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IP這個詞很火,不少人會覺得IP就是流量,像李子柒、羅永浩等這些自帶IP性質的網紅,都是流量的聚集地,但真正能夠想明白「IP是什麼」、「為什麼要做IP」等問題的人卻不多。實際上,IP並不等於財富密碼,做不做IP與能不能賺錢,是兩碼事,下面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IP到底是什麼?
就像提到羅永浩就能想到錘子手機一樣,不少人會「粗暴」地認為IP就是品牌,但其實IP≠品牌,IP是包含了人設、故事、情緒、意義在內的,被高度提煉的符號,從它的產生路徑來看,承載IP的是內容,而並非和品牌一樣以定位作為承載體。
IP的產生路徑是通過內容輸出接觸用戶,通過用戶信息反饋,不斷調整內容的方向,完善自身的設定。其實,IP的成長過程就是IP所有方與用戶相互磨合的過程,有時候甚至會需要設立不同的IP去滿足用戶多樣化的要求。老羅的人設承載了「理想主義者的奮鬥」到「工匠精神」,再到如今的「交個朋友」等豐富內容,因此羅永浩就是IP,而錘子手機只是一個品牌。
IP是建立在流量基礎上的,IP生意的本質,就是流量的獲取和變現,同各國打造IP形成穩定的流量池,就需要不斷的輸出內容,而內容要想呈現在用戶面前的通過傳播實現。好在當下網際網路發展迅猛,大量免費的流量渠道和去中心化的分發方式,讓更多優質內容得以快速傳播,為IP的打造提供了沃土。
IP如何去打造?
1、洞察用戶,確定內容輸出方向
不管走那一條路,我們都要找到方向,打造IP也一樣,找準目標用戶群體,通過洞察並分析用戶,確定內容輸出的方向是第一步。目標用戶群體的大小、內容輸出的質量,都會對最終的傳播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眼下,以小成本做多品類嘗試是更合理的選擇,若能在某個品類上破圈,那麼建立IP的機會就來了。
2、資源投入,持續輸出優質內容
如果內容能夠在小成本的情況下破圈,那麼其承載的IP也同樣獲得了可持續增長的大好機會。接下來就是需要增加在能夠破圈的內容上的投入,持續輸出高質量的內容。此時,想要讓IP在短時間內變成爆款,就應該選擇那些能夠解決渠道、規模和運營方面問題的資源方,因為他們能夠給團隊發展提供更大的幫助。
3、以IP為基礎,去開發商業價值
一旦有資源方入局合作,商業變現是團隊緊接著需要面對的問題,常見的變現方式有IP營銷,或者與品牌跨界聯名等形式。要想做到深度結合、並吸引用戶自發傳播,IP本身的調性、IP跨圈層的融合性,以及不同IP和品牌間營銷創意結合點等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比方說故宮&農夫山泉、王者榮耀&MAC都是很好的例子。
在IP授權階段,不僅需要規範細化操作,其結算方式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IP授權的結算方式取決於自身的特點以及被授權方的行業特性,有買斷和參與分成這兩種方式,若IP自身發展並不完善,授權這個問題應該暫緩,畢竟「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種不明智的事誰也不想做。
4、根據用戶反饋,階段性調整IP
如今市場迭代的速度很快,通吃天下的情況基本是不存在的,優質的IP能夠持續火上一年半載已經很不錯了。對現有IP進行延展,滿足不同階段特定用戶的需求,是持續保持熱度的不二之選。就像漫威的陸續推出的角色,每個角色的背後都有針對性的目標受眾,為IP熱度的持續提供了更多可能。
小結
如果說品牌是在市場中尋找機會,那麼IP就是在市場中找共性。將擁有相同屬性的圈層匯聚在一起,用好的內容作為基石,去形成並雕琢IP形態,進而實現流量的獲取和變現,這就是IP生意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