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茶藝美學大師做客濟南兩百擔茶會

2021-01-08 濟南時報
  

範增平先生與愛茶人在高馬二溪山東運營中心合影留念
  範增平先生與高馬二溪山東運營中心總經理李雄先生合影
  7月2日,山東濟南成功舉行兩百擔茶會,濟南青年茶人及女子茶人聯誼會成員、臺灣茶藝美學大師範增平先生及其茶藝弟子參加了此次茶會。
  山東運營中心莫景惠女士為範先生一行衝泡了兩百擔茯磚茶,詳盡地介紹了高馬二溪安化黑茶品牌。
  高馬二溪在歷史中有記載、民間有傳說、教科書有收錄、山頭有物證、博物館內有藏品、茶人中有口碑,引起在座一行人的驚嘆和嚮往。
  茶會中賓主執杯互問互答,談笑風生。範增平先生還從莫景惠女士手中接過高馬二溪品牌的「兩百擔」金花茯磚,仔細端詳了半天。他不僅精通茶文化,對茶產業發展、茶哲學思想都很有研究,並且與時俱進,見解獨到。在座的茶人茶商跟範先生交流都感覺受益匪淺。(記者祝田園)

相關焦點

  • 臺灣別樣茶藝文化「執香捻茶」展現古典生活新美學
    臺灣別樣茶藝文化「執香捻茶」展現古典生活新美學 圖為臺灣茶師表演的「執香捻茶」茶藝現場。
  • 茶傳媒專訪:可實操的臺灣生活美學,臺灣中華茶聯答茶小仙18問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2018最受歡迎的故事——茶傳媒專訪在小仙眼中,臺灣一直是東方美學的聖地。臺灣人細膩入微的美學,不僅是藝術,更是生活。美,已然滲入了臺灣人日常生活之細節。近日,茶傳媒採訪了30多年來致力於「茶文化生活美學」推廣的臺灣中華茶聯的核心主創人員。
  • 茶文化|臺灣的茶藝及其發展
    臺灣的移民主要是來自福建、廣東,這兩個省的居民飲茶、種茶,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那麼隨著這些移民到臺灣來,他們可能從大陸隨身帶了茶葉,這是一個合理的推測。但是,確切知道臺灣有種茶,是從清朝嘉慶年間,甚至於更晚一些。總之,臺灣的茶業就只有一、兩百年的時間。
  • 中國與日本茶藝美學的表現特點!
    中國與日本的茶道有很多的相同之處,也有很多的不同之處,關於「茶藝美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國與日本的表現特點,日本的茶道美學主要有七點,「不均其美」,日本茶道認為「不均起」才是茶藝的最好形式,這樣不僅讓人們有很多的想像空間,而且可以隨意發揮,很有情趣。
  • 臺灣茶藝的文化,一樣的茶喝出不一樣的味道
    範增平:1970年代開始從事茶藝推廣運動,主張把茶帶入家庭,讓麻將遠離門外,他認為最有品質的社會是充滿茶香、書香、花香的健康文明社會,強調茶是中國的國飲,可以拉近民族感情,兩岸品茗,一味同心。黃訪談部分:臺灣茶藝館在1977年出現,到1980年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 茶藝課程:茶藝表演之茶室美學篇,茶室的插花藝術
    更多免費課程:茶藝課程:學茶泡茶-金駿眉茶藝課程:學茶泡茶——武夷巖茶茶藝課程:學茶泡茶—茶洞庭碧螺春茶藝課程:學茶泡茶——福建安溪鐵觀音茶藝課程:學茶泡茶——學泡紅茶>茶藝課程:學茶泡茶——茶葉的功效大集合!
  • 茶傳媒報導:北京雅生活對話臺灣雅生活,十方茶席感知東方美學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8月21日下午,一場雅致、極致的美學盛宴在北京老舍茶館舉行。說是美學盛宴,一點不誇張。人美。北京和臺灣兩地的90多位茶人,白衣獵獵,仙氣飄飄。席美。十方茶席,中華文化。一邊講述四季變遷,一邊展現五雅之美。茶美。
  • 臺灣購物攻略:臺灣茶藝中的必買名茶
    這是第32篇文章大家好,我是「仰望星空的讀書郎」,歡迎大家今天和我一起來繼續臺灣之旅。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臺灣旅遊購物時必買的名茶。中國的茶世界聞名,物產豐饒的臺灣自然也是好茶的產地。臺灣茶比較有名的有:文山包種、東方美人、凍頂烏龍、梨山茶、杉林溪茶、大禹嶺茶等。接下來我們開啟咱們今天的茶藝之旅。
  • 臺灣美學大師零距離接觸
    與臺灣美學大師零距離接觸深圳市中科天悅科技有限公司與臺灣美學大師零距離接觸時間:2016年7月25-27日9:00—17:30地址:深圳市寶安區福永107國道東側世源中心17樓招生人數:30人報名費用:7999元/人收款帳號:中國建設銀行帳號:6217 0072 0001 1215 368戶名:陳曉敏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福永支行中國工商銀行
  • 跟著美學大師遊臺灣 | 「花現」生活美學2018春季研習營招生啦!
    美&創「花現」系列花藝課程(系列一《花現自然美》)系列二《花現生活美學》花藝研習營終於開班啦!2018年春季,跟著美學大師的腳步,踏入美麗的寶島臺灣,從臺北的室內教學空間到走入山林探索,讓五感六覺回歸自然汲取創作靈感,從心發現自然美,創造生活美。
  • 每日一學|25.為什麼要強調茶藝是在美學理論指導下的生活藝術?
    點擊藍字默默關注問:為什麼要強調茶藝是在美學理論指導下的生活藝術?答: 因為自從人猿相揖別後,人類就執著追求美麗的人生。茶藝是唯美是求的生活藝術,它要求茶人不僅要善於發現美、欣賞美,還要善於用美陶醉自己,以美感染他人。
  • 中國有茶藝,那麼日本的茶藝是什麼樣的,你知道嗎?
    中國「茶藝」是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藝術,並且他是集文學、藝術、哲學為一體的文化瑰寶。中國茶文化技術由唐代澄清和尚傳入日本,在德川幕府時期從政治的角度將它發揚光大。鎌倉時代,被譽為神僧的榮西,在中國學到了茶藝的加工方法,又將優質的茶種帶回日本,他在公元1211年寫成了第一本飲茶專著《吃茶養生記》,在後代日本廣為流傳。在日本的茶藝文化當中,我們常喝的茶其實並不是叫茶,而是叫「茶湯」,它所融入的理念主要有「哲學,倫理、美學」與中國茶藝文化大體相似。日本的茶藝禮儀同樣十分的嚴謹,莊嚴,繁瑣。
  • 國家級茶藝技師的茶事美學基礎課--陶壺煮水,更有意境
    ‍從唐代至今,飲茶方式的改變帶來煮水器的不斷革新,煮水器的材質、顏色、外形的不同,在茶席之上會產生不同的審美和感受。△ 範俊雯  世界茶聯合會理事 國家級茶藝技師 評茶師 點茶非遺傳承人講究茶事美學的茶友們,大多會選用陶壺來煮水,為茶席增添意境,也為內心布上一份禪境。
  • 安溪鐵觀音制茶大師獲百萬元重獎 推動烏龍茶傳承與發展
    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烏龍茶產業下一階段的突圍方向在哪裡?如何保持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趨勢?在這一場難得一見的烏龍茶的碰撞中可窺探一二。
  • 【盤點2020】茶行業那些大事小情(下)
    9月5日,《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在鄭州組織「當代茶藝發展研討會暨茶藝師職業規劃論壇」,線上觀看量突破10萬人次。這是中國茶行業聚焦「文化戰略」、服務「茶藝師群體」的首次大型活動。11月7日,《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聯合天津市茶葉學會、河北省茶文化學會、深圳市華巨臣實業有限公司聯合組織「當代茶藝發展方向暨實踐創新研討會」,被行業人士稱為中國茶藝改革發展關鍵期的「及時雨」。近年來,隨著「生活美學」的復興,以茶為載體的美學空間在全國各地湧現,成為2020年一道亮麗風景線。
  • 靈感|茶語大師茶空間,演繹東方生活美學
    序 | Preface 中國茶文化,用具象的美物與美學理念表達東方美學對現代生活的意義探求古為今用的新視野茶語大師茶空間志在復興中國茶文化讓大師茶成為日常打造國人自己的商務社交新空間02INTERPRETATION詮釋-茶語大師茶空間的設計
  • 茶語人生——相約臺灣世界茶業博覽會!
    本次臺灣品茶之行,我們可以參賞到國際茶藝表演、黃金特等茶品茗、千人茶會及千人揉茶、茶與音樂盛宴、說茶故事競賽及書展、茶與農特產品展售會、茶業相關歷史及制茶器具展示等。 下午 參觀華山文創園區、臺北文人茶館大本營信步:麗水街、永康街(這裡是臺灣最密集的單體茶空間的聚集地,是臺灣茶館文化的起始所在
  • 白大師福鼎白茶全國巡迴品鑑會第二站-濟南完美收官
    南茶北上·慕茗而來,相約茶會時光,欣然而至。「茶匯泉城·共鑑香茗」白大師福鼎白茶全國巡迴品鑑會第二站-濟南,於2020年9月5日在濟南東方大酒店完美收官,本次品鑑會高朋滿座匯集全國各地眾多茗流嘉賓,是繼首站品鑑會太原站之後的又一次品鑑盛會。
  • 閒說茶話——對話世界級茶藝大師呂禮臻先生
    呂禮臻先生晃了晃盤坐的雙腿,扯了扯褲腳,似乎也覺得品茶會有些無趣,拿起話筒輕聲說,「還有沒有哪位朋友有其它問題呢?我們可以一起探討下。」我與先生的對話,略顯挑釁。這不像一個小說家的口吻,更像記者在採訪。在談吐、禮節和犀利的問題上,我忐忑地尋找平衡點。畢竟我是一個對茶一竅不通的姑娘,坐在面前的是世界級的茶藝大師。
  • 茶語大師茶空間:傳承匠人精神,專注茶行業創新
    相較於缺乏商業模型的傳統茶樓,轉型升級後的茶空間,或將是茶產業擴容爆發的最重要驅動力。作為行業標杆的茶語大師茶空間,以新零售·新茶飲·商務社交新空間模型,顛覆茶行業,樹立標榜。1.空間煥新化:商務社交為核心的東方生活美學當80、90後成為主力商務人士和新中產階級人群,他們的消費觀念、消費場景、對茶樓的認知變化都將極大地左右茶行業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