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創業成功逆襲 6年後企業產值破億元

2020-12-17 中山網


   黃增強給記者展示公司去年研發的爆款產品——旅行摺疊鍋。

人生有很多機緣巧合,也有關鍵的幾步,走好了,便大不相同。2009年1月,中山市美蘇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增強還不滿23歲,已經在EMS做了一年半的快遞員,他覺得這份工作賺不到錢也浪費時間,想自己創業,於是他辭職「下海」。

從快遞員到產值規模破億元,黃增強僅用了6年,他的企業美蘇電器也成為電煮鍋這一細分行業的領頭羊。公司每年電煮鍋銷量達到300多萬臺,目前產值已突破2億元。今年第一季度產值比增50%,預計今年產值比增30%。強勢逆襲的背後,黃增強說,其實並沒有什麼秘訣,他只想專注做好一個領域,堅持用創新把產品做到極致。

■借3萬元起步 去邊遠省份跑市場

黃增強「下海」創業,找親戚借了3萬元註冊成立了公司,當時整個公司只有他一個人。東鳳是小家電產業重鎮,黃增強就從這個行業入手。他開始做貿易,找廠家拿貨找渠道賣貨,一買一賣,賺取差價。

黃增強帶著東鳳產的小家電跑渠道,去批發市場、電器經銷店。漸漸地,他發現國內很多市場已經有同類產品,他再進去沒什麼競爭優勢。於是,他就往偏遠的地方跑,隻身去跑甘肅、內蒙古、新疆等地,並慢慢地打開了市場。

說到自己開廠辦實業,也是機緣巧合。做生意的過程中,小欖一家供應商找到黃增強,希望他幫忙賣電煮鍋。當時市場上這類產品不多,黃增強抱著試一試的心理開始跑電煮鍋渠道,沒想到,一年能賣出超過15000臺。但好景不長,這家供應商瀕臨倒閉,不能再給黃增強供貨。而此時,黃增強已把電煮鍋的銷量做到一個月兩萬臺,他不想停下來。

■「小創新」做到極致贏得大市場

黃增強決定自己開廠。他找人開模具,買回零部件,從組裝配件開始,進入生產領域。2012年底,他銷售的一批產品出現品質問題,從潮州採購回來的8萬個鍋出現爆裂,他因此損失了幾百萬。黃增強決定提高生產的自主性,成立五金車間,自己控制工藝做配件。

小家電行業進入門檻並不高,東鳳鎮包括周邊順德、黃圃、南頭,集中著大大小小成千上萬家小家電企業,但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並不容易。黃增強說,靠的主要是研發和創新。對於創新,黃增強有自己的見解,他說,自己的企業小,人才和資金有限,沒有能力也不適合做顛覆性的創新,所以美蘇電器選擇了「小創新」,從產品的設計、功能等小處入手,注重產品的高顏值、便利性、時尚感、功能性,「把小創新做到極致,快速更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在美蘇電器的展廳,有100多種產品品類。記者看到,這些產品體型都不大,顏色都是流行的「莫蘭迪」色,精緻時尚。黃增強拿出一款摺疊旅行鍋跟記者演示,這款鍋是分體式,主要包括電源底座、電煮鍋、煎鍋,在設計上,將鍋的手柄全部設計為可摺疊式,收納時,煎鍋可以放進電煮鍋內,節省空間,方便出外攜帶。「這是我們去年6月研發出來的產品,是公司的爆款,其產值和利潤佔到公司的25%,還遠銷日韓等東南亞地區。」

黃增強介紹,公司雖給國內前幾名家電巨頭代工,但公司一直在做自主品牌,並且不論在線上還是線下,美蘇電器不靠價格戰,而是堅持走中高端路線。「我們申請了150多項專利,包括外觀、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和版權,可以說在電煮鍋這一細分行業已經做到了非常專業。價格走中高端,我們有底氣。」黃增強說,從創新產品的數量上、推出的款式上、市場佔有率、出口份額綜合評價,公司已經成為電煮鍋行業的領頭羊,一年賣出300多萬臺。公司在2015年產值已經破億元,目前產值超過2億元,是東鳳鎮的規上企業。

■今年增資擴產  預計年產值增30%

由於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現有的廠房已經不能滿足需要,黃增強在和泰村新增了一處廠房,目前公司正在做搬遷方面的工作,為下半年的銷售旺季做準備。擴產後,公司生產規模可在現有基礎上增加50%。今年第一季度,疫情期間,美蘇電器的電煮鍋銷量反而激增,同比增加了50%。黃增強預計,今年全年產值可以增30%。

對於自己的創業經歷,黃增強說,雖然自己也沒多成功,但是因為靠自己白手起家走到了今天,「我為自己這些年的經歷自豪。」他說,他將專心做好一件事情,用一輩子做好一家企業。

相關焦點

  • 10年後,京東001號快遞員依舊是一名快遞員:底層逆襲的路有多遠
    10年後,京東0001號快遞員依舊是一名快遞員:底層逆襲的路有多遠!提到京東大家都不陌生!2020年的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9分鐘累計下單金額超2000億元,再次刷新紀錄,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雙十一,京東全天最終累計下單金額僅為2044億元。京東在劉強東手裡從一個賣光碟的小賣部到如今的規模,發展速度是驚人的。
  • 廈門市快遞年業務量首破5億件 快遞許可企業33家
    昨日,記者從廈門郵政管理局獲悉,今年1-11月,廈門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86億件,同比增長27.75%;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0.27億元,同比增長11.11%,截至12月10日,全市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5億件大關。
  • 國家郵政局:雙11日均快遞量或增一倍 快遞企業招49萬臨時工
    快遞行業需要客服、倉庫分揀員、司機、配送員等諸多基層員工,隨著單量激增,快遞業用工承壓。此前有媒體報導,雙十一期間,有上門取件的快遞員對顧客表示,「最近雙十一就別買東西了,要不然退貨沒時間上門取件。」據央視財經報導,申通快遞深莞片區總經理表示,11月1日-3日的第一波促銷期間,深圳地區快遞行業用工單日新增400人,預計雙十一後階段,當日用工量要增加到1000人以上。 按全國約400萬郵政快遞從業人員來看,新增零時工佔比超過10%。資料圖部分快遞公司從九月份就開始擴招快遞員。
  • 百世快遞全國多站點關閉 甩鍋快遞員被指「行不通」
    早在2018年3月15日,南方都市報就報導了一篇題為《發貨半月未到,派件員空號,多門店閉門,這家快遞公司怎麼了?》的文章,引起了大眾對快遞業的關注,然而兩年後的百世快遞在被多家媒體報導後似乎並未作出改變,本人在寫稿時投訴帖數量仍在增加。新浪微博上的各地網友也是紛紛發博吐槽,更是成立了#百世匯通滾出快遞屆#、#今天百世快遞倒閉了嗎#的話題榜。
  • 襄陽獨臂快遞員 帶著全家創業忙
    襄陽,早上8點,菜鳥裹裹快遞員王小亮已經在取快遞的路上。客戶著急出門,提前一天約好8點半寄快遞。王小亮準時上門取走了包裹。在妻子的支持下,2014年王小亮進入快遞行業,妻子成了他的另一隻手,兩個人幹著一個人的活兒。從進入快遞行業開始,王小亮咬牙克服重重困難,從不放棄。最早不會打包,無法寫字、單手騎車,現在他可以20秒打好一個包裹,熟練用左手幫女兒抄練習題……
  • 稅惠政策為家電企業「添磚加瓦」
    據美蘇電器董事長黃增強介紹,在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扶持帶動下,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產值同比增長達22%。從曾經的快遞小哥到公司老總,黃增強的創業經歷可謂勵志。2009年,黃增強辭去快遞員的工作,拿著向親戚借來的3萬元,創辦了精耕電煮鍋細分行業的美蘇電器,僅用6年時間就實現了公司產值規模破億。
  • 被人忽視的「暴利行業」,依靠快遞紙盒創業,他一年賺6億!
    導讀:被人忽視的「暴利行業」,依靠快遞紙盒創業,他一年賺6億!眾所周知,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國內也誕生了很多的科技巨頭企業,像阿里巴巴、京東以及騰訊等企業如今都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企業,而在國內市場上,除了這些企業以外,其實還有很多企業的實力也都不容小覷,在一個被人忽視的「暴利行業」領域裡,他依靠著快遞紙盒進行創業,一年就狂賺6億!
  • 四川林業園區達320萬畝 2025年綜合產值將超500億元
    到2025年,四川省重點建成省級以上園區40個,市(州)級園區60個以上,實現全省園區林業綜合產值500億元以上。近年來,四川省林草局推動實施林草特色生態產業、大眾生態創業、穩定生態就業「三業」工程,實施「521」園區發展戰略,與市(州)共建5個國家級和省級林業園區,支持21個市(州)建設市州級林業園區,形成「一產優、二產強、三產興」的林業園區發展格局。
  • 5年、74個團隊、788名高層次人才,實現產值35.85億元,授權專利500...
    (原標題:5年、74個團隊、788名高層次人才,實現產值35.85億元,授權專利500多項……)  近日,在魏都區產業集聚區河南萬裡交通科技集團公司,14項5G自動駕駛場景測試正在進行
  • 長春市高新技術產值突破 2000 億元大關 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全部產品均為自主研發,產值連續 3 年實現 30% 以上增長。 歲末長春,天寒地凍。吉林省永利雷射科技有限公司年產 1000 臺(套)高功率光纖雷射器項目正在進行戶外工程的收尾施工。該項目總佔地面積 1 萬平方米,總投資 1.02 億元,今年 5 月動工建設,預計 2020 年春節之前實現主樓入駐。
  • 警惕,佛山網店店主被離職快遞員捲走6萬郵費!
    網購必然伴隨著物流和快遞出貨量大的網店和快遞公司、快遞員有著極為緊密的互動聯繫往往會與一些快遞員成為熟悉的業務夥伴佛山市南海區黃岐的三位網店店主>年前物流爆倉而黃某所在的快遞公司快遞時效得不到保障白先生等人只能再次聯繫新的快遞公司同時與黃某約定年後再商討合作事宜1月底,白先生按照約定時間等待黃某上門商討快遞事宜,卻怎麼也等不來人,電話也一直打不通
  • 16歲輟學,10年快遞員,200斤胖子逆襲模特,今演「海王」大火
    已經有女票,還追人家王漫妮,追到手後卻逃避責任,還一副坦坦蕩蕩光明磊落的模樣,氣得我肉疼~禁不住翻了翻「梁正賢」飾演者馬志威的經歷,16歲輟學,幹了十年快遞小哥,從200斤胖子逆襲為專業模特,二十七歲入圈,三十五歲才被所知,那麼勵志的嗎?1985年,馬志威出生於香港。
  • 快遞員不把快遞送貨上門,直接選擇放到驛站,你是否已經習慣?
    事實上,早在2018年5月1日,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施行,針對「快遞員是否可以拒絕送貨上門」、「快遞丟失後如何索賠」等問題給予了明確規定。可是如今該《條例》實施一年多後,快遞員送貨不上門、不徵得收件人同意私自找代收點代收等末端服務問題依然頻發。
  • 順豐快遞員多賺錢?一個月工資1.5萬,路上出車禍還要送快遞
    2002年,順豐完成加盟到直營的改革,也成立了自己的總部,以後的發展日漸順暢。而此時的順豐,從上到下完全成為王衛「一個人的企業」。到2010年,順豐的利潤額達到了130億元,僅次於中國郵政,佔據全國18%的市場比例。令「四通一達」只能望其項背。
  • 國家郵政局第四屆「最美快遞員」名單揭曉
    國家郵政局供圖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郵政快遞業400多萬快遞小哥勇敢逆行,冒疫奔忙,在保障防疫物資運輸寄遞、促進生產流通和居民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為了表彰先進,學習先進,本屆活動組委會特別調整了獲獎名額,提高抗疫快遞員代表比例。
  • 快遞員送一票賺2毛5,更慘烈的快遞價格戰即將到來!
    旺季前的快遞行業一片繁榮景象。先是德邦老闆崔維星為200多名快遞員頒發總價逾2000萬元的金磚;接著王衛給每位員工發888元的紅包,總額接近5億元;緊接著中通年業務量突破100億件。所有的一切預示著,當下中國最好的行業就是快遞業。
  • 物流行業6年起伏:快遞攬件從6塊到最低8毛,底層快遞員何去何從
    而隨著電商雙十一等節節攀升,再加上拼多多、短視頻等興起,使得電商越來越多樣化,而看起來快遞需求量增加了,但是為什麼通達系的市場份額降低了呢?根據2020年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物流運輸中,申通、圓通的快遞單量是順豐的1/3左右,但是營收只有順豐的1/10左右(順豐2月份營收86億、申通4.68億、圓通6.51億)。
  • 新東陽建設集團2018年新承接業務破百億元
    ,完成建安產值87.11億元,繳納東陽地方稅費6363萬元,榮獲「浙江省先進建築業企業」「浙江省知名商號」「浙江省工商企業信用AAA級守合同重信用單位」「金華市建築業誠信企業」「金華市先進建築業企業」等榮譽……近日,記者從浙江新東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東陽」)獲悉,過去一年來,該集團勇於突破、捷報頻傳,呈現出穩中有進、不斷向好的發展態勢。
  • 今天,2020年中國第800億件快遞誕生!從黃岡寄往湖南!
    21日14時20分,在湖北順豐吳家山中轉場,一輛大貨車停靠在卸貨口,分揀員將第800億件快遞卸下,快遞進入自動分揀線,隨後快速流轉。約5分鐘後,快遞到達出貨口。湖北順豐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天上午10時,第800億件快遞從湖北黃岡羅田縣燕兒谷寄出,由順豐集團承運。
  • 廣州白雲化妝品企業佔全國三分之一 上半年產值逾33億元
    中新網廣州7月24日電(王堅 丘世鐸)廣州市白雲化妝品產業促進會第一屆第六次會員大會暨2020年年中總結大會23日下午舉行,「白雲美灣」品牌效應顯現,該市白雲區2020年上半年的化妝品行業產值超過3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