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太極大師馬保國的戰敗使得傳統武術再次背上了沉重的輿論壓力。要知道,這次比賽馬保國大師所謂的接化發沒有得到展示,甚至連一個回合都沒有撐到。不過,賽後馬保國倒是也沒有狡辯,很是大方的承認了技不如人。但是也並不是完全心服口服,近期他又對對手王慶民給出了點評,言語中倒是有著一絲教訓晚輩的感覺。
馬保國表示,自己這次戰敗,責任不能怪別人。賽前,只考慮了如何不傷害對手,按照傳統武術的規矩,自己只是打算點到為止,重點是展示出接化發的功力。所以在比賽開始時,自己沒有主動進攻,而是以防禦為主。但是,這一點想法導致自己落敗。對手王慶民有年齡優勢,速度與力量也都在自己之上。那個擺拳打來的時候,自己的確是猝不及防,這個水平是很好的,自己是敗了。不過呢,勝敗乃兵家常事,自己要汲取經驗,以後不要再有點到為止的想法。
從言語中不難看出,馬保國承認戰敗是真的,些許不服也是真的。之前,那位泰拳愛好者與馬保國切磋時,馬保國就也是說想要點到為止,奈何對手猛攻,左刺拳打到馬保國臉上,右眼紅腫了一片。事後,馬保國就拿出了點到為止對手卻猛攻的說法來評價此事,也是引得網上一片熱議。
但是,筆者有些不解的是,如果馬保國只是要點到為止,為什麼不事先與賽事方和對手說好呢?這樣子的話,大家心知肚明,比賽自然不會再下重手。可是眼下馬保國只是一廂情願的點到為止,不代表對手也心領神會接受這個條件。最後,還是希望馬保國能夠本次比賽後吸取教訓,不要再登臺比武了。點到為止這個說法,只會存在於公園太極老頭的切磋上,在擂臺上,點到為止是不存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