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國區劃改革啟動,由省管縣改為市管縣。同年,四川省撤銷溫江地區,整體併入成都市(同年廣漢等個別縣改屬德陽市),撤銷永川地區(原江津地區),整體併入重慶市。從宜賓地區拆分出地級瀘州市,從綿陽地區拆分出德陽、中江、綿竹3縣,連同成都市的廣漢、什邡2縣組建地級德陽市。
區劃調整前的四川省地圖。中間那一小片黃色區域是成都,成都附近的粉色區域是溫江地區;東南部的黃色區域是重慶市;綿陽地區還是個巨無霸。
2015年的四川省地圖,重慶早已直轄,簡陽市還未劃歸成都。
區劃調整後,重慶市的總人口突破1000萬。1985年,重慶市總人口為1427.46萬,其中市區非農人口為212.82萬。成都市總人口達到874.73萬,其中市區非農人口為157.23萬。
1985年,撤銷樂山地區和縣級樂山市,設立地級樂山市。撤銷內江地區和縣級內江市,設立地級內江市。綿陽地區進一步拆分為綿陽、廣元、遂寧三個地級市。
四川省的區劃調整原則大體上是擴大成都和重慶這倆中心城市,拆分其他地區。此後,人口較多的內江、樂山等地市相繼被拆分。1997年,從樂山市劃出眉山、彭山、仁壽、青神、丹稜、洪雅6縣,成立地級眉山市。1998年資陽、簡陽、樂至、安嶽等四縣市從內江劃出,組建資陽地區,後改地級資陽市。2016年,簡陽市改由成都市代管。
註:表中地區數據包括市區數據和縣及縣級市數據。圖表摘自1985年四川省統計年鑑。
數據只包括地級市和縣級市,不含自治州和行政公署所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