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程苑芬
編輯|馬詩晴
0.7萬公裡、4.1萬輛、237.1億人,這是2019年中國城軌交通運營總裡程數、車輛總數量和客運量。當人口膨脹、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等「城市病」愈發嚴重,城軌交通在公共運輸系統中的骨幹作用愈發彰顯。
中國大陸地區已開通城軌線路城市有40個,其中一半以上城市的城軌車輛配套有研奧電氣的「車輛電氣設備」:「電氣綜合櫃」自動調節車輛運行區間;「電氣控制櫃」調控監測廣播和通訊系統;「司機操作臺」是人車交互的主要場所;空調控制櫃、照明燈具則可以打造出舒適的乘車環境。
這家國有改制企業,供應了國內第一條地鐵線路的車輛電氣設備、第一個承接地鐵車輛電氣設備國外訂單、能夠年產2000輛配套產品,堪稱業界「老大哥」。近年,「老大哥」正準備涉足高鐵檢修市場,從為地鐵車輛提供電氣設備到為高鐵動車提供檢修服務,研奧電氣如何玩轉跨界?
不過,2017-2019年,研奧電氣高鐵檢修業務營收三年內增長不到1,000萬,原有車輛電氣設備業務也陷足3億關口,難以突破。其未來路指何方?
縱橫城軌交通黃金十年
觀察中國高鐵運營裡程數統計圖,會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在2014年和2019年,圖上出現了明顯的「駝峰」。
這是因為,軌道交通建設從規劃到運營一般耗時4-6年,軌道施工和車輛製造等處於前半程,調試運營屬於後半程,交付通車往往在後半程爆發。「十二五」、「十三五」規劃掀起了我國軌道交通的兩輪大規模投資,2014年和2019年恰好都在規劃的後半程。
十年裡,軌道施工和車輛製造如火如荼,也被認為是全產業鏈企業的「黃金十年」。
研奧電氣自2008年改制起,便為中國中車(601766.SH)提供地鐵車輛電氣設備,可謂牢牢把握了黃金十年。至今其擁有專利數多達55項,還先後斬獲「高新技術企業」、「省級技術中心」、「創新型中小企業」、「長春市科技型小巨人企業」、「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等榮譽稱號。
不過,研奧電氣的十年徵途並非一番風順。軌交建設大約五年一周期,車輛製造商和車輛配套設備提供商,在前半程存在感十足,在後半程則逃不過沉寂的命運。近三年,中國城軌交通線路進入交付高峰期,車輛製造需求基本飽和,研奧電氣車輛電氣設備業績表現疲軟,只不過是周期的又一次「輪迴」。
2017-2019年,其車輛電氣設備收入始終在3億邊緣「掙扎」,公司淨利潤僅約5千萬。同行處境同樣艱難:中車時代電氣(03898)營收從188億港幣三連跌至179億港幣;永貴電器連續兩年淨利潤為負;鼎漢技術(300011)營收雖有增長,但2018年淨利潤虧損直逼6億元。
好在,「新基建」再次開啟了周期,新一輪黃金期正在來臨。
新基建涉的七大領域中,「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赫然在列。2019年我國城軌交通在建線路長度迎來新高:6,902公裡。按照我國城軌交通車輛密度6.09輛/公裡(車輛密度=運營車輛數量/運營線路總長度)預測,僅在建線路對新增車輛的需求就高達4.2萬輛。
此外,既有線路車輛密度實際小於6.09輛/公裡,因此繼續提高既有線路車輛密度也將為研奧電氣等創造增量需求。
毫無疑問,研奧電氣挺過這兩年就能再度迎來黃金髮展期。問題在於,城市軌交建設周期始終存在、車輛電氣設備需求也將隨著地鐵覆蓋率提高趨於飽和、既有線路車輛密度終有不可再增加的一天,屆時,研奧電氣去何處尋找增量?
檢修成剛需潛力無限
整個軌道交通行業,除了地鐵為代表的城軌交通,就是以高鐵為代表的「大鐵路」。
黃金十年裡,中國大鐵路建設從「四橫四縱」鐵路網邁向「八橫八縱」高鐵網,鐵路運營總裡程早已超過10萬公裡,發展速度遙遙領先城軌交通建設。
然而大鐵路建設「跑得更快」,也意味著增量空間消失得更快。2014年我國鐵路固定資產總額首次突破8,000億元,此後五年一直保持同樣規模。華創證券據此認為,2014年至今是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平穩期」,並且即將進入「收縮期」。
你方唱罷我登場,鐵路軌道施工和車輛製造增量需求「退場」,「後市場」的車輛檢修需求則正在爆發。
軌道交通車輛關係眾多乘客生命安全,其日常或定期的檢修非常重要且必要。2019年我國高鐵動車組累計保有量已超過3萬輛,該龐大保有量形成的「檢修剛需」,正是研奧電氣瞄準的「肥肉」。
華創證券預測,運維裝備市場在鐵路軌交設備總市場空間中佔比20%-30%,未來五年後者規模可達1200億元,即僅運維裝備市場空間就能達到240-360億元。
此前,高鐵動車組檢修工作一直由中國鐵路總公司負責。近年來,鐵總逐漸將檢修工作外包給第三方專業機構,2016年研奧電氣一舉收購研奧檢修,由此將業務延伸至高鐵檢修領域。
由於在新領域缺乏積累、上下遊渠道單一,研奧電氣檢修業務的主要客戶和供應商均為青島四方所(中國中車全資子公司)。因此,新業務規模小、進展緩慢且利潤被嚴重擠佔:2017-2019年檢修業務營收增長不超過1000萬元,甚至直到2019年毛利率才開始轉正達到16%左右,遠遠低於車輛電氣設備業務的50%。
但是,研奧電氣檢修技術實力已達到「五級檢修」要求,根據《鐵路動車組運用維修規程》,五級檢修需要解體並全面維修動車組,使之達到新車性能。五級檢修實際附加值和技術壁壘都大有可為,無奈受限於渠道和規模才難以加速。
目前,研奧電氣的高鐵檢修業務以CRH5和CRH380B車型五級檢修為主,五級檢修周期約為12年,兩款車型分別於2007年、2011年首次投入運行,檢修高峰期即將來臨。可以說「肥肉」已送到研奧電氣嘴邊,其能否將肉吃下?
發力前後市場跨越周期
渠道方面,檢修服務和車輛電氣設備面向的客戶基本相同,並且由於整車製造市場集中度高,大部分客戶都是中國中車子公司或者合作夥伴。多年背靠「中車系」,研奧電氣與其合作緊密且穩固。因此,研奧電氣下一步不是找渠道,而是要讓新業務通過老渠道。
車輛檢修對設備安全性和技術水平要求嚴格,必須承認,研奧電氣的檢修實力只是「達到」五級檢修要求,其檢測設備、生產設備及裝置,在檢修產能、檢修技術方面尚難徵服更多客戶。
一旦檢修業務崛起,研奧電氣不僅可以削減老業務周期負面影響,更有望從五級檢修拓展至一、二級運用檢修或是三、四級重要部件檢修,鑑於另四類檢修更加日常化、頻繁化,新業務周期性將大幅減弱。
基於此,研奧電氣決心籌資用於「高鐵檢修生產線升級改造項目」,更新設備、優化工藝、擴充檢修業務產能、豐富檢修業務內容、提升檢修工作效率,實現檢修業務「大改造」。預計項目達成後,研奧電氣將實打實地樹立技術壁壘,通過老渠道佔據更多市場份額,從而加速規模擴張。
不難看出,研奧電氣的新業務發展計劃中,缺少不了「老渠道」,那麼就必須牢牢握住老業務。此外,車輛電氣設備行業的下一輪黃金期,也要求研奧電氣提質提量。
結合其車輛電氣設備近三年產能連續飽和,並且城軌交通車輛數位化、自動化、智能化、輕量化成大勢所趨,研奧電氣計劃籌資1.2億元建設電氣設備的智能化生產線,新增每年120套電氣控制系統和120套司機操控系統的產能。
城軌交通建設黃金十年已逝,新的黃金期將至未至,研奧電氣的車輛電氣設備業務停滯困境由此而來。其一舉收購研奧檢修進入高鐵檢修市場,再全力升級檢修生產線提質提速,同時不忘保持原有業務優勢。未來,重現輝煌的前市場與潛力無限的後市場相互呼應之際,就是研奧電氣跨越周期高速增長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