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作為無線充電的忠實擁躉,我在辦公室的工位上、家中的電腦前、床邊的床頭柜上都放置了無線充電器。相比穩定的有線充電,無線充電的優勢是方便,在辦公工位、床頭櫃等相對靜止的場景裡能夠最大程度體現出「隨放隨充」的便捷。
以工位的場景為例,對於許多上班族而言,工作的時候長時間玩手機會引來老闆的重點關注,所以手機一般就放在桌面上 。只有在前往衛生間、下樓買咖啡或去會議室開會時才會帶上手機。所以大部分時間裡,注意力都不會放到手機上,因此手機放在無線充電座上並不會帶來多大影響,反而在短時間離開工位時, 無線充電可以做到隨取隨用 ,比有線充電方便不少。
但在 iPhone 12 之前,無線充電的用戶體驗還存在許多痛點。
首先是充電前的對齊,無線充電通過設備和充電器的線圈傳輸能量,如果手機沒有準確對齊充電器的線圈,可能會出現無法充電的情況。這一點是我個人深有體會,每天晚上睡前我都會通過床頭柜上的無線充電器給手機充電,但因為無線充電器是臥式設計,每次在黑暗中摸索著,試圖對齊手機和線圈的過程十分麻煩。
其次是不能「邊充邊玩」。無線充電的特性決定了充電過程中,手機和充電器需要時刻緊貼在一起,再加上無線充電器的體積較大,這就導致了它無法和有線充電一樣,實現邊充邊玩。這也是許多人拒絕使用無線充電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隨著蘋果在 iPhone 12 系列中首次引入的 MagSafe 技術,通過手機內的磁吸陣列和磁吸配件,iPhone 12 不僅能夠在無線充電時快速對齊充電口,實現邊充邊玩的效果,而且還能提供更高的 15W 無線充電功率。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除了蘋果推出的 MagSafe 充電器和保護套,第三方廠商也在逐步湧入 MagSafe 磁吸配件生態 。貝爾金作為首批宣布推出 MagSafe 配件的廠商,旗下的 BOOST CHARGE 系列無線充電器也迎來了 MagSafe 的版本。
目前這款 BOOST CHARGE PRO 三合一無線充電器已經在蘋果官網開售,作為一款售價高達千元的無線充電器,TA 又有哪些亮點和槽點?
和此前 Belkin 推出的其他 BOOST CHARGE 三合一充電器一樣,BOOST CHARGE PRO 的優勢也在於能夠最多同時負責三臺設備的無線充電任務,但最大的區別是位於左側的 iPhone 充電區升級為 MagSafe 技術後,磁吸的固定方式使得充電器得以採用懸空的設計,縮小的底座也不會和之前一樣佔用過多的桌面空間。
三個無線充電區分別是:
丨左側:最高 15W MagSafe 無線充電區
丨中間:Qi 無線充電區
丨右側:Apple Watch 磁吸充電模塊
除了不鏽鋼支架以外,整個無線充電器的大部分區域都覆蓋了防滑親膚的矽膠材質,讓設備在充電時不會意外滑落。
作為這臺三合一無線充電器最大的亮點,立式設計的 MagSafe 確實帶來了比平躺式 MagSafe 充電器更好的體驗。之前體驗蘋果官方的 MagSafe 充電器時,由於充電器體積小巧,導致充電後單手取下手機十分困難,往往需要一定技巧才能成功(例如按住充電線纜)。
而採用立式設計的 MagSafe 就沒有這個煩惱,由於手機以懸空的姿態進行充電,所以拿放手機的過程也十分自然。再加上 BOOST CHARGE PRO 的底座足夠牢固,取下手機時也不會出現整個充電器被拽著走的情況。
此外,由於留有足夠的空間,無論是更便於閱讀和視頻通話的縱向,還是更適合觀看視頻的橫向,iPhone 12 在這個 MagSafe 充電區幾乎可以自由採用 360° 任意角度的充電姿勢。
但這種立式 MagSafe 設計也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基本上斷絕了非 iPhone 12 系列的設備的無線充電可能,雖然能和其他 MagSafe 充電器一樣實現速度稍慢的無線充電,但因為吸不牢,非 iPhone 12 系列的設備基本上處於不可用的狀態。
另外兩個充電區域就比較常規。位於底座的 Qi 無線充電區比較適合用來給 AirPods/AirPods Pro 這類小設備充電,內置的 LED 燈也會及時提醒你設備的充電狀態。當然由於採用了更為通用的 Qi 標準,這個區域也適合給大部分支持無線充電的設備充電,包括 iPhone 8 以上型號的 iPhone。(但我不太建議這樣做,因為一旦 MagSafe 也有手機在充電時,這裡再容納一臺手機後會顯得比較侷促。)
位於右側的 Apple Watch 磁吸充電模塊也十分常規,將手錶輕輕靠近即可自動吸附充電。不過根據我的測試,如果你使用的是單圈錶帶,重量不均勻會導致手錶歪向一側。
以下是 iPhone 12 Pro、Apple Watch Series 6、AirPods Pro 三款設備在 BOOST CHARGE PRO 的充電速度:
丨iPhone 12 Pro:2 小時 25 分鐘(MagSafe 15W)
丨Apple Watch Series 6:1 小時 42 分鐘(磁吸 5W)
丨AirPods Pro:3 小時 20 分鐘(Qi 5W)
和其他對應的單獨充電器相比,BOOST CHARGE PRO 三個充電器提供的充電速度基本能夠達到相同的水準,所以不用擔心多個充電器共同工作會影響充電效率。
總的來說,和蘋果官方出品,且同樣採用多合一設計的 MagSafe Duo 相比,定價相近的 BOOST CHARGE PRO 優勢在於多提供一個 Qi 無線充電區,同時設計上也更適合相對靜止的場景,但相對的缺少 MagSafe Duo 的便攜性。
不過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無論是蘋果出品的 MagSafe Duo 還是 Belkin 的 BOOST CHARGE PRO,高定價豎立的門檻已經篩選掉大部分非目標用戶,它們面向的是那些追求無線充電的便攜,同時對產品的品質有著高要求的群體。
(打完這段話之後,我默默將 BOOST CHARGE PRO 放回包裝盒,還給了臨時借給我評測的朋友。)
Belkin BOOST CHARGE PRO
丨優點:外觀簡約 / 三合一設計功能性強 / 官方提供充電設備最高 2500 美元的保修服務
丨缺點:定價過高 / 使用單圈錶帶的 Apple Watch 在充電時可能會歪
—— 推薦閱讀 ——
你有「在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