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河南說唱之神這個名字,是在半年前我們的一篇文章下面,這個起著奇怪名字的人罵了我一句,我理所應當的回罵了一句。
不一會兒,我發現好多人都跑過來罵我,這不禁讓我納悶兒:「難道是惹到了哪個河南的OG?」
正當我左思右想,沒有答案之時,好朋友蔣道理給我發來一條微信:「你們被河南說唱之神罵了?他是一個新rapper,做New Wave的,我最近經常聽他的歌。」
當時我正在氣頭上,一想到如今國內New Wave慘澹的現狀,我直接回了一個:「那我為什麼不去聽Lil Yachty? 」
不過,魚的記憶一般只有3秒,而我的更短。沒過多久我就打開了網易雲,搜索了一下。結果發現這個叫河南說唱之神的,居然有兩個帳號,另一個叫Greyll,主要做的是情歌一類的。
而在這個河南說唱之神的帳號上,我仿佛發現了一個寶藏。和許多不斷「漢化」美國New Wave的rapper不一樣。
河南說唱之神的音樂,聽名字你就知道他在玩「河南人都是神」這樣的土味梗,同時也在試圖反擊這些年來網路上對於河南的地域歧視。
在音樂上他也非常具有鄉土氣息,把New Wave這樣很「新潮」的音樂形式,和中國土味文化完美地結合了起來。
聽完他的歌,我就去找了紙博士,問他認不認識這個河南老鄉。在得到確認之後,我決定先緩一緩,畢竟人家剛罵了我,就這麼找上去有點沒得面子。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於是乎這個蓄謀已久的採訪,一拖就是大半年。
河南說唱之神來自河南焦作,目前在河北唐山生活。小學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從河南電視臺的《rap新聞》環節接觸到了說唱。
慢慢的,他開始在網上聽一些中國的rapper,以蛋堡、幼稚園殺手為主,從那個時候,他就已經立志,以後一定要成為一個說唱歌手。
初中畢業,他就已經開始接觸到音樂製作相關的軟體,並且弄了一些伴奏出來。聽到這個地方,我心裡是比較震驚的,一個初三的學生,居然就能憑藉愛好開始音樂製作。
在學習了一些知識之後,他慢慢發現,相比製作,他還是更喜歡以一個rapper的身份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
大學時,河南說唱之神學的是設計專業,不過他的所有生活重心,全部都放在了說唱上,甚至大學都差點沒能安全畢業。
大二時,他開始搬出學校,自己在校外租房子住。他坦言那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付完房租之後生活費就沒剩多少了,他只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安心做音樂。
這段時間裡,他學會了混音,後來也組建了自己的團隊,不過因為大學畢業,大家也就各奔東西了。
河南說唱之神說,他本身是一個情緒不太好的人,長時間的呆在家裡,也加深了這種情緒。就像他的音樂一樣,歌裡沒有太多故事、韻腳、比喻,主要是大量情緒的堆疊,帶你進入那種氛圍之中。
這就是河南說唱之神全部經歷,除了他接觸音樂之早令人咂舌之外,其他的部分都很有代表性,也很常規。
面對一個新生代的rapper,我和他的對話更多的集中在了音樂本身。他是一個寫歌速度很快的人,兩個網易雲帳號上,平均每個月都有三到四首新的作品。
這很符合當下一些年輕rapper的做歌習慣,他們往往出歌的頻率很高,但卻沒有一張正兒八經的專輯。
關於這個問題,他覺得這個想法主要還是看人,一首歌要真正做到讓自己滿意,其實很難。因為你眼光一直在變高。他也試過留著歌慢慢改再發,但往往在改進的過程中,你已經不喜歡這樣的音樂了,而最終導致流產。
在去年的時候,他曾經有過一張《2019 wasted》,其實就是那張計劃好的專輯裡,流產的音樂。但是如果有機會,他還是想做一張專輯,讓大家對他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
國內眾多的New Wave rapper,在面對聽眾時常常聽到的另一個批評,就是他們太過於追求風格的新穎,反而忽略了聽眾的感受。
我問河南說唱之神:「擔心自己風格不夠新,會成為你經常面對的一種焦慮麼?」
他承認這樣的焦慮是存在的,尤其是河南說唱之神這個帳號裡,很多rapper也會關注,他們都會聽你做了哪些創新性的東西,而不是重複一些過去的東西。
在他看來,追求新的音樂不是壞事情,任何東西都是需要進化的,做新風格的音樂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有人說加個Tune就能做新風格,抱著這種心態來做新的風格,大概率做出來的都是垃圾。
同時他也不認為新風格和舊風格是對立的,他在現場看Old School的演出,照舊會搖成傻逼,好聽的音樂總可以打動人,跟風格無關。
因為大眾對於新風格的不理解,由此還延申出了另一個問題,人們普遍會把掛著Auto-Tune的音樂,都歸類在Trap或者New Wave裡。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也認為國內的New Wave說唱在內容上同質化非常嚴重。
河南說唱之神給出了另一個觀點,就像許多人喜歡把東海岸說唱和西海岸說唱都成為Old School一樣,很多國外的rapper也在做新風格的音樂,但是沒有被歸在New Wave裡。
並且在New Wave裡,rappe們的風格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說ski是New Wave,Juice Wrld是New Wave,Lil Yachty和XXXX也是New Wave,他們的音樂風格完全不同,表達內容也相差甚遠。
用簡簡單單的一個單詞,對於這些不同的音樂風格進行概況,是媒體的懶惰,也對於聽眾造成了誤解。
而我在開頭寫到的,「既然要聽新的風格,我為什麼不去聽國外的?」這個疑問想必除了我,許許多多的觀眾也保持同樣的疑惑,面對國外製作成熟、風格多樣的音樂時,我們本土的rapper如何讓觀眾喜歡上他們?
在這個問題面前,河南說唱之神反問我,「屬實,照著這個邏輯,什麼風格不能聽國外的?」
他承認國內目前做新風格音樂的rapper還沒有那麼多,音樂也存在一定問題,中文用得少,英文用得多而且一些人還用不好。
雖然這個問題會歸因國內這方面的音樂還沒那麼成熟上,在但是大家也一直都在進步。中文說唱也不是一出生就是那麼完美的,總需要時間一點點改進。
既然國外的Old School、Trap你能接受,國內的你也能接受。那為什麼國外的New Wave你會聽,國內的你就不嘗試聽聽呢?你聽Juice Wrld的時候,就不想聽到一首中文的憂傷歌曲嗎?
最近因為疫情,河南說唱之神的個人演出暫時停辦了,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他報名了《中國新說唱》。他把參加節目比喻成一種賭博,因為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目前他也有一些固定的一起玩的朋友,像是經常在他歌裡出現的河北的「侯土鱉」、貴州的「蕁麻疹」。他也有組建一個廠牌的想法,不過大家各有各的計劃,具體還要看情況。
在河南說唱之神的身上,我看到了新生代音樂人不太一樣的地方,面對不斷變化的說唱市場,他們有焦慮和急躁,同時也保持著對於自己實力的自信。
我開始審視自己的身上,是否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結果是毫無疑問的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同樣的,一些對於年輕rapper的刻板印象,也慢慢地煙消雲散了。就像河南說唱之神說的那樣,我們的採訪,像是在搭一座橋,是彼此之間相互加深了解的過程。