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磚,裝修界中的「明星建築材料」,因工藝及材質的不同,擁有多種「叫法」,例如:釉面磚、拋釉磚、仿大理石瓷磚等等,雖然叫法不同,卻同屬瓷磚範疇。
在如此多的叫法中,如何正確選購且避免交智商稅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一、瓷磚種類和規格
瓷磚按照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釉面磚、通體磚、拋光磚、玻化磚以及馬賽克磚。
1、釉面磚
釉面磚是在磚的表面加了一層釉面工藝,具有豐富的色彩圖案、規格以及防水、防汙能力強,但耐磨性相對較差,一般用於廚房、浴室空間裝修。
釉面磚的一般厚度有:5mm及6mm,以及常用的規格大小有:152×152mm、200×200mm的正方形釉面磚,152×200mm、200×300mm的長方形釉面磚。
2、通體磚
通體磚是顏色從裡到外保持一致的「無釉面瓷磚」,常見產品有:耐磨磚、拋光磚、玻化磚等,被廣泛運動到室內外地面和牆面。
通體磚一般常見規格有:300x300mm、400x400mm、500x500mm、600x600mm、800x800mm等。
3、拋光磚
拋光磚是通體磚表面打磨光滑的一種「進階版」瓷磚,表面光潔明亮,十分受人喜愛,但是也有容易髒的缺點。
拋光磚的常用規格有:400x400mm、500x500mm、600x600mm、800x800mm、900x900mm、1000x1000mm。
4、玻化磚
玻化磚是拋光磚的「強化版」瓷磚,區分兩者主要看瓷磚吸水率,只要是吸水率低於0.5%的就是玻化磚。
5、馬賽克磚
馬賽克磚是由幾十塊色彩斑斕的細小磚塊組成的大磚塊,常見於外牆牆面裝飾和浴室,由於工藝水平的提高,馬賽克磚的視覺效果也提高非常多,又逐漸成為室內裝修的寵兒,備受青睞。
(Ps:瓷磚上牆,但上牆卻不是隨便的,因為「瓷磚」分為牆磚(瓷片)與地磚(瓷磚),雖然地磚也可以上牆,但是需要特殊工藝來配合。)
二、如何選購瓷磚
1、選購瓷磚不要按瓷磚種類選
瓷磚無非就兩種:一種是釉面磚,例如仿大理石磚、仿古磚、仿木紋磚等等都是屬於釉面磚;另一種是無釉面磚,例如:通體磚、拋光磚、玻化磚等等。
這麼多的「瓷磚」,都是廠家根據瓷磚的強化功能特點所取的「高大尚」名字,對於選購沒太大的意義。
選購時先看瓷磚的圖案、顏色,記住喜歡的款式,最後再來考慮用來鋪貼哪個功能區以及價格問題。
2、瓷磚吸水率
瓷磚吸水率是判斷牆磚與地磚的一個重要手段。
國家標準中:3%≥地磚吸水率≥0.5%屬於合格;12%≥牆磚吸水率≥3%屬於合格。
(Ps:在貼牆面瓷磚前,需要先進行「泡水」這個步驟,主要是讓牆磚吸飽水,這樣可以降低出現空鼓和脫落的概率,如果是地磚上牆,一般會添加瓷磚膠、瓷磚背膠、界面劑、拉毛工藝、掛銅線等工藝,能減少地磚上牆時減少空鼓脫落的概率。)
3、選防滑磚不要單看瓷磚光面和花紋
一定要記住:亮光面的磚不一定就滑,啞光面的磚也不一定就防滑,想要了解瓷磚的防滑效果,最直接的方法是用水打溼瓷磚表面,然後在上面走動或者用手掌在上面摩擦,看摩擦係數大不大。
另外,瓷磚的表面選擇亮光面、啞光面還是柔光面好呢?
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光學的常識: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原理,因為鏡面反射把光都反射到一個方向去了,其他方向沒光所以暗,漫反射則是把光反射到各方向,因此反而更亮。
所以,家裡鋪貼亮光面磚會顯得暗,鋪啞光面磚會顯得亮。
4、如何檢測瓷磚的易清潔程度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馬克筆在瓷磚上塗鴉,過幾分鐘後用紙巾擦拭,對比一下就知道哪種瓷磚容易打掃清潔。
5、看瓷磚的平整度和尺寸精準度
先量單塊瓷磚的對角線尺寸,看是否有誤差,然後將四塊瓷磚對角擺放,看表面平整度。
6、不要去貪圖瓷磚的功能
瓷磚就是用來踩的,只要注重瓷磚的耐磨防滑、防滲水、美觀度即可。
瓷磚是最為常見的裝修建築材料,但魚龍混雜,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堅定自己的立場,不要一時衝動花高價買了不一定適合自己的瓷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