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名「冬節」,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有包餃子、吃餃子的習俗,取團圓之意,象徵著全家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在冬至來臨之際,高新區(新市區)各基層單位紛紛開展喜迎冬至系列活動,進一步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長春中路片區萬盛社區:
朱恆南老人正在給大家講解書畫作品上的寓言故事
社區書記張瑋和她的結對認親親戚蘇海福在比賽誰包的餃子好看
居民和工作人員一起擀餃子皮和包餃子
冬至時節吃餃子是中國許多地方的傳統習俗。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習俗,豐富轄區居民文化生活,近日,長春中路片區萬盛社區聯合「訪惠聚」工作隊,組織轄區老黨員、軍烈屬及結對認親親戚,在轄區開展了「情暖冬至、傳承文化」主題活動。
活動伊始,原科協82歲退休老幹部朱恆南為大家展現了自己的30幅書畫作品。這些作品內涵豐富,形象生動,娓娓逼真,讓大家人耳目一新,讚嘆不已。
隨後包餃子活動正式開始。活動中,社區幹部馬曉雪教大家如何又快又好地包出漂亮的餃子,只見她熟練地將餃子皮放在手心裡,皮中放好肉餡,兩頭一夾兩邊往裡收,一個餃子就成型了。看到這麼簡單的包法,大家紛紛動手,不一會,一排排形狀各異、各具特色的餃子擺滿了盤子。大家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臉上掛滿了笑容。
社區書記張瑋說:「餃子象徵著團圓,在社區和鄰居們一起做、一起吃,就像是一家人,大家聚在一起感覺特別親。這樣的活動不僅弘揚了傳統節日文化,豐富了社區的服務內涵,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更是增進了社區鄰裡間的感情,拉近了廣大幹群關係,也讓社區幹部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長春中路片區海寶社區:
冬至來臨,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轄區居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12月18日,長春中路片區海寶社區聯合轄區志願者共同開展了「濃情餃子暖人心」活動。
活動當天,來到海寶社區的人絡繹不絕。走進活動大廳,幾隻長桌首尾相連,每張桌子上都擺著包餃子用的原料、面板、切刀、擀麵杖、麵團、餃子餡兒等。活動現場,社區工作人員與志願者們分工有序,有的擀皮,有的拌餡兒、有的包餃子,各個環節開展得有條不紊。
很快,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社區志願者端給居民們品嘗,大家有說有笑,都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中。轄區居民李阿姨吃了一個餃子後連忙說:「好吃好吃,好久沒有感受到這麼濃的節日氛圍了,真熱鬧!」
隨後社區志願者將煮好的餃子裝袋,上門送給社區內的孤寡老人、困難老人及高齡老人家中,讓轄區群眾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家住海盈小區的86歲老人羅榮華收到餃子後連連感謝道:「逢年過節都能收到社區的慰問和祝福,我這心裡真是暖暖的」。
「小小餃子凝結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與愛。此次包餃子活動不僅僅弘揚了傳統節日文化,在轄區營造了濃厚節日氛圍,也讓轄區老人在寒冷的冬日裡感受到濃濃的關懷,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凝聚了更多團結的力量。」社區第一書記、「訪惠聚」工作隊隊長鄧靜表示。
友誼路片區地窩堡社區:
工作人員拿出準備好的餃子餡兒
工作人員和轄區居民一起包餃子
為迎接溫馨的冬至,12月18日,友誼路片區地窩堡社區組織開展的「迎冬至,包餃子」活動在社區活動室熱烈開展。
天氣雖然寒冷,卻抵擋不住轄區居民的熱情。她們早早來到現場,用工作人員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將將一張張餃子皮包成各種形狀的餃子。大家邊聊天邊包餃子,現場氣氛十分熱鬧。最終,在大家的努力下,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被端上了餐桌,大家吃著自己包得香噴噴的餃子,感受到了節日的快樂與集體的溫暖。居民王阿姨說:「大家邊說邊包餃子,鄰裡之間的關係更近了,社區幹部和我們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好了,這次活動讓我有了過年的溫馨感。」
在活動最後,大家紛紛說出了自己對2021年的心願,並拍照留念,表示今後還會積極參加社區的各項活動,為構建和諧社區積極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