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增強給記者展示公司去年研發的爆款產品——旅行摺疊鍋。
人生有很多機緣巧合,也有關鍵的幾步,走好了,便大不相同。2009年1月,中山市美蘇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增強還不滿23歲,已經在EMS做了一年半的快遞員,他覺得這份工作賺不到錢也浪費時間,想自己創業,於是他辭職「下海」。
從快遞員到產值規模破億元,黃增強僅用了6年,他的企業美蘇電器也成為電煮鍋這一細分行業的領頭羊。公司每年電煮鍋銷量達到300多萬臺,目前產值已突破2億元。今年第一季度產值比增50%,預計今年產值比增30%。強勢逆襲的背後,黃增強說,其實並沒有什麼秘訣,他只想專注做好一個領域,堅持用創新把產品做到極致。
■借3萬元起步 去邊遠省份跑市場
黃增強「下海」創業,找親戚借了3萬元註冊成立了公司,當時整個公司只有他一個人。東鳳是小家電產業重鎮,黃增強就從這個行業入手。他開始做貿易,找廠家拿貨找渠道賣貨,一買一賣,賺取差價。
黃增強帶著東鳳產的小家電跑渠道,去批發市場、電器經銷店。漸漸地,他發現國內很多市場已經有同類產品,他再進去沒什麼競爭優勢。於是,他就往偏遠的地方跑,隻身去跑甘肅、內蒙古、新疆等地,並慢慢地打開了市場。
說到自己開廠辦實業,也是機緣巧合。做生意的過程中,小欖一家供應商找到黃增強,希望他幫忙賣電煮鍋。當時市場上這類產品不多,黃增強抱著試一試的心理開始跑電煮鍋渠道,沒想到,一年能賣出超過15000臺。但好景不長,這家供應商瀕臨倒閉,不能再給黃增強供貨。而此時,黃增強已把電煮鍋的銷量做到一個月兩萬臺,他不想停下來。
■「小創新」做到極致贏得大市場
黃增強決定自己開廠。他找人開模具,買回零部件,從組裝配件開始,進入生產領域。2012年底,他銷售的一批產品出現品質問題,從潮州採購回來的8萬個鍋出現爆裂,他因此損失了幾百萬。黃增強決定提高生產的自主性,成立五金車間,自己控制工藝做配件。
小家電行業進入門檻並不高,東鳳鎮包括周邊順德、黃圃、南頭,集中著大大小小成千上萬家小家電企業,但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並不容易。黃增強說,靠的主要是研發和創新。對於創新,黃增強有自己的見解,他說,自己的企業小,人才和資金有限,沒有能力也不適合做顛覆性的創新,所以美蘇電器選擇了「小創新」,從產品的設計、功能等小處入手,注重產品的高顏值、便利性、時尚感、功能性,「把小創新做到極致,快速更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在美蘇電器的展廳,有100多種產品品類。記者看到,這些產品體型都不大,顏色都是流行的「莫蘭迪」色,精緻時尚。黃增強拿出一款摺疊旅行鍋跟記者演示,這款鍋是分體式,主要包括電源底座、電煮鍋、煎鍋,在設計上,將鍋的手柄全部設計為可摺疊式,收納時,煎鍋可以放進電煮鍋內,節省空間,方便出外攜帶。「這是我們去年6月研發出來的產品,是公司的爆款,其產值和利潤佔到公司的25%,還遠銷日韓等東南亞地區。」
黃增強介紹,公司雖給國內前幾名家電巨頭代工,但公司一直在做自主品牌,並且不論在線上還是線下,美蘇電器不靠價格戰,而是堅持走中高端路線。「我們申請了150多項專利,包括外觀、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和版權,可以說在電煮鍋這一細分行業已經做到了非常專業。價格走中高端,我們有底氣。」黃增強說,從創新產品的數量上、推出的款式上、市場佔有率、出口份額綜合評價,公司已經成為電煮鍋行業的領頭羊,一年賣出300多萬臺。公司在2015年產值已經破億元,目前產值超過2億元,是東鳳鎮的規上企業。
■今年增資擴產 預計年產值增30%
由於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現有的廠房已經不能滿足需要,黃增強在和泰村新增了一處廠房,目前公司正在做搬遷方面的工作,為下半年的銷售旺季做準備。擴產後,公司生產規模可在現有基礎上增加50%。今年第一季度,疫情期間,美蘇電器的電煮鍋銷量反而激增,同比增加了50%。黃增強預計,今年全年產值可以增30%。
對於自己的創業經歷,黃增強說,雖然自己也沒多成功,但是因為靠自己白手起家走到了今天,「我為自己這些年的經歷自豪。」他說,他將專心做好一件事情,用一輩子做好一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