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晟 通訊員 周曉露 王櫳羚
本來打籃球是鍛鍊身體,富陽人李先生沒料到,他打籃球戳出了錘狀指。富陽中醫骨傷醫院手足顯微外科、創傷修復重建外科醫生陳彬說,這樣的病例時常會遇到,大家要引起重視。
李先生今年30歲,平時喜歡打籃球。前幾日,他與球友打球時,右手無名指不小心受傷。他說,當時隊友傳球給他,他第一時間準備接球,但由於球速較快,右手無名指戳到了迎面飛來的籃球,瞬間感覺到一陣刺痛。「那一下,疼得手指都伸不直,末節只能彎著。」
打球中的小磕碰是常有的事,李先生也沒有把受傷的事放在心上,直到孩子的一句話讓他意識到情況可能有些嚴重。那時離手指受傷已過去一個多星期,右手無名指的腫痛感基本已消退,但孩子卻和他說:「爸爸你太厲害了,我的手指就沒辦法彎起來,這太難做到了。」李先生仔細看了一遍,發現確實只有受傷的手指末節能做出下彎的動作,且碰到此處仍有一些異樣疼痛。隨後,他前往富陽中醫骨傷醫院就診。
經醫生檢查,診斷為右手無名指伸肌腱止點斷裂,醫學上叫「錘狀指」。其主治醫生陳彬解釋,錘狀指因手指畸形的形狀而得名,即手指遠節不能主動伸直,呈下垂畸形,近側手指關節稍上翹。根本原因是遠節指骨的伸肌腱止點肌腱斷了,導致錘狀指。
除了李先生,近期陳彬還接診了兩位錘狀指患者。其中一位是20多歲的女生,因想伸手接住掉落的花盆,她的手指戳到花盆而受傷;另一位是一名理髮師,因手指受到突然撞擊出現錘狀指,採用戴指套的保守治療方式後,卻沒有明顯好轉,所以來這裡治療。
陳彬說,按照損傷的不同,伴有骨折的稱為「骨性錘狀指」,不伴有骨折的稱為「腱性錘狀指」。「腱性錘狀指」可以選擇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一般是以指套、夾板等固定一個月左右,若是「骨性錘狀指」,則建議直接手術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李先生的情況雖不是骨性錘狀指,但因伸肌腱止點斷了,不易長回去,最後還是選擇了手術治療。術後兩天,他便出院了。陳彬估計一個半月以後,李先生的手指可恢復正常。「動過手術的手指處皮膚短時間內可能略黑,慢慢會有所恢復。」
醫生提醒,錘狀指不易引起重視,很多受傷的人誤以為是手指脫位、扭傷,試圖用牽拉方式復位,但反覆按壓揉搓、牽拉復位會加重腫脹,甚至使錘狀指末節的撕脫骨塊移位或肌腱回縮,為進一步治療帶來困難。正確處理方式是立即停止受傷手指活動,可以冰敷減輕腫痛,同時,應及早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