代的年輕人在哪?郭德綱明白,在抖音。

這一次,對於德雲社來說,抖音不只是宣發渠道,同時還肩負著一個更深遠的職責——選角兒。

抖音直播招生,德雲社「龍」字科的野心有多大?

「雲鶴九霄,龍騰四海」這八字箴言,是德雲社創立之初由著名相聲演員張文順先生留下的,後來則成了社團收徒分科的字輩依據。目前大火的嶽雲鵬、孟鶴堂、周九良、秦霄賢代表了「雲鶴九霄」的完滿,預示著「龍」字科新人正蓄勢待發。

此次,德雲社招生活動一改以往傳統的考試製,選擇與抖音直播結合,以全新的線上化形式來吸納具有潛質的新人。據悉,從12月21日晚7點起,郭德綱將攜于謙、張雲雷、孟鶴堂、周九良、張九南、秦霄賢等率先開啟抖音直播首秀;12月22日到25日每晚7-9點,張雲雷、孟鶴堂、周九良、秦霄賢也將分別在抖音直播,競選「龍」字科招生辦主任。這將會是一個長達半年的招生活動,是規模化系列化的「長期直播」及「直播IP」。

郭德綱在受訪時指出:「往年都是先在網上發布招生啟事,通過郵箱投遞的簡歷層層篩選,實際效果受限制,甚至可能會錯過大量有能力的人。從這個層面來講,抖音是最合適的平臺,它能讓我們最大化地看見這些人。本次招生將是最後一次大規模收徒,期望能通過抖音挖掘出真正喜愛相聲且具有從藝天賦的人才。」

有人統計過,「霄」字科當初報名的至少有3000人。經過篩選之後,最後只剩下6位,通過率五百分之一。這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唐朝時科舉制進士科的錄取率,也才六十分之一。

據傳,每年放出招生公告之後,報名人數都近上萬。其中不乏高學歷人才,博士或海歸博士大概佔到了10%。

用郭德綱的話來解釋就是:「臺上三四十分鐘,頂得上工人好幾個月的工資。相聲這麼一個暴利的行業,不可能讓你所有人都掙這份錢」。

因此,德雲社收徒的門檻只會逐年拉高。這一次的招生條件還在年齡限制上下了硬性規定:只要25歲以內的,除非是帶藝投師,否則直接淘汰。

郭德綱發布在微博上的龍字科招生啟事

不論是德雲社大張旗鼓地進軍抖音,還是它水漲船高的招生環境,抑或是「龍」字科收徒趨勢的年輕化,無不透露出一個信息:郭德綱的野心,是在相聲界裡建一個「巨大的造星工廠」。

畢竟,在名利場上,「野心」從來都不是一個貶義詞。

對於早就築起巨大流量池的德雲社而言,和抖音的聯手完全是水到渠成。「直播+喜劇」的形式利於德雲社文娛新消費場景的搭建以及創作內容多樣性的豐富,進一步實現對年輕觀眾群的拉攏從而更好地升級自身的商業化模式,拓寬相聲產業的變現渠道

既然把「後浪」作為了主要的目標受眾,那麼,德雲社就不可能再走純粹的「社團化」路線,而是要摸索出一條屬於相聲文化的「男團化」道路。

回顧自2018年開始,德雲社其實已經在逐漸「偶像化」:傳統相聲舞臺下亮起了應援的螢光棒,前排觀眾從慢悠悠的老大爺變成了衝衝衝的飯圈女孩……可以說,德雲社的商業化和它的娛樂化,始終是交織在一起的。但「男團化」浪潮會不會衝毀相聲舞臺,在「內娛經濟」的誘惑下社員們又該如何把持?

德雲社男團化,內娛之路要怎麼走?

從嶽雲鵬的洗腦神曲《五環之歌》,到張雲雷瘋狂吸粉的一曲《探清水河》,還有帥氣的秦霄賢「未登」舞臺已成名角兒,德雲社出圈的話題不一而足。

粉絲揮舞著綠色螢光棒為張雲雷應援

目前,關於這些現象最激烈的討論,主要集中於德雲社「是否要進行粉絲運營」,即模仿偶像公司,把粉絲組織起來,並且通過水軍在網絡上造勢維持熱度;藉由社群、劇場結合,將「鋼絲(郭德綱粉絲)」「德雲女孩」整合為有效的宣發資源。

不過,這個建議似乎在德雲社內部被徹底否決了,大家都說「長輩兒甚至動了氣」。在多次採訪中,郭德綱也表示,堅決反對粉絲運營。他還引用了「相不遊街」一詞,這是一個古老的相聲行規,本意是不能把臺上的東西帶到生活中去。如今用來喻指「相聲演員不該過度和粉絲互動」。

事實可能並沒那麼簡單。在粉絲運營這件事上,最大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插手,而是怎麼插手。德雲社或許面臨著兩難——這家中國最大的相聲班,沒有可以參考的行業前例,甚至在150年的相聲史上也極為少見。

儘管,還沒有太清晰的商業思考,但是德雲社也實屬「口嫌體正」。在今年8月,便搶先試水了一波偶像玩法。

由社員參加的《德雲鬥笑社》,雖然官宣為一個「喜劇廠牌真人秀節目」,但節目規則卻和愛豆選秀賽制極為重疊:每期圍繞一個主題設置遊戲環節,而後自由搭檔進行相聲比賽,定期淘汰和補位,最終選出「德雲新一哥」。節目之外還有騰訊「發電榜」和微博「鬥笑能量榜」,周榜第一名的成員,可獲得站內曝光資源。

當眾弟子在屏幕上大跳男團舞、大喊拉票口號的時候,不知道郭德綱是否還記得自己義正言辭地拒絕過「偶像化」這條路?

曾經,有人拿德雲社和韓國S.M.公司做比較。德雲社的演出形式和S.M.內部運作模式相似都是先以小分隊運轉,等到了每年的首演終演和一些大型商演,小分隊又會匯聚形成大組合而德雲社一直對外呈現「團魂」就是他們「尊師重道,看重傳承」的師門理念

現在看來,郭德綱強調的實際是規矩不變,好好說相聲」,其他的都好商量。要變的,只是臺上的表現形式和技術手段,和怎麼讓人紅起來罷了。

所以,德雲社要下的苦功夫應該是,不打破相聲圈行規的前提下,更體面地合理地用傳統文化來組局,吸引更多的年輕票友

傳統文化曲藝如何把票賣給年輕人?

郭德綱曾經說過:「能賣票的未必是好演員,但不能賣票的肯定不是好演員。」的確,話糙理不糙,尤其是在當下傳統文化曲藝普遍式微的情況中,怎樣為Z世代再度掀起一個「文藝復興」的熱潮,仍然是橫亙在所有表演者面前的一個難題。

一是從內容上看,深度創作對於現在的表演者來說,還是非常薄弱的一項。如果內容上不去,格局也很難有所突破,離觸到高雅藝術的門檻依舊很遠,其生命力就會十分有限。

即使德雲社已經造出了很多家喻戶曉的段子,但是郭德綱自己都不得不承認,那些所謂的「梗」,並沒有什麼價值內涵,能火起來基本上來自粉絲對演員個人魅力的狂熱崇拜。顯然,相聲本來所具有的針砭時弊的批判性,亟待重新得到重視。

二是從產業上看,雖然現在傳統文化曲藝的主動跨界、聯名製造已是大勢所趨,可終能成為爆款的屈指可數。究其原因,它們多是為了迎合粉絲一時的時尚心理,作為「國潮風口」下的一種快消文化產品,卻無法具備持續延伸、不斷增殖的能力。

比如德雲社和年輕潮牌「華人青年」的聯名,一件普通T恤搭上古風元素,立馬鍍了一層金,價格大漲;再印幾個繁體字、龍圖騰,瞬間「精緻」起來,搶佔各大首頁……而本質上挪用的還是歐美街頭、嘻哈風格的那些套路。

三是從傳播上看,部分表演者對媒介創新的認識並不到位,今天曲藝行業的失聲不是因為沒有新作品,恰恰是因為盲目追求新的作品,才陷入了尷尬的局面。之前,在《相聲有新人》節目中就有一對交大的博士夫婦,盲目地疊加、拼湊相聲元素,以數學公式解構相聲來達到新的效果演繹。儘管當時話題熱度很高,但實際上他們商演的上座率並不理想。

事實上,媒介在傳統文化曲藝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充當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第一部電影就是譚鑫培先生的《定軍山》;第一部彩色電影則是梅蘭芳先生主演的《生死恨》。往昔鼎盛時期,人們能在屏幕上看到幾千出戲劇劇目,到如今留在電視裡的不超過二十部。

總而言之,傳統文化曲藝還是要提高行業地位,提升受眾審美,而不止是追求看的人多。歸根結底,行業追求的應該是一種真實的繁榮,在於同新興文化的共生共榮。就像郭德綱開過的玩笑那樣:「都把戲曲演成非遺了,你還美呢?」

結語

網上有過一篇文章《就讓相聲這樣吧》,裡邊寫道:「只要還有人買票,相聲就死不了,最多變成一個大家不願意承認的新形式」。讓一個150多年歷史的行業,就這樣「活著」,絕對不會是最好的結果。

在新一代的文化語境裡,演出直播化、演員偶像化,這些只是市場偏好的選擇。傳統文化曲藝「龍門之躍」的力量,還是源於其本身的文化底蘊和技藝傳承。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郭德綱抖音直播,「雲鶴九霄」四科演員齊助陣德雲社龍字科招生
    德雲班主郭德綱駕到,率先直播龍字科招生針對潮流文化平臺抖音和傳統文化廠牌德雲社的碰撞,于謙曾在「德雲社龍字科招生抖音獨家直播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相聲目前尚未走出低谷,還處在比較危險的狀態下,所以普及相聲文化是我們當下亟待解決的事情,通過抖音發布與相聲有關的內容,讓更多的人知道它,對我們相聲來說是件好事。」
  • 德雲社「龍字科」招生,秦霄賢給出2點建議?聽清是啥:好心酸!
    德雲社"龍字科"招生,秦霄賢給出2點建議,聽清是啥:好心酸!經常關注相聲這個領域的都知道,前一陣郭德綱攜愛徒,一塊舉辦了「龍字科」招生的發布會,這意味著公司接下來的重點,就要放在培養新人方面了。所以看到他們發揚光大,去招龍字科後,感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相聲領域又會有很多新人誕生了,這也是該行業的一次重新洗牌。畢竟「龍字科」招生對於相聲領域來說,是件大事,不是孩子上學就近選擇那麼簡單。得有真才實學,並且還能有自己的規劃,才能有機會被錄取,成為郭德綱的徒弟。秦霄賢雖然不是德雲社業務能力最強的,可卻是心最細的。
  • 德雲社龍字科招生,要求不超過三十歲!德雲女孩們有希望了?
    德雲社龍字的招募,應該是德雲社未來最重要的事情。當然對郭德綱來說也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意味著德雲社進入了2.0時期!關心郭德綱或德雲社的人都知道,在郭德綱招徒弟,是按「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八個字來的。雲鶴九霄四科學員反映了德雲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全過程,從沒有人關注到壟斷外國商演!對郭德綱來說,毫無疑問的一年早已過去。對他現在來說,保證德雲社的健康穩定發展比說相聲重要多了。對於龍子科,郭德綱寄予厚望!
  • 歐弟成德雲社龍字科第一人,向來搞怪耍寶的他,如今真能說相聲?
    從前段時間開始,德雲社龍字科就開始招生,一度在網上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多次登上熱搜榜單。 而且在短視頻平臺招生,大大提高了宣傳率,同時還有機會迎來更多的人才,郭德綱說之前因為招生是需要層層篩選的,所以導致流失很多人才。
  • 德雲社龍字科發布會,張雲雷回應是否會收徒:先自己把相聲說好
    如今的德雲社已經是四世同堂了,2016年德雲社二十周年的時候,郭德綱安排了嶽雲鵬和欒雲平收徒,德雲社筱字科由此誕生,也開始德雲社第三代演員的新紀元。可是如今四五年過去了,德雲社不少演員也已經成為了角兒,你像是張雲雷身為德雲社的大師兄,不少人就對張雲雷收徒的呼聲很高。
  • 德雲社龍字科招生發布會曝光,張雲雷另類方式帶楊九郎入場
    更新不斷,吃瓜不斷,娛樂圈搬瓜工上線 「雲鶴九霄」後,德雲社龍字科正式開始招生,近日也舉辦了招生發布會。發布會上除了師父郭德綱,相聲皇后于謙老師,總教習高峰以及副總欒雲平外,「雲鶴九霄」分別派出了張雲雷、孟鶴堂、周九良以及秦霄賢四位師哥代表。
  • 德雲社龍字科招生強勢來襲,張雲雷喊話粉絲,希望他們快來關注!
    龍字科招生直播即將強勢來襲,這次參與招生的不只有郭德綱于謙還有高峰這幾位老師,還有徒弟代表,其中就包括大家思念已久的張雲雷。 我覺得張雲雷參與龍字科招生直播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他最近身體恢復得不錯。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他可以參與德雲鬥笑社第二季。
  • 德雲社招生變綜藝海選,鏡頭前如何鑑別濾鏡人設有妙計
    從《德雲鬥笑社》開播初期,郭德綱就指出今年要正式招收龍字科,而且要親自親自教好自己,足以看出郭德綱對龍字科學員的重視程度。雲鶴九霄早已滿員,郭德綱對「龍騰四海」的招生名額也顯示出了限制,龍字科將是德雲社最後一次的大招,騰字科四字科以後可能會有幾個人被錄取,海字考得不好只有一個人被錄取。很多喜歡相聲的人,喜歡德雲社的人也紛紛想要抓住最後的機會。可以選擇一條自己喜歡的道路,也可以選擇親自受郭德綱的教導,這次招生可謂機緣巧合。
  • 「笑」字科捷達,成為德雲社龍字科招生最大錦鯉
    「郭大爺捧誰誰紅~」,德雲社龍字科招生直播被再次論證了。首場直播累積音浪收入1681.1w(折合RMB168萬)、點讚量2億,預約報名人數超200萬。招生辦主任競選首場辮兒哥哥張雲雷一舉收穫1.9億贊,規模可謂是空前絕後。
  • 德雲社龍字科招生在即,發布會直播時間曝光,張雲雷等門面皆出席
    德雲社郭老師收徒共分八科,如今雲字科出師,鶴字科成角,九字科扎堆成名,雲字科也慢慢走上正軌。前四科已經成熟,後四科則是「龍騰四海」。日前,網上曝光德雲社龍字科招生發布會即將舉行,屆時張雲雷等人或將全部到場。
  • 德雲社招生排面大!張雲雷《學貓叫》率先營業,九辮將在直播合體
    德雲社龍字科的招生在開過發布會之後熱度逐漸上來了,很多人都被德雲社這件獨家喜事吸引,因為這也是德雲社最後一次公開招生,所以辦得非常大。從12月21日開始,公開直播就已經安排上了,包括出席發布會的雲鶴九霄四位徒弟,也將每天一場和大家見面。
  • 龍字科招生在即,二爺的帥光芒四射,老秦「傻氣」無敵
    德雲社以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培養曲藝人才、服務大眾為主旨的曲藝演出團體,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型專業相聲社團之一。近日,德雲社的隊伍又要壯大了,這是很讓喜歡相聲的人的興奮的一件事。德雲社召開「龍」字科招生發布會,喜歡的相聲的小夥伴們要趕緊去搶名額嘍。
  • 德雲社龍字科屢上熱搜,「一哥」嶽雲鵬改名求關注:我還能叫嶽雲啥?
    文/娛曉侃 德雲社今年的兩件大事:一是郭德綱于謙合作二十年專場演出,二是德雲社「龍字科」線上招生。 看著「龍字科」風頭正盛頻繁上熱搜,身為「德雲一哥」的嶽雲鵬也坐不住了,生怕「一哥」位置不保,「跪求」求網友如何能「紅」?
  • 德雲社龍字科招生,不過,想成為「張雲雷」和「嶽雲鵬」的別來了
    文/娛樂圈說相聲這兩天,知名相聲社團德雲社召開了「龍」字科招生的發布會。班主郭德綱、于謙和高峰帶著張雲雷、欒雲平、孟鶴堂、周九良和秦霄賢幾位作為「雲鶴九霄」的代表出席了發布會。一時之間,德雲社「龍」字科收徒成為了時下最熱門的話題。說來也是,咱誰也沒見過國內哪一個相聲演員收徒能夠引起全國範圍內的反響?更沒想到的是德雲社一個「龍」字科的招生能夠引起這麼大的動靜,難道僅僅是因為郭德綱收徒嗎?
  • 47歲郭德綱首談德雲社不收女徒,稱不是歧視,網友:想做兒媳婦
    12月21日,郭德綱于謙率領眾位愛徒在社交平臺進行招生直播。首次談及德雲社不收女徒弟的原因,直言不是歧視,學習相聲太辛苦,不收其實才是尊重。
  • 郭麒麟未出席龍字科發布會,卻跟女星「頭貼頭」互動,注意下影響
    一直在關注「德雲社」動態的都知道,就在最近郭德綱攜于謙、欒雲平、孟鶴堂、秦霄賢、周九良等骨幹,開了一場發布會,主要是關於龍字科招生的問題。 畢竟是關乎「相聲」這門手藝的傳承問題,怎麼能夠馬虎呢?所以得提前跟大家說一下,規則和報名條件,不至於在選拔的時候耽誤時間啥的。
  • 郭德綱抖音直播招生人氣爆棚,點讚近2億累計觀看人次超3300萬
    12月21日晚7點,燈起,張九南定場詩音落,德雲社龍字科招生首場直播正式拉開序幕,郭德綱、于謙和雲鶴九霄等十餘位演員登臺亮相,在郭德綱抖音直播間上演一場前所未有的直播大秀。隨著時代的發展,相聲行業也在發展壯大,從露天外場到幾十人小劇場,再到幾百人的大劇場,德雲社憑藉因時制宜的發展方式收穫了大量綱絲和德雲女孩的喜愛與支持,也帶動了相聲更大範圍的傳播。此次選擇抖音獨家合作龍字科招生,正是看中了抖音平臺強大的影響力和多元內容屬性。
  • 歐弟拜師原因曝光,成「龍字科」第一人,秦霄賢喜當師哥
    像退出德雲社的張康和曾經在《天天向上》上當主持人的歐弟都是比較典型的郭德綱口盟徒弟。歐弟原名歐漢聲,臺灣藝人。早年間為了替父親償還巨額債務,生活非常艱苦。不過這一切都沒有壓垮他。為了能早日還完父親的欠債,他拼命在臺灣的娛樂圈打拼。並終於讓自己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後來他為了更好的發展,來到內地發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有幸成為湖南衛視王牌節目《天天向上》節目的一名主持人。
  • 張雲雷回應收徒,直言目前先說好相聲,還是那個業務角兒
    收徒,在相聲界是件大事,自從16年德雲社20周年演出時,嶽雲鵬,欒雲平收徒,小一輩兒的演員現在也開始演出。就像很多網友說的那樣,一起學相聲一個是師叔,一個是師侄。因為現在德雲社很多雲字科的演員都收了徒弟,燒餅的兒子給曹鶴陽當徒弟,曹鶴陽的兒子給燒餅了,這種徒弟都是當兒徒養著,相當於互換人質了。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小徒弟,張雲雷是否收徒就成為很多人關心的話題。因為作為德雲社的相聲演員,不能說收那種可以演出的徒弟,收個兒徒養著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